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凉都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之彝族(一)

提起彝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丽的彝族服饰以及彝族舞蹈《铃铛舞》。今年在水城县玉舍镇海坪村举办的全市第二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和全国农民画展中,上,彝族同胞表演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铃铛舞、撒麻舞、弯刀舞等,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民间特有的地域文化,举办了彝族火把节、全国农民画展、全国彝族服饰展销会等,把彝族风情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铃铛舞》是彝族同胞在丧葬和节庆场合都会跳起一种叫‘恳合呗’(彝语)的舞蹈,整个舞蹈内容体现出了对死者生时的回忆,讲诉了死者生前开荒耕种、狩猎、养育儿女至长大成人的整个艰辛过程。同时,又是一本彝人历史的回忆录,对研究彝族历史、征战、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服饰、音律等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其舞蹈道具和民族服饰,尤其是其妇女服饰和对该舞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来看,同样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市民宗委古籍办主任柳远胜说。据了解,六盘水彝族能歌善舞,有撒麻舞、铃铛舞等,这些舞蹈是把生产劳作舞蹈化的一种即兴之作,如实地反映了生产劳动的场面。“彝族的这些舞蹈是原生态的,从这些原生态的舞蹈里,可以看出彝族人民聪明、能歌善舞,他们用歌舞的方式来体现部分生产的过程,让人们在劳作之外自娱自乐。我将彝族的原生态舞蹈融入到农民画里,这样就可以从农民画里看出彝族人民聪明、勤劳、善良、和谐相处。”在今年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得金奖的水城县玉舍镇工作人员何剑春说。据介绍,彝族的舞蹈的动作大多是动态的,舞蹈造型的雕塑感不强。但彝族都有高原舞蹈“一顺边”的造型特点。高原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由于山路崎岖,人们上山,下山,尤其是带着重物时,一侧脚步着地,身体重心多移向一侧,双手也随向一侧自然微摆,逐渐形成了既省力、又能减少危险的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一顺边的体态,这种体态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动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艺术美,成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也形成了高原民族舞蹈中“一顺边”的艺术造型和文化现象。例如,彝族妇女在火把节中跳的“都荷舞”,这是一种只有女子参加表演的集体舞,跳时,由一人领唱领舞,其余舞者尾随并逆时针方向形成圆圈边歌边舞。其舞步为两拍,左脚旁边迈一大步为重拍,同时上身微向前倾,弱拍右脚向右旁迈一步,同时上身正直,微后仰,面对圆心或面对前进的方向缓慢而悠闲地循环跳唱,形成火焰般“一顺边”的优美艺术造型。达体舞彝族达体舞是彝族人民在劳动中自创的舞蹈,动作优美。凉山彝族达体舞属民间舞蹈之一。彝语“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在凉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极其广泛的群众性以及较高的娱乐性。达体舞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名称,如“锅庄舞”、“蹢脚舞”、“对脚舞”。“达体”意为“踏地而舞”:其音乐融彝族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为一体,悠扬流畅,优美动听,飘逸潇洒;其舞蹈程式简练明快,热情奔放,深沉优美;其形式集参与性、自娱性、互动性为一体,易学易跳,男女老幼均宜,适合不同的场地和空间,少则数人,多则上万人同舞、同乐。达体舞是彝家心底的情、灵魂的歌,是彝民族古老文化的具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从中我们不难领略到民间艺术的永恒魅力,从而激发我们在人类表达文化的纵深光谱中认识并感受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民间艺术的美学观念。