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舞
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长的树木躯干,凿空内部成型。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参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征。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
鼓的起源与社会发展、物质生产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紧密相关;各种鼓的质地、造型、鼓与舞的配合及鼓舞的功用等,则演化于"六鼓四金"的古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鼓舞一词含义己从一般的鼓与舞,成为激发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引伸发展为一些事物和词汇,如"鼓舞""鼓励""鼓动""击鼓鸣金""鼓之舞之"等。
在云贵高原特有的历史地理和环境条件下,在那里定居的少数民族也创造了极为宝贵的鼓舞文化,流传下来的"木鼓舞"保存着真实的动态形象资料。
云贵高原属亚热带、热带的湿润气候,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取材制鼓方便,因此,当地民族多选优质原木制鼓,此类鼓,人们泛称"木鼓",也有"大鼓""皮鼓"等叫法,各少数民族又有本民族语言的称谓。木鼓的形制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用整段原木挖制成鼓,如佤族的木鼓,佤语称作"布络"。另一种,把整段原木挖空作鼓膛,两端或一端蒙以牛、羊皮制成木鼓。双面的木鼓,苗族称作"略斗",用楠木挖制;侗族称作"工",用"梅雪香"原木挖制;基诺族称作"塞吐",用红毛树干挖制;而景颇族的"赠疆",则用长约3米的巨木挖制;瑶族双面鼓因用于"猴鼓舞",而叫作"猴鼓"。单面的桶形大鼓,也叫"大鼓"。壮族的单面大鼓叫作"种劳",用杉木板拼制鼓膛,蒙以牛皮。各民族的木鼓舞,在木鼓的造型、所用原木与制作方法、所敲击的鼓点与音色之不同,从而形成木鼓舞的多种风韵。
一、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
木鼓舞是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木鼓舞两大种类,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响较大。它分布于贵州台江县城东南方26公里处的反排村,村中居民皆为苗族。传说反排木鼓起源于一对跟从鸟虫学会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来,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袭。
1、反排木鼓舞的传说
远古时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来住在东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击,全族几乎覆灭。他的儿子勇郁古和女儿仰妮耶古双双逃散来到反排这块地方,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由于长年生活在深山里,劳动之余,兄妹俩常以虫鸣鸟叫为管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他们听了蝉鸣就学蝉歌,看见虫在水里兜圈,也跟着虫转,见到蜜蜂飞舞,也学蜜蜂舞蹈。有一次,他们听到啄木鸟发出"多--多"的声音,节奏明快,清脆悦耳。遂缘木而上,发现此树原来已经空心,击之能出共鸣响声。于是砍倒制成木鼓,为作舞蹈的伴奏乐器。某个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为使失散的族人团聚,他们举行了斗牛赛活动,请大家观赏,并将斗败的牛宰杀来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饱饭足之后,又将他们平时在深山学得的舞蹈动作传授给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欢,庆贺团聚。反排木鼓舞由此诞生了。
2、艺术特点
木鼓舞,苗语称"zukniel"。台江苗族木鼓舞,分布于全县各苗族村寨。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有些村寨已基本失传,现存下来较突出的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地区的木鼓舞。这两种舞蹈从木鼓的制作到鼓点敲击、舞蹈动作均有区别,各有千秋。反排木鼓的制作细而长,长度约一米。而施洞、革东地区的木鼓则圆而大,俗称"皮鼓"。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点急时如雷鸣。缓时如滴水;而施洞、革东地区敲出的鼓点自始至终急如炒豆,响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时。动作特点是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时控中统一进行,和谐统一。全身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手。头,手、脚开合度大,整个舞蹈动作约模仿虫、鸟、鱼、兽、禽的动作,变化时动作粗扩豪迈、骄健敏捷、灵巧活泼。真谓是"并有魄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疾"的气势。
反排木鼓舞主要有高斗(斑鸠)舞,高斗大(斑鸠合翅)舞,扎夏(五祖宗)舞,扎夏(打猎)舞等五个章节。采用单击、合击、交错敲击等演奏手法,鼓点错落有致,节奏明快,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五个章节分别表现苗族祖先从东方迁徒来时昼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荆斩刺,打猎御敌,开垦田土,共祭祖先的情景,显示了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不忘历史的精神风貌。而施洞、革东地区跳木鼓时,由于大多是穿盛装、戴较重的银饰(五至十五公斤),因此舞蹈时手的摆动、脚的迈开、身子旋转动作都不大,只能用漫步、碎步轻微踩动,动作温柔。舞蹈时不分男女老少围着木鼓或一圈或多圈轮回转舞,并有部分人边歌边舞。以此助兴。跳时在场中央充当击鼓手的两女子一边击鼓一边唱道:"快来跳舞吧/不跳鼓(节日)过去了/鼓(节日)一时才不回来/我们很难有舞跳。"舞蹈有略梭方(四面八方舞),略丢方(本地方舞),晰地刁(抵抗外敌入侵舞),略刚点南(虫、鱼旋转舞)、略将多〔织布舞),略恰刚(打渔捞虾舞)等六个章节。
木鼓舞由木鼓伴奏,鼓点也相应分成5个自然章节由于所敲部位有效应、鼓壁和鼓棒自击,形成不同的音色。采用单击.合击.交错敲击等演奏手法。错落有致,形成节奏明快,音乐动听的反排木鼓曲,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每逢丑年,十二年一次的祭鼓节到来,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与宰牛祭祀和盛大的节庆活动相配合。反排木鼓舞启、承、转、合结构完整,舞蹈动作简练,组合丰富,风格热烈豪迈,表现先民的生活场面和地理环境,叙述先民的由来。舞蹈发展采用递进方式,逐步把情节推向高潮,每个情节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演员歌舞并进,五体皆动,甩同边手,踏二四拍,舞姿粗犷奔放,洒脱优美,头、手、脚开合度大,摆动幅度宽。
