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宁国畲族年俗:打“新水”“摇毛竹”

位于皖东南的宁国市云梯畲族自治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人聚居地,当地春节过法别有特色。

从农历十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糯米酿制“过年酒”,用糯米、灰碱水做年糕(糍粑)。吃糍粑是畲族人过春节的特色之一,畲乡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诗:“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粘粘。”就是说做糍粑,表达了盼望春日时(糍)来运到,生活年年(粘粘)甜的美好心愿,还有合家团圆之意。除夕之夜,人们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户,互相祝贺;后半夜,点燃香烛,鸣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时,一家男女老少围在篝火旁,聚吃年饭,称“隔岁”。灶里燃烧的柴木,要用灰烬掩埋着,做为大年初一的火种,谓“隔年火种”,这个火种一定不能在第二天煮早饭前熄灭,不然会认为是不祥之兆。初一凌晨鸡鸣第一声时,年轻人就打开大门,放鞭炮和“双响”,有的跑到大门外,拿着竹板,绕着房前房后“呱呱”地敲打,以示驱瘟神,除病灭。主妇们闻到爆竹声,争先恐后地赶到井边打“新水”,回家煮线面做早点,预祝全家平安长寿。孩子们跑到竹林里“摇毛竹”,认为小孩摇了毛竹就会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过年期间,男子搓草鞋,操劳家务,以示对妇女的尊重与慰问。姑娘们则忙于以各色鲜艳的丝线,编织成绚丽多彩的彩带,准备送给自己的情人。节日里还举行对歌、“打尺寸”、登山比赛和打秋千等文娱活动,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