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三国中其实不止曹操跑得快,刘备和孙权跑得也不慢,《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刘备的“逃跑史”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乱世,说到魏蜀吴三国的君主相信大将都不陌生,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那么他们之中谁跑得快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中其实不止曹操跑得快,刘备和孙权跑得也不慢,《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刘备的“逃跑史”。

曹操的跑,不仅体现在快,而且快准很,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这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下边来说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几次逃跑经历。

第一次,曹操给董卓献刀,图穷匕首见,意图行刺。董卓此时又命不该绝,被发现了,然后曹操开始了第一次狂奔,后来引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经典语句,也为曹操后来的发展历程埋下伏笔。

第二次,曹操攻打董卓,荥阳兵败,战马丢失,后边追兵甚急,曹洪把马让给曹操让其先行,“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这种口吻,天下又有几个人能说的出做的到,曹洪算其一。曹操这才骑马逃走,后重整旗鼓,来日再战。幸好曹洪这次没有被擒杀,不然曹操失一大将,也失一心腹。

第三次,因为曹操的特殊爱好,收了张绣的嫂子,做为一个领导人,张绣这口气肯定咽不下,这要是传出去面子往哪儿搁。所以张绣叛乱也实属无奈之举。可曹操心比较大,竟然没想到张绣敢叛变,没有及时调整布防,最后只身逃跑,侄子和大将典韦战死,这是曹操的第三次逃跑。作为一个大人物,因为女人而导致部下战死,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肯定会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从今以后再也不敢如此行事了。可曹操是枭雄呀,就不承认是自己的错,所有也只是痛哭典韦,丝毫没有反悔之意.

第四次,曹操征讨徐州时,与吕布对战,吕布可是号称三国第一勇士,曹操猝不及防,阵脚大乱。曹操又一次仓促逃跑,不过这次换装成了士兵,吕布的骑兵没有认出来,这才逃之夭夭。想我大曹操伪装成步兵,战战兢兢的样子,真是心酸呀。

第五次,赤壁败走华容道。孙刘联军于赤壁作战,采用火攻,借势东风,一把火烧的曹操肝肠寸断。几近逃跑都被周瑜诸葛亮妙计识破,最后到华容道遇见关羽,晓之以大意,这才拖离苦海,逃离出火。这一站也把曹操烧的狼狈至极,从此以后也不敢说三月可安天下这种话了。

第六次,潼关战败,马超紧追不舍,“穿红袍的是曹操!”赶紧脱下红袍。“长胡子的是曹操!”用马刀割了胡子。“短胡子的是曹操!”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追赶。正是应了这句:“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这次,是除了赤壁战败后被人追的最惨的一次,不过好歹是枭雄,没有被吓破胆子,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以说,曹操的每一次逃跑都跑出了人生新高度。

而除了曹操外,其实刘备也孙权也是深谙逃跑之道。

先来看看刘备吧,刘备是幽州涿郡涿县(河北涿州市)人,字玄德,后人称刘皇叔。出生在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在汉武帝时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在宗庙祭祀中因献助祭金不合规格,触犯律令,被削去爵位,于是世代就在涿县安家。刘备的祖父、父亲都在州郡做过官,但到刘备的时候已家业衰落,成为底层百姓。后刘备跟母亲靠卖草鞋为生。

一、创业伊始,东奔西跑

刘关张三结义以后,义贯长空、勇冠三军,虽身处乱世、处处碰壁、吃尽苦头,却志向坚定、四处转战、艰难起步。

此时的跑,更像是江湖中创业伊始的小青年,寻买家、找工作、抱大腿,临危不乱、智勇双全,跑出了一个“勇”字。

怒然奔走:刘备破黄巾军有功,赴安喜县任职。可上任不足四个月,被督邮所辱,张飞一起之下怒打督邮,刘备缴还印绶,“从此去矣”,三兄弟遂往代州投刘恢。

弃暗投明:为了更好的前途,刘备遂投公孙瓒,并在“反董联盟”中上演“三英战吕布”的经典战斗。后来,黄巾军围攻北海孔融,刘备趁机带兵救援,实为离开公孙瓒,后投奔青州孔融,又投奔徐州陶谦

兵败而逃:陶谦死后,刘备做领徐州,有幸得到人生第一块根据地。但很快被荀彧“驱虎吞狼”之计所害,被迫讨伐袁术,致使吕布偷袭徐州,张飞醉酒后丢徐州,使刘备不得以而灰灰溜溜投奔吕布。

二、扩张时期,颠簸不止

此时渐有军功名气和争战经历的刘备,已经开始成为各方或拉拢、或排挤的对象。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作为势单力薄的一支武装力量,刘备只能因时制宜、随计应变、见机行事,东奔西跑中更多的跑出了一个“频”字。

逃灾避难:投奔吕布后,被安置在徐州小沛驻守,随着势力日渐壮大,吕布恶之,率张辽攻打刘备。刘备兵少,自知难以抵挡吕布,并投奔吕布的劲敌曹操处暂得庇护。

趁机而逃:在曹操处委曲求全、青梅煮酒的刘备,每日如坐针毡,时刻思量开溜。趁袁绍、袁术联合攻打曹操之机,刘备借兵五万截击袁术,并再度占领徐州。当张飞、关羽还疑惑,问刘备出征为何如此急速时,刘备却说:“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

