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藏新年年俗:男人洗头,女人掸尘
日喀则地区的藏历新年在每年的藏历十二月初一,这里的新年比西藏大部分地区的新年要早一个月。日喀则地区的新年与拉萨的新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差异。在过年期间,人们不仅要举行各种祈福活动,还会将准备好的美食拿出来与他人分享,种种传统习俗都有着很深远的意义。“男人洗头,女人掸尘” 在日喀则地区,新年伊始要举行“古恰”活动,即把内屋外屋、厨房、院内、院外各处彻底打扫干净。人们在院子里燃起一堆火,让烟雾弥漫整个山谷。在屋子的正厅,别墅、窗户、厨房等的梁、门、壁、柱和木斗拱上,用土碱或糌粑画上代表吉祥的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吉祥图。男人们要在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洗头,因为人们认为这样做家里会吉祥,工作会如意,头发会长得又黑又长。与此相反,二十九,妇女们没有洗头的习惯。同时,媳妇和女儿不管是谁,都要把新年初一早晨用来熬粥的小麦砸成扁状,然后阿妈用面团粘净衣饰以及家畜的套颈索和耳饰上的灰土,洗净坐垫、小茶几、藏柜、大小银碗、野牛角、糌粑模子等,还要把新年初一敬神用的供品、油炸食品“竹素切玛”、酒新、茶、人参果等预备好。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人们还要举行驱邪仪式。驱邪是拿一点揉好的面捏在手心里,把手纹清楚地印上去,捏成一个瘦形的圆形状,嘴里祈祷说:“带走邪气,带走邪气,鬼魔、波折、病痛、战争、灾荒、霜冻、冰雹等灾害一个不留地全部消除。”接着诅咒:“洗的话没有不洁白的,熏的话没有不干净的,我背的话比一根羊毛还轻,你背的话比一根金子还重。”说完各自把衣服的下摆撕下一丝线,把之前做好的“替身”包起来,吐一口口水,用锅底或灶里的烟灰抹成黑色,放进罐子里,有的村寨还给家畜驱邪。大年初一没睡醒先喝酒 岁末最后一天,男子要到离家很远的土坎陡岩边去烧焦大年初一早上敬献的羊头。大年初一,年节的喜庆达到高潮。东方既白,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就要起早熬酒。鸡叫头遍时,就把熬好的酒送到家人睡的地方。喝了一两碗酒后,你若说“现在不喝了”,就会被罚三碗;如果你喝饱了,再也喝不下去了,就会把酒倒在你头上,然后大家接着睡觉。鸡叫三遍时,有些人家带着“切玛”、糌粑去取“四新”。“四新”指的是别人家牛粪里取“牛粪新”、从夏种地里取“土新”、从水源处取“水新”、从狗窝里取“粪新”。在取“四新”时,要在上述四个地方撒些糌粑粉。对其他来抓取“四新”的人,作为惩罚要浇他一瓢水,因此得有一个人给取“四新”的人放哨。如果看到其他人家来抓取“四新”,立即发出暗号,叫他快逃。取“四新”回到自己家里,给“土新”粘上酥油花;把“水新”放在正屋的护法神跟前,当作供水供上;将“牛粪新”粘上酥油花,放进牛棚里;“粪新”粘上酥油花,放在厕所里。这种作法表示能防止霜灾雹害和招财引福。大年初一早晨,阿爸阿妈也不能骂孩子、说粗话,甚至要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但不能溢到外面去,否则也是不吉利的象征。大年初一早晨,也叫“初一油光光”,不但要给孩子头上抹许多油,还把烟灰和油混合起来,把家畜的角抹得亮光光的,挤出酒糟给家畜。早饭是每人一份,由阿爸阿妈分配给家中所有人:一盘肉、一个羊头、一块血肠。分完,阿妈把青稞酒放在座次中间,在酒壶和壶口边粘上三大朵酥油花,上面横放一把酒瓢,媳妇或大女儿拿着酒壶,从父母开始,轮流着一杯又一杯地敬。然后,阿妈盛麦粥,里面放有奶渣、人参果、肉等。喝完麦粥,开始喝饭后酒。饭后酒在大木碗和牛角里,斟的酒要喝得一滴不剩,如果木碗里剩下一滴酒,就要罚“滴酒”,再倒一大碗。过段时间,开始吃小午饭,他们给老人在小木碗和瓷盘里摆上油炸点心、烤饼、荞面饼、麻花等。中午12点时,吃“怕察玛库”或肉馍馍。晚上吃面疙瘩。新年过几天没有固定期限新年的第二天吃完早饭后,家里的老人带着孩子去祭祀土地神和护法神。由于当地人都要聚集在祭祀土地神和护法神的地方,每一家人都用最好的服饰打扮起来,带上青稞酒和各类油炸食品。到了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一个老年人把香和“切玛”糌粑粉集中在一起,献上“酒新”,然后做好一个大的香堆。一个小伙子爬上土地神插旗的地方,插上旗、排好队,声音高亢地祭祀土地神并祈祷说:“吉吉嗦嗦,愿善神得胜啰,好丰年啰。”祭祀完土地神后,人们会去祭祀护法神。祭护法神时,要带上酥油灯、哈达。在祭祀时,一个男孩手里拿着“竹素切玛”,一个女孩子手里捧着酒壶,向在附近的乡亲、邻居、亲戚、朋友拜年。新年的第三天,根据家里经济状况,在自家屋顶献上桑烟祭神,插上招来运气的经幡。从第三天起,家里人也可以到别人家做客,将亲朋好友请到家里,可以每天隆重地招待三餐。新年过几天,是根据地方风俗和条件而定,没有固定的期限。过完年的那天晚上,有些人家要举办“新年散宴”,尽可能地把家里人、邻居、亲戚、男女朋友以及能歌善舞的男女聚集起来,摆上“切玛”、糌粑粉、青稞酒,然后一起唱歌、跳舞。酒宴完后,每人拈上一点“竹素切玛”里面的糌粑粉,声音高亢地祈祷说“吉吉嗦嗦,愿善神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