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鼓 苗族祭事仪式之一
转着打鼓
这是苗族人现在打的鼓
吊鼓是苗族祭事中的一种,自始至终都是由一个男子敲鼓,两名男子吹笙,“汉人念经苗人吹笙”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以“吊鼓”命名的文字记载,但我是亲自看到过这种仪式,那是1977年,当知青住的房东家就举行过,他们告诉我叫“吊鼓”。
击鼓是打大牛皮鼓,苗族人祭事仪式在堂屋中间举行,大牛皮鼓是绑在鼓架上,鼓架是固定在堂屋中间的一根竖立楠竹,鼓面中心离地面约1.8米左右,便于击鼓人敲打。大牛皮鼓不象晋南的“威风锣鼓”那样肥大和扁平。也不象川戏用的传统鼓那样小巧和瘦长,形状和大小介于二者之间。其中,川戏用的鼓面直径不足20厘米,苗族人用的鼓面直径起码有40厘米。大牛皮鼓的桶子是木料制作保持本来面目没有漆过。鼓面的牛皮是凉干没经过特殊处理直接绷上去的,显得做工比较粗糙,但特别扎实耐用,用小木棒咋敲都打不烂,大牛皮鼓应该是当地手工制作。
祭事仪式时,敲鼓的人不是站在固定位置敲,而是围着牛皮大鼓转去转来地、有节拍地、穿插着花样式击节敲鼓,时而打得重,时而打得轻,有时连续打,有时间断敲,那节拍感有时都影响着我想跟着跳起来。
吹笙就是祭事仪式时,两个吹芦笙的人随鼓乐声来回不断地跳、不断地吹,芦笙吹的是苗族祭祀曲,听起来曲调悲戚,词意凄楚。芦笙为苗族的簧管乐器,所以有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之说。据介绍,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纹理顺直、质地松软、少疤节,外观呈纺槌形。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在笙斗中纵向插入两排笙管,多为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者。每管入斗处装有一个呈长方形、梯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铜制簧片,每管近斗处开有一个圆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笙管多用白竹制作,白竹的竹径细、竹节长、粗细匀、竹壁薄,制作笙管要选生长三年以上、冬至到立春前砍伐的为佳,这时的竹管竹质坚韧、表面光亮、不易虫蛀。
在堂屋除了击鼓、吹笙人,周围还挤满了参加仪式的其他人。好动好学年青的男男女女一般是看着中间的跳,跟着中间的唱。年老的老头老妈集中精力看的不多,三三两两交头接耳摆龙门阵的倒不少,反正自己在屋子里捧了人情场。
大约在深夜12点,堂屋的人骚动起来,年老的自觉退出了堂屋,年青的手牵着手,嘻嘻哈哈地绕鼓架随鼓乐环舞起来,持续约20来分钟,鼓乐停止时大家就突然相互推挤作一团,尖叫声、起哄声和嘲笑声响成一片,大家倦意荡然无存,踹瞌打睡的人也被整兴奋了。据说一般都有这个程序——“挤坛”,有醒瞌睡的作用。
敲鼓和吹笙的人跳累了、吹累了就换人,干了一个通宵下来,需要换无数次轮换着才能完成。
吊鼓仪式中少不了要喝酒酒,敲鼓、吹笙的人要喝,堂屋在场的人要喝,反正是敞开来随喝,那晚上我管酒,先后共拿出了30多斤白酒都是喝完了。
“汉人念经苗人吹笙”有个牵强的传说。说那次去西天去取经的人中,有汉族和苗族的代表,在返程路上经书全部掉水里。汉族人的经书被鱼吃了一部分,捞起册数不齐,放在石头上晒干后残缺地带了回来。苗族人的经书全部从水里捞了起来,挂在竹子上晒时,被路过的牛将经书当成竹叶吃了,一本都没带回。
汉族人祭事仪式中,念经念到不连贯的地方,缺少的内容就怪是鱼吃掉的,就朝着鱼来打,敲木鱼以示弥补,差点敲点、敲点补点使其连贯。所以,汉人念经时少不了个木鱼。
苗族人祭事仪式没经书来念,就怪牛吃了,把责任推在牛身上,就朝着牛打。将牛杀了用牛皮崩成鼓来敲——敲鼓。把竹子做成笙来吹,把丢失经书的怨气发在竹子上,祭事时就逮着竹子使劲地吹。
是否如此,别人是这样给我介绍的。
(作者单位:珙县教育局)
- 上一篇:中国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和保健养生文化
- 下一篇:乐山彝族婚嫁习俗之背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