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恭亲王才能优于咸丰帝,为什么奕詝被立为皇帝?

清朝原本是一个强盛的朝代,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因此逐渐被世界拉开差距,最后被坚船利炮划开国门,已经为时晚矣,在最危难的时刻,却是清朝少有无能的君主当道,也是天意吧。

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继位,这个年轻人命运开始发生了改变,开始了他比较悲催的一生,面临了中国最难的危局。可能这就是命吧,如果清朝皇帝不是咸丰而是另有其人,那可能中国是另一番局势了。但是皇位的继承却是由皇帝决定的。这样从道光十一年开始说起,他的皇长子奕纬去世。这个奕纬地位不高,他的母亲只是道光皇帝的一个使唤丫头那拉氏,可能那个时候的道光皇帝年少轻狂,年轻人一冲动就把持不住自己,这个那拉氏怀孕了,生下了奕纬,嘉庆皇帝却很开心,毕竟这是他的皇长孙,他立马立这个那拉氏为道光的侧福晋,但是之后道光却对这个那拉氏颇为冷淡,对这个长子也没那么关心,可能是在为年轻时候的事情耿耿于怀吧。

但是到了道光九年以后,道光突然对这个长子关心起来,时时问他的功课情况,因为这个时候道光的孩子已经相继去世,只剩下奕纬这一个继承人了,但是这个奕纬并不是那样温文尔雅的君子,并非理想中的储君形象,他可能也从没想过道光皇帝会立他为继承人吧。但是这个时候突然受到了道光的重视,但是奕纬确实朽木不可雕也,他听了课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道光也是恨铁不成钢,道光皇帝甚至是亲自调教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据说是道光揍的他太狠,打到了他的要害部位才一命呜呼,总之,这个奕纬仅仅活了二十三岁就驾鹤西去了。道光五十来岁的时候,道光的两个妃子同时怀孕,但是也不敢确定就是儿子呀,真是心里打颤。

几个月后,令人高兴的是,这两个妃子生下的是两个阿哥,也就是未来的皇四子咸丰皇帝奕詝,另一个皇五子就是奕琮。又过了不久皇六子也出生了,这三个儿子也都成人了。对待这三个儿子,皇帝也是会有偏爱的,即使在现在社会,也会有不经意偏袒子女双方某一个,更何况在封建社会,这个孩子更加优秀一点,或者母亲地位更高,受到皇帝更宠爱一些,这个孩子也就自然受到皇帝的偏爱了,那句话叫做爱屋及乌。道光更偏爱全贵妃,就是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的母亲,后又立她为皇后,但是奕詝就是这么命途多舛,这个时候奕詝才九岁他的母亲便去世了,静贵妃抚养奕詝,静贵妃的儿子就是奕訢。静贵妃对奕詝也是很细心,像自己的儿子一样,道光看在眼里,就封静贵妃为皇贵妃。但渐渐道光却更加喜欢奕訢起来,比奕詝比起来更加优秀了。

皇帝总有老的那一天,皇子也终有长大的那一天,加上鸦片战争的爆发,道光更是心有余力不足,老得更快了,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考虑要谁来继承皇位了,他身边两个人选,一是奕訢,另一个就是奕詝。奕琮不太被道光喜欢,所以他不在道光的考虑范围之内,道光甚至将他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道光皇帝选择储君也是有一套考察标准的,两个儿子又属于不同类型,奕訢是个机灵鬼,比较聪明,奕詝则是比较有德的人,处处让着奕訢,奕詝也是从无怨言。奕詝也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而奕訢则比较调皮。所以在道光皇帝看来,奕詝就是个乖乖男。但这也算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吧,他的厚道他的德才能力,都是在自己所处地位下表现出来的,奕詝九岁丧母,从小就在静贵妃的看护下长大,虽然对他很好,但是毕竟是后妈,在他的心里肯定是很压抑的。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要立储了,清朝的是秘密立储制度,这个时候道光也是很纠结,不知道选谁好,按照眼前的局势,似乎奕訢更适合一些,他有一种闯劲,但是奕詝又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终于下决心了,他决定里奕詝为太子,立奕訢为亲王。而据说道光皇帝决心立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主要来自一场武试,道光一天请二人来骑射,这个时候奕訢似乎是胜券在握,而奕詝却一剑未发,道光皇帝问道原因,他回答道自己不忍心杀掉他们,道光皇帝听了十分感动,这么有爱心的人,以后治国肯定也很有能力,于是就在道光皇帝立储的最后一刻选择了奕詝。

后来奕詝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其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广西,不久,进军湖南、湖北,咸丰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名,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兴师动兵,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他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但是依旧没有挽回颓势。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逼近北京,咸丰慌忙携带皇后和那拉氏、四春娘娘等宫眷一百多人,逃往热河避署山庄。不久,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纵火烧毁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事后,咸丰派恭亲王奕炘和侵略军谈判,以割地赔款的代价求得议和。但是他仍然不敢回京,迟迟不肯动身。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开始生病。而且病情日益严重。他宣召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等八位大臣进寝室接受顾命,下令立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因皇太子年幼,咸丰要他们尽心辅佐。第二天咸丰在内忧外患中病死在热河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内。

世人对他的评价:体落多病,好色无能,花天酒地,被称作最不该当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