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揭秘道光帝的慕陵:史上最 '虚伪'的帝王陵墓!

道光帝的一生充满了悲剧的色彩,他无可选择,无可奈何地处在了王朝衰落的拐点上。这时的清王朝问题成山,积重难返,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举措,举步维艰。总之,清王朝的命运已经铸成,非个人之力所能挽回。而来自西方列强的挑战,无疑令道光帝治国之途雪上加霜。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的皇帝,在对待自己的陵寝问题上又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呢?<br/>两建一废的玄机<br/>道光皇帝一生崇俭戒奢,向来为人们所称道。惟有一件事构成了对其节俭人生的绝妙讽刺,那就是关于修建死后居所——慕陵的惊人糜费。为何道光帝再次违背了祖训,废弃了已经完工的东陵界内的陵寝,选择在清西陵界内重新修建新的陵寝?<br/>有这样一个传说,工匠们在在陵寝的建设过程中,发现此处地下水位较浅,地宫出现渗水问题。众臣对此一筹莫展。此时保险的办法是重新选址,但负责修陵的大臣英和深知一旦前功尽弃,前期大笔投资全部泡汤,而且涉及风水问题与皇家忌讳,道光帝肯定会怪罪下来,不仅逃脱不了干系,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他决定硬着头皮干到底。<br/>英和命令工匠在施工时,采取防水措施,力求蒙过皇帝的验收。陵寝竣工后,道光帝亲临现场验收,可道光帝对工程验收一点不懂,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他看到陵寝气势恢宏,自然也就很感满意了,重赏了主持修陵的各位大臣,并主持了孝穆皇后钮祜禄氏的棺椁迁葬一事。<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C2/82/C282C69F106E4C21EC1D2453E9F78927.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王陵墓!"/><br/>道光八年初夏,道光帝出京越塞行围打猎。一天夜里,忽然梦见已去世的孝穆皇后在一片汪洋中向他呼救,道光帝遂被噩梦惊醒。待他打了个激棱从床上蹦起,燃灯打坐了半日,静住心神刚刚入睡,忽又传来皇后的惊呼求救,透过朦胧的黑夜,隐隐能看见皇后在水中挣扎的背影。一连三次,道光帝连惊带吓被折腾得全无睡意。他索性穿衣下床,静下心对这个怪诞的梦反复琢磨。想到可能是自己在东陵的陵寝地宫浸水,已入葬的皇后被水浸淹,故有梦托来。第二天一早,道光帝传旨,派一群重臣火速赶赴遵化马兰峪,将自己的陵寝地宫打开。臣僚赶到后打开地宫,果见有水涌出,为避免皇上对此气恼伤心,急忙想办法将水舀出地宫,但地宫下和四壁墙角之水仍涌动不止,前来视察的臣僚大骇,不敢继续隐瞒,遂快马报告皇上,看如何打算。<br/>道光皇帝闻讯,很快前往马兰峪亲自视察,当他来到陵寝地宫时,发现靴底潮湿,墙角处有水涌出。道光见了大为惊奇和愤慨,他惊奇自己的梦果然灵验,看来皇后的灵魂确实尚在阴阳两界不死不灭,还与自己的灵魂有着勾通;愤慨的是地宫才关闭几个月,就有如此不祥之兆出现,那待自己寿终正寝后,几十年,几百年,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模样?那时的地宫不成了江河湖泊之势?自己躺在大海或江河湖泊里,尸骨何以幸存,灵魂怎能安详?若非皇后死后有灵,事先托梦于自己,待驾崩之后,儿孙面对这个浊水滔滔的地宫,成何体统?想到这里,道光怒火冲天,立即传谕留京王大臣会同刑部堂官,对选陵修陵大臣庄亲王绵课、大学士戴均元等主要人员及地宫浸水原因“切实根究”。谕旨一下,那些在几个月前才得以加官进爵的臣工大员,还没从惊喜的美梦中醒过来,已被全部捕进刑部衙门,兴师问罪了。