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此人是清朝最具影响力的名将,名将岳钟琪,年羹尧都比之不及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近代关于清朝的历史有许多影视剧,其中谈论到知名度最为广泛的名将,那么非岳钟琪年羹尧莫属了,可是你知道么在清朝时期有位名将却是最具影响力的,岳钟琪与年羹尧都比之不及。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此人就是胤禵。他是爱新觉罗·胤禵是雍正皇帝的同母亲弟弟,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故而从小便受康熙皇帝所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给予一些特殊优待。这胤禵在军事上的造诣极高,由于边疆发生祸患,故而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

而胤禵也是没有错过康熙皇帝的错爱,在抵达西宁后,开始指挥作战,积极参与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部署人事,举荐任命将领,保障后勤,情报收集,安抚稳定军心,激励部队,调节内部和外部矛盾等等;最终,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胤禵也因此威名远震。

当时胤禵也是夺嫡的热门人选,毕竟深受康熙皇帝喜爱,而且加上军功傍身,是极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但奈何,康熙皇帝死的时候,胤禵还远在西北,最终被雍正皇帝抢了先,而胤禵则被革除身份,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到乾隆皇帝继位后,胤禵才被重新放了出来,但终究年事已高,难有作为了,一代军事人才,就这么荒废了。

那么胤禵为何不造反呢?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中后期,准噶尔部一直是清朝的头号威胁。准噶尔部不断的扩张,甚至有能力主动挑战清朝。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曾经御驾亲征对付准噶尔部。但没有能力彻底灭掉准噶尔,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准噶尔部甚至占领了西藏,准备染指青海和四川。到了这个地步,清朝不得不出兵。但康熙皇帝已经60多岁了,无法自己带兵出征。最后,胤禛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出征了。

起初,清朝只调动了10余万军队,但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清朝各路军队的总数达到了20多万。换句话说,老十四胤禛能够指挥20多万军队,相当于清朝的一半家底。那么,如果老十四和当年的燕王朱棣一样造反,到底有没有机会呢?首先分析一下老十四率领的军队,虽然他手下有20多万军队。但这些官兵的家属都在后方,如果他们跟着老十四造反,他们的亲人肯定会受到牵连。如果老十四发动叛乱,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官兵不愿意,尤其是那些家属在京师附近的官兵。

第二就是雍正皇帝的反应,其实雍正皇帝对于亲弟弟老十四并不放心。当时,雍正皇帝的第一亲信年羹尧就在陕西,职位是陕甘总督。年羹尧已经命令陕西、甘肃等地严阵以待,虽然兵力不如老十四。但西北地区的驻军也不算少,年羹尧毕竟也会打仗,老十四和年羹尧谁更厉害,这也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依靠相对贫瘠的西北地区,根本无法供养这么多的军队。西征大军的后勤一直是中部各省供给,如果雍正皇帝切断了大军的补给,那西征大军能够撑多久都算问题。

起初,西征大军的后勤都算一个月供给一次。雍正皇帝上台之后,改成了每日供应。这对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意味着后勤补给线被切断。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一旦军队丧失了粮草,要么不战自溃,要么直接投降。老十四虽然坐拥大军,但是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随后不得不返回京师奔丧。既然返回了京师,那就别想再回到前线。

那么雍正为何不放过亲弟弟胤禵?

根据史料记载,雍正之所以不放过胤禵,就是因为他在储位之争时,不支持亲哥哥,而支持胤禩。雍正登基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的这个弟弟,毕竟当时的胤禵手握重兵,对雍正是一种威胁。雍正继位之后,派延信去西北接替胤禵,夺了他的大将军印,然后让胤禵回京。

胤禵回京后,因对哥哥处事的不满,再加上一直与雍正关系失和,就故意在康熙的灵柩前给雍正难堪,后因胤禩的劝解,才向雍正低头,这也成为雍正不放过胤禵的一个原因。

据说雍正在把胤禵囚禁在汤泉之后,胤禵的福晋病重,胤禵不愿意让宫中的太医医治,就找了一个江湖郎中,当时负责监视胤禵的人报给雍正这个信息。雍正指示继续监视,后来又设计害胤禵。在对胤禵一系列的打击之后,把他由汤泉转移回京城,囚禁在景山寿皇殿旁边。

胤禩死后,雍正估计是考虑舆论压力,没有杀胤禵,而是继续囚禁他。在这之前,已经把胤禵革爵。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或许这也是雍正没有杀胤禵的原因。雍正死后,乾隆继位,就把胤禵释放,而且还给他封为奉恩辅国公,后又封为多罗恂郡王。

胤禵死后,乾隆还给了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根据清代陵寝和后妃的研究学者徐广源的考证,胤禵的陵寝很简陋,地宫是用豆渣石发的券。地宫里有3口棺椁,每口棺椁周围都是黑木炭。地宫里填满了黄土。

可见胤禵的一生,因为与亲哥哥雍正兄弟失和,哥哥当皇帝,他不仅没有得到提升,相反还被囚禁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