席卷逃窜:衣带诏事件后,曹操亲自率兵攻打徐州,刘备自知难以御敌,于是趁夜劫取曹军大寨,无奈大败,刘备弃下关羽、张飞,“匹马落荒望北而逃”,妻子俱陷,遂孤身投靠袁绍。

托谎而走:寄篱于袁绍军下的刘备,见颜良文丑相继殒命,田丰沮授皆被关押,大势已定、自命不保,常思脱身之计。一日,按照简雍的计策,假托去连接刘表,再度逃走,并在古城与关张重聚。

三、避难荆州,死里逃生

经历了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征战时期,刘备开始将目光从北方转向南方,并在荆州时期渡过了自己一生中少有的安稳时光,连他自己都感慨自己“闲居安逸”“髀肉复生”“慨然流涕”。

然而面对几次千钧一发的劫难,他却逃出生天,跑出了一个“险”字。

且战且退:曹操趁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亲提重兵征讨汝南刘备,于穰山遭遇曹兵杀来,后汝南、龚都被破。刘备见势危,慌寻走路、落荒而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后投刘表。

拔腿就跑:投奔刘表后,荆州本土势力蔡瑁家族两次设计欲杀刘备,第一次连夜逃走回到新野,第二次则逃席而去,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望西门而走。紧急危险面前,门吏问之,刘备不答,加鞭而出,马跃檀溪,逃得性命。

悲情逃亡: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备大败、损失惨重,携属下及十万百姓开始大逃亡。曹军紧盯不放、迅速追击,慌乱中,刘备仅率赵云、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多亏赵云浴血奋战、七进七出拖住曹军,张飞长板坡吓阻曹操,加上途中关羽率领上万士兵前来,方救得性命。后值曹军袭击东吴,与孙权结盟,渐成气候。

四、三足鼎立,在劫难逃

赤壁之战后,刘备暂借荆州、计取益州、攻打西川,三分天下有其一,三足鼎立之势就此形成。

此时刘备的跑,不再是被打后的抱头而窜、若荒而逃,而多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式的“大意失荆州”,更多地跑出了一个“憾”字。

敛影逃形: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姻,刘备东行至吴就婚,却被孙权软禁在温柔乡中。诸葛亮出锦囊妙计三则,赵云依计行之,刘备寻机上马,引数骑跟随出城,与赵云相会,五百军士前遮后拥,离了南徐、柴桑、刘郎浦,趱程而行,携孙夫人夜间逃遁、离开江东。

奔波各地:刘璋为防止曹操益州,请刘备联合防御,刘备便率军入驻涪城,占益州,后进攻汉中,夺取汉中之战的胜利。长期征战中,征战四起,有损有得,尽管个别战争兵败逃遁,但大局获胜。51岁,奋半百之余烈,败刘璋而取益州,57岁,纵毕生之精英,胜曹操而夺汉中,最终进位汉中王。

大败而亡:晚年的刘备,借为关羽报仇之名,挥师东进,征讨东吴,经过数次激战,夷陵之战被火烧连营,最终不敌陆逊,损失惨重,四散奔逃,穷奔白帝城,含恨托孤。英雄一生,就此落幕。

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刘备的“逃跑史”,正是其一生的“创业史”“风云史”“成功史”。屡战屡败、屡败屡逃,却越挫越勇、愈败愈奋,“跑”字当中,既反映了他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地的政治眼光,也显示了他不拘小节、海乃百川的为人气魄,更彰显了他永不言弃、矢志不渝的过人精神。

再就是孙权了,不得不说孙权的运气好,江东是他哥哥孙策打下来的,但孙策在打下江东后不久便遇刺不治身亡,而且还把江东之主的位子让给了孙权;也就是说,孙权白白就得了一大片江山。但是架不住孙权自己作死啊,孙权趁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亲率十万大军北伐曹魏,而当时在合肥的驻军不过七千余人。

按理说孙权此次北伐,怎么着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的,但没想到驻守合肥的张辽、乐进和李典都不是善与之辈,尤其是张辽;张辽从七千人中挑选出了八百死士,一举直接杀到了孙权的眼前,吓得孙权连连后撤。在相持十余日后,孙权见事不可为,在退军之际,张辽和乐进、李典却率军追击。东吴军队顿时混乱,孙权被围。

幸亏甘宁、凌统吕蒙蒋钦等人死战拒敌,凌统救出孙权,便回头再战。孙权与甘宁蹴马趋津,但撤退路上的桥已被敌军所毁,丈余无板,当时孙权近监谷利在马后,叫孙权抓着马鞍、松开缰绳,谷利在后面加鞭,以助马势,孙权顺利跃马过河,与在津南率三千人防备的贺齐会合,孙权才成功逃脱。

其实要说,在三国时期最会逃跑的应该就是曹操了,毕竟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其次会逃跑的应该就是刘备了,毕竟历经那么多次生死都逃了出来,也算是不错了;最后就是孙权了,但孙权这和自己会逃跑无关,主要是部将给力,拼死给孙权赢得了逃跑的时间而已。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