<br/>道光帝真的是因为对在东陵选址失去了信心,不得已才将自己的陵寝修建在西陵的吗? 恐怕这 仅仅是他的一个借口,没准心里正偷着乐呢,不然如此大事,相关人员居然没有一人被诛杀,这怎么可能呢?其实陵寝依山而建,地宫又深在地下,地宫里出现潮气、水珠甚至出现渗水并不奇怪。当年刚刚建成,当年地宫里就出现了渗水。经过维修改造,数十年没有出现渗水。宝华峪地宫完全可以以裕陵为例,修补地宫。退一步讲,即使重建地宫,或在东陵界内另卜陵址,也要比搬到数百里之遥的西陵重建要节省得多,同时还不违背昭穆相建的祖训。当时确有一些有见识的大臣,提出就地修理地宫,或在东陵另卜陵址的建议。如署热河都统松筠就建议在“孝陵之右、裕陵东北一带,可否令精于堪舆之人详加履堪。”道光帝不想采纳,批道:“朕自有主见,徐为之。”<br/>[page]<br/>自道光帝把陵寝从东陵搬走后,清东陵界内又先后建起了2座皇帝陵、2座皇后陵和2座妃园寝。既然东陵还有如此之多的风水宝地,道光帝为什么不在东陵择建?道光帝明明知道有“昭穆相建”的祖训,自己应该在东陵择吉,可他却非要搬到西陵重建不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恪守成宪”的“模范”皇帝有如此勇气去破坏祖训家法呢?道光皇帝在他的两首诗中泄露了天机,他在诗中说:“东望珠阜瞻依近,罔极恩慈慕萦。”“郁郁山川通王气,哀哀考妣近陵区。”他在诗的注释中说:“皇考仁宗睿皇帝、皇妣孝淑睿皇后奉安昌陵,山川王气,毓瑞钟祥。兹龙泉峪在昌陵之西,相去八里许,五云在望,一脉相承,子臣依恋之忱,庶符夙愿也。”简言之,就是龙泉峪紧靠昌陵,可以长倚父母膝下,达到他“子随父葬”的夙愿。<br/>这才是道光帝两废一建的真实原因。孝道固然重要,可如此尽孝,未免代价也太大了。在建陵一事上,道光帝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他并不知悔。他认为这是天意,是合情合理的。有诗为证:“毋谓重劳宜改卜,龙泉想是待于吾”,意思是说不要认为他的陵寝由东陵改建到西陵是劳民伤财,龙泉峪是上帝赐给他的,这不能不令人怀疑道光帝平日反复表白的“恪遵成宪”、“节俭”、“爱惜民力”是否发自内心。<br/>外俭内奢的帝陵<br/>帝陵选址最终定在了西陵,道光帝终于如愿以偿。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酉时,龙泉峪陵寝在承修大臣工部尚书穆彰阿、户部左侍郎敬征、礼部左侍郎宝兴、工部右侍郎阿尔邦阿的亲视下破土动工了。动工之前,道光皇帝说:“凡一切规模务从俭约,不许纷繁,是图此地亦不易耳。“并又一次亲自对龙泉峪万年吉地工程作了具体的规划,下谕旨日:“酌改宝城规制。方城、明楼、穿堂诸券、琉璃花门、石像生俱著撤去。大殿三间单檐。成做俑路不必接至大红门。至地宫宝顶、月台、丹陛并建石牌楼一座,俱照所议办理。宫门前著建一路三孔桥。“确实,建成后的慕陵与清其他帝陵建制多有不同,不仅裁撤了大碑楼、石像生、华表、二柱门、三座门、方城、明楼等建筑,而且缩减了一些建制,如隆恩殿由重檐五间改为仿效盛京福陵、昭陵的单檐三间歇山顶的回廊式,大殿及月台四周撤销了石栏杆,东西配殿由五间改为三间,隆恩门前神道桥由三路三孔拱券桥改为单路三孔拱券桥。<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51/60/516090AE2C09D4D5672E881D0D9C6335.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亦多花了十三万两。那么,慕陵如此糜费,到底与其他清帝陵相比,其奢华之处在哪呢?<br/>首先就是陵周围墙垣砌筑方式与众不同。一般陵寝的围墙,上身多为糙砖灰砌,外表涂抹红灰,缝隙饰刷红桨,而墙之下肩采取磨砖对缝,干摆灌桨。这种磨砖对缝、干摆灌桨的工程做法,不仅颇为费时费料,而且工艺十分复杂,造价极高,而慕陵围墙从底到顶都全部采用此一方法垒砌,且墙顶一改惯制以黄琉璃瓦覆盖。远望慕陵,以木材原本底色作基调的各组建筑,在灰黄相融的陵墙围护中,显示出一派清明肃穆、朴实凝重'的气质。