3、传承意义
反排木鼓舞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了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1990年反排木鼓舞表演队到中南海演出,倍受江泽民、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青睐,后到英、美、加、意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被誉为"东方迪斯科"而遐迩闻名,誉满海外。
反排村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至今仍保存着以反排木鼓舞为主要文化特征的苗族文化生态圈。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祭鼓节重要的活动环节,还是连接苗族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
二、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沧源佤族木鼓舞分布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岩帅、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洪等乡镇,佤山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场。现沧源县有大、中、小型木鼓七百多只,90%的人能跳木鼓舞,唱木鼓歌。
1、佤族简介
佤族系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的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等地,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佤族先民是古代南方"濮"人的一支,自古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过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称谓,如镇康、永德一带称为"佤";耿马、双江、沧源一带称"巴饶"、"布饶";而西盟、孟连一带的佤族先民又自称"阿佤"、"勒佤"等。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西盟地区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
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糯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于祭祀始终。更重要的是,届时"木依吉"大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奉。
2、佤族木鼓介绍
佤族把木鼓看作是神器,并具有多种的功能,因此,制造木鼓与木鼓舞的活动,是村寨中的重大事件,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参加。从进山选树、伐木、拉运下山、村头制鼓,直至迎鼓送放到木鼓房等,都有严格程式和礼仪,并在"魔巴"巫师的主持下进行,人们和着巫师的唱诵唱歌起舞,是最为原始的木鼓舞形式。
佤族木鼓,用长约160厘米的红毛树或椿树整段原木制成,其形状像放倒的一段树干。制作时先刨出长约110厘米,宽10厘米的细槽,挖空木心后再制成木鼓。木鼓又有公母之分,母鼓大、公鼓小,反映出母系社会妇女为大的遗风。过去,木鼓供放于木鼓房,平时不能随意敲打,只有重大节日、宗教活动、部落间械斗、获猎归来,以及传达重要信息时,才敲击木鼓庆贺或示意某种活动,同时跳相应的木鼓舞。如把木鼓拉到木鼓房前跳"木鼓房舞";木鼓上架首次敲打新鼓时跳"敲木鼓舞";获猎归来(包括"猎头")祭木鼓时合着鼓点跳"迎头"(人头或虎、豹、熊头)"舞砍刀""供头""送头"(送至村外固定存放处)等各种不同内容与气氛的舞蹈。这些舞蹈的基本动作区别不大,其特点多从歌词、曲调、节奏快慢中表现出来。
3、历史溯源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
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3、艺术特色
沧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魔巴"的一路领唱下,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内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人们在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
"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
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蹁跹起舞。他们以屈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移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
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循环反复,动作规范而平稳。木鼓舞贯穿于木鼓祭祀活动的全过程,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跳木鼓舞时鼓声震天,舞者秀发飞扬,动作粗犷奔放、炽热狂野,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现在,人们在沧源佤族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成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目前木鼓舞中已形成"高格龙勐"、"甩发舞"、"加林赛"等影响较大的代表作品。
4、传承意义
木鼓是佤族传说中的通天神器,被视为民族繁衍之源头,是佤族的历史文化象征。木鼓舞集中体现了佤族民间歌舞、文学、艺术及宗教信仰的成就及特色,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艺术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木鼓舞是佤族民间歌舞的集大成者,已是佤族人引以自豪的木鼓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佤族文化最直观生动的体现,一直为广大佤族民众所喜爱,每逢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总要跳起木鼓舞,抒发心中的喜悦,木鼓已成为佤族人勤劳、勇敢、团结奋进和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其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上一篇:俄罗斯社交忌讳15例
- 下一篇:中非共和国国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