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笑看国军战报:'我这是第几次被击毙啊?'
1947年8月底的一天,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部里,收音机里国民党电台正在广播近几天战事的消息:<br/>“……本月下旬,国军10万官兵于息县汝河、淮河一带追阻围歼共军,激战数日……据可靠消息来源,此役中,国军曾击毙一名身材高大且戴眼镜之匪徒,经多方证实,此人必系共匪头目刘伯承无疑……”<br/>正手执油灯观看地图的刘伯承哈哈大笑:“我这是第几次被击毙啊?”<br/>经过近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和征战,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12万大军突破重重封锁,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区的地域。<br/>为了掩饰败绩并邀功请赏,国民党将领炮制出这篇来源既不“可靠”,也未经“证实”的战报。<br/>“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br/>1947年6月的最后一天,李传恩再一次渡过黄河。<br/>10年前,日军侵占山东,18岁的山东回民师范学校二年级学生李传恩投笔从戎,扒上煤车千里西行寻找八路军。<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D/F6/9DF6C195B3790D45CA13889235DC30E8.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刘伯承笑看国军战报:“我这是第几次被击毙啊?”"/><br/>雄踞长江北岸的刘邓大军,与挺进豫皖苏的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西的陈(赓)谢(富治)大军,构成了一个大大的“品”字,迫使国民党军大批兵力南调,给其他战场转入战略反攻以有力的策应。<br/>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br/>刘邓大军自断后路,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次悲壮的进军。<br/>“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这是邓小平在大军南下时对麾下的12万人马所做的战前动员。<br/>“挺进大别山,部队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但部队上下都明白自己肩负的巨大责任,做好了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准备。”魏敬斋说。<br/>1948年秋天,邓小平担起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重任。不久,毛泽东又对邓小平说,渡江战役就交给你来指挥了。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大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随后,刘邓大军又进军大西南,直至把红旗插上了雪域高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