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气串起民俗大戏
在简短的仪式之后,精彩的“十大民俗表演”拉开帷幕:“月圆观灯”、“踏青采柳”、“采茶赛歌”、“龙舟竞渡”、“花前月下”、“迎春团圆”……这些节目以“民间、民意、民乐,传承、传神、传统”为理念,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气和节日为时序,串连起流传广泛的元宵、清明、谷雨等时节的十大民俗活动,向广大观众呈现出一场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
“我最近每天都来这里看看,文化节的节目很有看头啊。”68岁的陈鸣大爷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舞台上演员的节目,“看到这些节目啊,就想起了我小时候的那些事情,真是好啊。”开幕式开始之后的半小时,还有市民或夫妻同行、或带着孩子、或朋友结伴,不断赶到现场,找个椅子或席地而坐。
在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最吸引人的还是场地正中间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主舞台。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舞台既蕴含青铜元素、徽派建筑情调,又将铜陵市市花广玉兰雕饰在两旁的大柱子上,中间配以红色十二生肖剪纸,这些元素的糅合体现了办文化节的理念——喜歌喜舞喜庆。
为方便观看,主舞台的前面靠近观礼台一侧,还设置了一个副舞台,主舞台和副舞台之间,有一条连接的浮桥,根据节目需要,这里也是演出的场地。开幕式十大民俗表演以及百戏的演出都在这里完成。在主舞台的右侧,是百乐的展示地——一个直径12米的大鼓就是舞台,靠湖的栏杆上几个体现古代五声音阶的红色大字——“宫、商、角、徵、羽”,彰显了民乐之魂。
为什么开幕式选择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气和节日为时序进行表演?记者和现场的观众一样充满了好奇和不解。
“民俗的东西一定要与众不同,应该是老百姓的节目,更能体现欢庆、热闹。”文化节总导演、省文化馆馆长王唯唯告诉记者,“从传统节气和节日当中选取百姓耳熟能详的东西,加以舞台演绎,更能展示民俗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斑斓色彩。”
专家访谈
民俗的根在民间在老百姓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
出生于1929年的乌丙安教授是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已经80有余的他依旧精神矍铄。作为民俗文化研究领域的泰斗,在谈到安徽省首届民俗文化节时他表示,举办这样的民俗文化,可以唤醒人们对民俗文化、本土文化的关注,可以用培养的方式让老百姓享受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种方式。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究竟应该抢救还是保护?乌教授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申报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们抢救下多少文化遗产,人类就多了多少财富。“抢救和保护是一个工作链,一环扣着一环的,谁不保护文化,文化就会让谁后悔。”
乌教授说,民俗的主题是老百姓,民俗的根也在老百姓。即使人们不刻意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百姓还是会无意识地选择、传承文化,剔除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内容,将有益的传承下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关键的侧重点是在人,而非物,人是文化的载体,对民间文化的老艺人应该给予重视,让他们的艺术能够流传下来,发扬下来是最关键的。
乌老表示,对于民俗等传统文化,我们也不能开发过度。“让传统文化太过现代化也不妙,不要去瞎折腾,回归原始回归传统和自然才是民俗之本。”无论我们是出于“抢救”的目的还是“保护”的目的,我们都应该“给文化一个机会,给人类一个选择”。
“申遗”之后更要做好“护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下大力量保护民间特有的文化遗产。然而,个别地方只重申遗,不重保护,一旦申遗成功,对遗产及其传承人则放置一旁很少过问,既无科学的保护标准、严格的管理措施,也无维护与推动传承的办法,甚至丢给市场,任其开发,致使文化遗产面目全非,造成新的破坏,国家非遗名录渐渐名不符实,问题十分严重。
“以剪纸这一民间工艺为例,原本应该人工制作的剪纸如果由于申遗成功后价格上升,为降低成本改为机械生产,那该项‘非遗’的手工性就缺失了,也就不再是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冯骥才说,申遗成功得到认定后,一些地方政府觉得政绩完成了,就疏于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和保护,这种做法非常令人担忧。
对此,他建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非遗名录”,应效仿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办法,对已进入名录的遗产设立警告和除名机制。进入“非遗”名录中的项目需要接受专家委员会长期不间断的监督,如果保护不好就需要进行黄牌警告,让其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和解决。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合理保护,甚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的,就需要对其进行“红牌除名”。
- 上一篇:布依族同胞为自己的宝宝庆祝满月
- 下一篇:壮族的婚恋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