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康熙说:反贼,诛九族,之后听说他的姓氏,忙说:名头太大,别杀了

清朝是历史上一个十分强大的朝代,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个聪明的皇帝,从他年幼计除鳌拜就可见一斑,在后来平定三藩更是显露自己优秀的才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皇帝竟然有人让他不敢杀,这是为什么?

孔子作为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地位是历史上独一份的,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他的儒家思想流传至今还在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他的著作更是值得多次诵读,才能品味到其中的真理。不只是中国人看重儒家思想, 就连是外国人也同样看重,美国的艾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人类的“先师”,他的“仁”和“礼”被历朝历代作为治国方针,其中更深层的是人道主义精神,不只是中原王朝适用,针对全世界的社会体制都适用。

西汉董仲舒是儒学的倡导人,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被国家看重,思想实现了大一统,也更利于国家的长久统治。此后历朝历代都极其看重儒家思想,对待孔氏一族也很是照顾,即便是孔氏族人犯罪,也不敢按照一般的刑罚直接处置。满人入关,推翻了明朝,也意味着推翻了中原人的统治,建立清朝后,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安抚汉人,毕竟汉人占绝大多数,无法采用赶尽杀绝的方式,只能是安抚为主。汉人接受的一直都是汉人统治,如今满清成了统治者,他们自然不能轻易接受,“反清复明”的口号也一直被提出,即使清朝统治者多次镇压,也无法彻底解决。

所以清朝统治者们选择任用汉人为官,给汉人一定的利益,有利于皇权的稳固。等到了康熙皇帝时,他亲自去拜访孔子故居,带头善待孔子后人,不得不说康熙很睿智,知道汉人推崇儒家思想,他的举措能够笼络人心。孔子的64代孙孔尚任,一直都在为做官而努力,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了生员,但此后一直没有被录取,为了做官,他变卖了家中的财产,买得了一个“例监”的官职,后来著书立说,成为了唐朝最杰出的戏曲作家。康熙任用他监造祭祀用品,满清入关后的第一次尊孔大会举办得很是隆重,皇室成员很是重用,由孔尚任负责为大臣讲解儒家经典,而后又被皇帝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足以可见皇帝对孔氏后人的重用。

孔尚任很是感动康熙的举动,他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明君,更加尽心尽力地效忠朝廷,康熙也确实觉得他才华横溢,更加重用他,多次提拔,后来又让孔尚任去了江南治理水患,但四年期间他一直郁郁不得志,这让孔尚任不得不怀疑皇帝是否真的赏识他。但如今他做了官,只能是顺其自然了,他走遍了南明故里,结交了许多前朝遗民,他们有着高度的民族气节,缅怀着覆灭的明朝。孔尚任也被他们的民族气节感动,搜集了许多素材,创作了《桃花扇》,主要表达对大明朝的怀念和亡国之痛,成为了千古名剧。

此书一出,立马激起了全国各地的反清势力,但终究只是乌合之众,清朝派出军队镇压,解决了各地叛乱。大臣们纷纷认为是《桃花扇》的原因,上书希望皇帝能够严查此事,康熙派人搜集此书,集中烧毁,而后来派人搜查作者,誓要株连九族,这样才能平息他的怒火。但查到此书的“幕后主使”后,康熙连忙把人召回来,他问了他的籍贯和姓氏,更加肯定了他的独特身份,康熙连夜跟大臣说道:“此人杀不得!“孔尚任确实是有“谋反“的嫌疑,但他的特殊身份让康熙难办,若谋反之人只是普通人的话,那么他就能随意处置了,可偏偏孔尚任是孔氏一族的后人,孔子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地位,若是对孔氏后人株连九族的话,那么可能会激起民愤,那么多年来清朝统治者做出的努力就白费了。

康熙即使有再大的胆子,他也怕读书人手中那支笔,这只笔既能让他身败名裂,也能让叛变的种子在百姓心中生根,清朝的统治,就有被颠覆的危险。

事实上,孔尚任作为康熙尊重孔儒和爱惜人才的门面担当,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肯定以后可以青云直上,前途无可限量。但是孔尚任作死犯了皇帝的大忌,惹到康熙了。孔尚任做了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写的那本书《桃花扇》。你说,当官不好好想想怎么为老百姓做实事,怎么巴结皇帝往上走,净想着写书了。写书就写书吧,你干嘛要写那种感叹兴亡的书,哪个当权者喜欢听这些啊,你这不是诅咒不盼着皇帝好嘛,康熙听了很不高兴,还派人特地去孔尚任的家里把原稿拿了过来,康熙就在琢磨怎么处置孔尚任。

按理说,孔尚任写的书大不敬,诛他的九族都不为过。但是孔尚任又是康熙亲自提拔的。现在要诛他的九族,闹的这么沸沸扬扬,这不是打康熙的脸吗?而且老百姓看到了,也会议论皇帝因为一本书要杀孔子的后人,这传出去,名声多不好听。所以康熙当时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处置孔尚任,但是知道孔尚任肯定不能留了。第二年就找个办事不力的由头将孔尚任罢了官。孔尚任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罢了官,但是孔尚任的政治敏感度不高,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就突然不喜欢自己了,孔尚任带着悲愤的心情就回老家了,又和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才子一样,过着清苦悲寂的生活,在被罢免官职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至于《桃花扇》一案为什么始终没有张扬,没有定性,甚至还“盛演不衰”,相信对那个8岁登基,16岁计除权奸鳌拜,晚年将爱子胤祥囚禁,把股肱老臣驱逐,刻意制造冤案,城府极深、权术谙熟,经常不按常规出牌的天子进行深入研究后,谁都会恍然大悟的。值得一提的倒是老孔家对此心知肚明,投桃报李,孔尚任死后尽可能地将其“边缘化”,把他请得远远的,坟头上不留《桃花扇》任何痕迹,一任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好像啥事都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