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晋朝牛人杜预"文武双全"的名将,却连骑马射箭都不会,却让敌人闻风丧胆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武双全"的名将,但是其中有位却连骑马射箭都不会,他就是晋朝杜预,一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牛人。

杜预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最爱读《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也许正因为祖父和父亲都追求立德,目标太高了,所以才难以善终。

既然立德太难,杜预决定放弃。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立功和立言,以此来实现人生价值。

立功和立言,也要有合适的机会才行。已到而立之年的他,似乎并没有靠谱的“上升通道”,处境很尴尬。

杜预的人生转机,出现在公元255年,这一年他34岁。司马懿及其长子司马师已先后病逝,司马昭接替父兄执掌朝政。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夺取曹魏江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时候,杜预因出身世家,成了司马昭笼络的对象——司马昭把妹妹嫁给了他。过了两年,90多岁的河东名儒乐详上疏,歌颂当年杜畿治理河东的功绩。于是,司马昭顺势让杜预承袭了丰乐亭侯的爵位,又拜他为尚书郎。

就这样,杜预成了司马氏集团的一员。4年后,他又任相府参军,成为司马昭身边的重要幕僚。

当时的人曾给他起个“杜武库”的绰号,称赞他博学,是个通才,就像武器库一样,无所不有。

但杜预不像是一个名将。

《晋书》记载,杜预连骑马都不会,十足一个文人,但吴国人非常痛恨他,痛恨到哪种程度呢?杜预不是有大脖子病吗?他们就给狗脖子上套上各水瓢,意思很明白,把杜预比喻成狗。

吴国人为何那么痛恨他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指挥的军队或斩杀,或俘虏了很多吴国的高官。整个灭吴一役,杜预所统共斩杀、俘虏吴国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省部级)官吏14人,郡守、将军一类的中级(厅级)官吏多达一百二十人。

他不仅军事才能过人,还是一个发展经济的行家里手

司马炎登基不久,匈奴右贤王刘猛叛晋,司马炎准备讨伐刘猛,令时任度支尚书(度支尚书相当于明清时期的户部尚书,主管国家财政)的杜预起草一份征讨方案。

第二天,杜预交给司马炎的却是一份尽快恢复生产建设的建议书。

由于连年征战,国家的财力根本无力承担一场新的战争。司马炎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单独召见了杜预,准备说服他。杜预抓住时机详细的分析利弊,司马炎被他的深谋远虑折服,同意了杜预提出的优先发展经济的方案,同时也打消了马上去讨伐刘猛的念头。

“以农为本”是中国传统的基本国策,为了更进一步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杜预建议司马炎向汉文帝刘恒学习,每年春耕时节亲自带领皇族们耕种皇家的自留地“籍田”。

为了在战争时期运送军需物资,当时朝廷及各地官府养了很多的牛。据晋书记载,当时大约养了四万五千头左右。杜预建议,在没发生战争的农忙季节,可将这些闲置的牲畜以合适的价格租给无牛的农户使用,这样国家不仅可以取得租金增加收入,还可以节省大笔购买饲料的开支。

在中国的历史上,治河治水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杜预针对荆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地常常发生水灾的实际情况,向朝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水建议,得到批准后,他亲自去作具体安排。经过努力,这些地方后来都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富庶之地。

杜预积极建议制造一种由人力排风的鼓风机,这种鼓风机在当时算非常先进的,对炼铁业有极大促进作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杜预建议朝廷增设常平仓,常平仓不仅用于储备粮食,还可以用于平抑粮价。此外,杜预还建议把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权力统统收归国有。

杜预上述的一系列建议实施后,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杜预在明朝之前,是唯一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

后人对于杜预评价甚高,庾信说他“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生平,并有著书,咸能自序。”姚思廉也评价他“昔邓禹基于文学,杜预出自儒雅,卒致军功,名著前代。”

总之,后人对于杜预的认可度极高。我们将其放在整个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牛人。他多才多艺,文韬武略无所不备,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斜杠青年。从杜预的身上,我们也能够看出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之所以喜欢三国,是因为这是一个群英荟萃,一个牛人云集,一个满是巨人的时代。在他们之间,展开斗智斗勇,显示着智力与武功的精彩角逐,一幕幕皆是高潮。当谢幕之后,再不曾出现如此令人心潮澎湃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