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此人投笔从戎 最后却遭奸人诬陷被崇祯凌迟处死

众所周知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朝代,明朝存在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很多有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书写了明朝的辉煌历史,如戚继光郑成功、朱元璋等等,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袁崇焕,不过袁崇焕早年投笔从戎,可惜最后却遭奸人诬陷被崇祯凌迟处死。

袁承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不过他的籍贯有所争议,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不过袁承焕这个“书生”却想当将军了,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袁承焕的一生是传奇的,也是悲哀的。

当年势如破竹的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之众,攻打当时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没不见经传的一代书生袁承焕带来一万多守军,挡在城门之外无法入城,并在此战中击伤努尔哈赤,导致努尔哈赤不久后带上郁郁而终,这一战是清军和明军交战以来,最提气的一战了,努尔哈赤死后不久,皇太极打这为父报仇的旗号,亲自带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四路兵马,围攻宁远、锦州,袁承焕和众将士死守城池,皇太极久攻不下城池,后来灰溜溜的撤兵了,这一战后袁承焕的大名威震满清八旗。

大战得胜后不久,袁承焕就被宦官魏忠贤以及党羽给弹劾下台回家了,直到崇祯皇帝上位,魏忠贤被搬倒袁承焕又被召回重用,袁承焕有点像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打仗前先要权利,武器,还有兵,要不这仗我是打不了,崇祯皇帝都答应了,但是袁承焕还是有所担心,比如同僚的诬陷和敌方的离间,于是崇祯皇帝就赏赐了袁承焕尚方宝剑,袁承焕这才放心带上自己的部将祖大寿、何可刚和赵率教分别安排驻守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他自己仍驻宁远,这个时候是袁承焕一生权利最顶峰时刻。

当皇太极经过通州,要直接攻打京师的时候,袁崇焕率五千骑兵急速追赶,在人吃饭,马不休息的情况下两天两夜急行军,赶在清兵之前到达京师,到达京师后崇祯却不让袁承焕的兵马进城休整,三天之后清兵到达,与袁承焕在广渠门会战,袁崇焕令戴承恩在广渠门列阵,祖大寿于南面列阵,王承胤在西北列阵,袁崇焕在西面列阵以备战,中午时刻,清骑兵从东南面进攻,祖大寿率兵奋力接战,而王承胤却拔阵向南避战,导致南面的祖大寿亚历山大,不过清军也没有在祖大寿这里讨到便宜,于是撤退刘应国、罗景荣等人率兵进行追击双方都是死伤,最后袁承焕下令用炮阵把清兵赶走,解除京师之危,袁承焕已九千兵马击退十万清兵大胜,随后明军各路兵马赶到京师皇太极失败。

皇太极孤军深入没有达到目的,要做困兽之斗,明军各路兵马刚赶到兵困马乏,袁承焕想让兵马休整一下,做一个请君入瓮的套让皇太极钻,但是这时候魏忠贤余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说袁承焕私自与清军议和,皇太极那边还真做出了要议和的样子,还提到袁承焕擅自杀毛文龙的事,随后崇祯皇帝得信,就把刚立下汗马功劳的袁承焕下狱。

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一代名将就此壮烈。可怜的是,整个朝廷无人为其说话。受刑的那天,袁崇焕被割三千多刀,整个身体唯一完整的部位就是脑袋,割下来的肉被百姓争相购买。

袁崇焕有个姓佘的侍卫,因为看不下去自己的主子沦落到这样的地步,于是就偷偷去取出袁崇焕的脑袋,埋在自家院子里。并且告诫自己的子孙,子子孙孙后代要一直为袁将军守墓,不得回乡,并且还要滴血立下这毒誓。于是,袁崇焕墓就这样一直被守护了三百八十八年,直到今天,佘氏第十七代传人依旧在坚守着祖辈的事业,并且将继续做下去。

努尔哈赤对袁承焕的描述“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金庸老爷子对袁承焕的评价“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