撒麻舞撒麻舞,是彝族传统的劳动舞蹈之一。该舞没有乐器伴奏,表演时舞者唱着《撒麻歌》,用优美的舞步和悦耳的歌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从开垦麻地到织布缝衣的艰辛过程。该舞蹈叙述性强,故事完整,情节细腻逼真,画面感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撒麻舞是彝族人民将撒麻、砍麻、泡麻、剥麻、纺线、织布、量布、剪裁制衣等动作通过舞蹈方式惟妙惟肖、流畅自然地进行表达,从整地撒麻籽、割麻到染麻、纺线、织衣等一系列动作将欢快的劳动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表达了彝族同胞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丰收的美好愿望。撒麻舞是彝族婚礼上常跳的舞蹈之一,表达了父母希望儿女出嫁后要发扬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出幸福生活的愿望。在婚礼之夜,接亲客人来了之后,新娘和女伴们就包好纱帕,戴上首饰,穿上镶着花边的长衫,唱起撒麻歌,跳起撒麻舞,温馨快乐,充满青春活力。铃铛舞彝族铃铛舞,彝语为“恳合呗”,又称“跳脚”、“搓蛆”。它是居住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彝族在祭祀和节庆场合跳,以彩带、白带和铜铃铛为道具,以集体舞蹈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传统舞蹈。彝族铃铛舞,是该民族为告别和悼念死者而跳的一种祭祀舞蹈。流传在民间的《恳合呗》一般为四人所跳,四个勇士,各站一方,把关四个方向,预防外敌入侵,维护中央政权,保护自己的民族和家园,跳舞之前要选“恳合”(即唱)悼念歌,按先歌后舞、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秩序,不零不乱、井井有条。舞者左手拿彩带,右手拿铃铛(喻意为武器),腰部系一红底白边分叉式围腰,彝语称“亩仔撒喉”(意为骑马而站时所用的盔甲),无任何伴奏,全凭舞者之间相互的默契感,以手中的铃声作为节奏,歌毕即舞。该舞动作古朴简单,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场面热烈;步伐交错,进退有序;舞者腰肢前后左右扭动,或前伏后仰,或相互背驮,有步步逼人之感。舞时,族人们或打灯火照明,或鸣枪放炮、呐喊助威,整个场面犹如骏马奔腾,气势相当豪迈、恢宏,而且撼人魂魄,审美价值极高也极具观赏性。据《西南彝志论歌舞起源》记载,彝族“恳合呗”(铃铛舞)据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彝人的实旬部落。该部落善于狩猎,因误伤一只猿猴(彝语“挪母”)见其与人相似,便以为是自己的祖先,于是族人们聚在一起边唱边舞举行祭祀,称“实旬挪母斋”,所唱之歌称“恳合”,所跳之舞为现在流传的铃铛舞,俗称“跳脚”。另有传说,相传古代彝人部落有一首领和皇帝之女相爱,遭到反对,二人逃到黔西北的大森林里居住,后遭追杀。部落首领跳崖身亡,其尸首腐烂于半山腰,族人担心乌鸦啄食和尸体腐烂生蛆,或鸣枪放炮、或以手挥赶,或手持铜铃摇吼,驱赶乌鸦,俗称“搓蛆打老鸹”,该舞蹈在这一时期初具雏形。后来,彝族先民为了告别亡灵,凡在战场上牺牲的武士和去世的老人,都用这种方式告慰死者,便逐步形成了彝族居住地特有的祭祀舞蹈。至清朝末年,该舞蹈开始用于彝族的各种节庆和民俗活动并流传至今。该舞因其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节奏铿锵,参与者众多,为群众参与性极强的集体舞、庆典舞,已不再是单一的祭祀舞蹈了。弯刀舞彝族同胞的图腾是火与雄鹰,相传当地彝民饲养的家禽不断遭受森林里豺狼虎豹侵袭,甚至有时候连人也难逃其害,这让当地彝民长期生活在惊恐和不安之中。为了抵御飞禽走兽的长期侵扰,族老召集村子里所有年轻力壮的男丁,把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砍柴的弯刀当做对抗猛兽的有力武器,组成了一支敢与自然抗争的弯刀队伍。经过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赶走了猛兽,彝民们过上了平安祥和的生活。为了纪念牺牲的彝族先民和给村落带来平安的弯刀,彝家儿女们在腰间佩戴弯刀举行祭祀活动,以此表达不畏牺牲、守护和平的质朴信念。传承至今,演变成为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的彝族《祭刀》仪式。《祭刀》仪式分为“一祭三砍”。一祭即《祭刀》,三砍分别为:一砍风雨雷,祈祷风调雨顺;二砍豺狼豹,祈祷平安久远;三砍假丑恶,祈祷幸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