<br/>其二,慕陵减裁三座门,只是改变以往工艺简单、砖瓦木石结构而已。慕陵采用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完全用巨石构成一处三间四柱三楼的牌坊替代三座门作用。牌坊上的瓦垅、吻兽、斗拱、椽飞、梁枋等亦不是木制,而均以青白石料精心雕琢而成,这项工艺要求精、雕刻难度大的工程,其花费远非木刻所能比拟的。<br/>[page]<br/>其三,即是其隆恩殿和东西配殿的木架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产于南方闽、粤、江、浙、川、贵等处,历代帝王早对楠木建筑青睐有加,不仅因为楠木防蛀功能无比,而且时时发出清香,醉人肺腑。由于多年采伐,到了明清时楠木已是十分珍贵稀少,又兼运送极为艰险,故多数殿宇只是在一些重要部位用金丝楠木。例如雍正泰陵的隆恩殿,只有门窗、梁柱用金丝楠木,其他各处多以他木代替,就连殿内八根明柱因楠木不够粗壮而采用包镶的方法来加大粗度,其因皆是那时已无法采伐到像明十三陵大殿中那种粗实的楠木。正因如此,慕陵之前的清孝陵、景陵、泰陵、裕陵、昌陵,以及各皇后陵寝没有一处三殿木料纯用金丝楠木的。而慕陵就连柱子、梁枋等全是独根楠木,这不能不令人惊异。<br/>还有一点应当提到的是慕陵隆恩殿雕刻之别致异常。慕陵隆恩殿为单檐歇山顶,外围以十数根木楹构成巡回走廊。特别是大殿内的天花板并非彩绘,全由楠木雕刻而成。遍考国内现存楠木建筑中以雕刻形式处理天花板的,除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外,惟有慕陵的隆恩殿一处。澹泊敬诚殿天花板为七百三十五块,每块图案为简约的五福捧寿浮雕。而慕陵隆恩殿的天花板约有九百余块,全都是用金丝楠木采取高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龙戏珠纹,凸出平面有六十厘米,举首仰望,只见济济龙头聚会,张口鼓腮似喷云吐雾一般,加之楠木自身散发的清香之气,真让人有身处龙口喷香之绝异胜境之感。隆恩殿的门窗隔扇、梁柱樽枋均雕有各式云龙或蟠龙,如群龙翻腾于大海之惊涛波澜中一样。据悉数查实,仅隆恩殿就有楠木雕龙七百一十四个。三殿共雕木龙两千余个,若以雕刻每条龙需上等精巧刻工雕半月来算,约需三万多个雕刻工时,耗白银三万两左右。据说雕成这样是因为当年宝华峪陵寝地宫浸水,道光皇帝没有采取补救措施,他认为地宫浸水系群龙钻穴,龙口喷水而致。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道光帝遂命工匠在三大殿内外雕刻数以干计的木龙,特别是对天花板、雀替等高处更是精心雕制,意取龙在高处争天上之水,而不会再往地宫吐水罢了。仅此四处迥异与其他清帝陵,就可见道光帝要求“节俭“建陵的新特色了。<br/>慕陵名称的由来<br/>一般说来,按清朝的陵寝制度,皇帝陵的陵名都是要在墓主人死后,又嗣皇帝确定。可是道光皇帝的慕陵却是道光皇帝自个起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F/4A/9F4A8437EB56E5A881BAC179191B15F1.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努尔哈赤跃马驰骋,风靡字内,创建清王朝的赫赫功勋;还是康雍乾鼎盛之际,国力强富,民泰政和,都是他道光皇帝所无法比拟的。就是其父亲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间,亦能烙尽守成之主的责职,延缓爱新觉罗氏江山的衰败。而道光皇帝此时已执掌龙庭十五年,却使大清王朝干疮百孔,处于一种发发可危的境地。回想这一切,不能不使道光皇帝钦慕其祖辈的功德。<br/>道光帝的这种酸涩的心绪,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理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