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汉族婚嫁习俗
连接着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干线,古代常用的有两条:一条是从关中平原沿泾河河谷向西北,经今景泰,进入河西走廊,经敦煌出古玉门关去西域的“阳关路”;一条是由陇西转向湟水河谷,经今西宁、青海湖北岸,穿过柴达木盆地至西域的“青海、西宁路”,即“羌中道”。而古青海路在先秦时就已经存在。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1948年经过实地考察,根据青海湟水流域等地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曾推断古青海路是史前的一条主要中西交通要道。 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址来看,青海境内自今民和,溯湟水而上,经西宁、湟源、海晏至青海湖畔,仰韶、卡约等史前文化遗址比比皆是,尤其是“诺木洪文化”等地处柴达木盆地的古文化遗址的新发现,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前考古发掘的空白,使古青海路上的史前文化遗址连成一线,连绵不断,证明这一古道沿线是古人类活动甚盛的地方。这一条通南疆再至中亚的便捷道路,在先秦时即以初步形成。 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考察,连接先秦的两汉时期,古青海路仍然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就预定并实际经过了这一古道的部分路线,说明先秦时已有此道存在。同时,汉王朝又在古道沿线建立了三角城(西海郡治所)、尕海城、刚察北向阳城等古城,加强了对古青海路的控制。这些史实是历史的延伸与发展,而不是历史的突变现象。 原始道路的形成,大抵依自然地理的形势而定,古青海路经青海湖越柴达木盆地直达南疆,仅有较低山岭之隔,无险要山隘、大河之阻,且沿途水草丰茂,方便旅行。故裴文中在研究中西交通史的论著中认为:史前东西主要通道应在青海境内,只因“自汉以后,通西方的大道,因易于防守,改由河西走廊”。 (选自《青海公路交通史》)
- 上一篇:壮族风情:八桂春暖山歌飞扬
- 下一篇:正月初八:谷日 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