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鹤峰傩愿戏:祭仪与戏剧的完善结合

牛角嘶鸣的原始场面、阴阳交错的傩祭仪式,通俗拙扑的戏剧表演,栩栩如生的彩雕面具,神秘瑰丽的巴声遗韵……流传于湖北省鹤峰县民间的文化活动——傩愿戏,是千百年来土家人民长期积淀的文化意识、心理特征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为研究中国戏剧演化史、宗教起源、民族形成以及民俗学、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的佐证资料。

古老的文化事象

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事象,被称之为人文学科的“活化石”。傩戏在鹤峰被称为“傩愿戏”,是一种以还愿为依托,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出现的一种戏曲艺术,它是“傩”文化中的一种特定艺术形式。

鹤峰傩坛自开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从祭民族神开始,主要是以戏娱人、娱神,使原始宗教祭祀仪式通过歌、舞、戏去完成。程式化的传统表演、一唱众和为主的歌唱形式、锣鼓伴奏过渡、乐队坐于舞台正中、演员角色随时与乐队对话的艺术形式,保留着表演艺术由祭祀、歌舞、说唱向戏曲演变过渡的原始风貌。舞蹈有单人、双人、三人及多人表演形式,戏剧人物中的开山王、白旗仙娘、土地公土地婆、法师等特定人物的表演均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当地的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地神的风趣幽默,白旗仙的潇洒飘逸,开山王的粗犷豪放,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土地公公与土地婆婆的调侃,金童与玉女所打的花鼓儿,孟姜女在傩愿戏中的独特地位等,无一不是当地风俗民情的显现。

一堂傩愿戏要经过3个阶段,即许愿、显愿、还愿。鹤峰傩愿戏有一套完整的祭仪,称“24戏”,亦称24堂法事,一套简约的祭仪也要八出,称为“正八出”。傩愿戏在人物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鹤峰的兽皮傩面,是古巴人长期狩猎经济的产物。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用不同的兽皮。在祭仪之间,一般在“邀罡”之后开始插演“正戏”,正戏多为大型剧目,内容自成一套,与傩仪联系紧密,内容为天、地、水、阳“四大团圆”戏。

鹤峰傩愿戏音乐用锣鼓间奏,称打锣板。打锣板分为法师腔、祭戏腔、正戏腔三个部分。其剧目丰富,唱词多为七字韵文,语言质朴率真,接近群众口语,好听易懂。

追踪远古寻起源

鹤峰傩愿戏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我们从历史文献中能找到有关傩愿戏的文字记载。《容美土司史料》载“大二三神,田氏家神也,刻木为三,灵验异常,求医问寿者,往来乡属于道,神所在,人康物阜,合族按户期迎奉焉。期将终,具酒醴,封羊豕以祭之,名曰喜神,不然必居奇祸,祭时鼓钲嘈嗥,苗歌蛮舞,如演剧然,神降必凭人而语,其人奋身勇跃,龁碗盏如嚼甘饵,履赤铁,入油鼎坦然无难色,至今犹然。”这段文字描述了田氏土司世代相传的傩祭,且不说田氏土司自汉历唐世守容阳,只从墨施什用被封为千户的元至大三年算起,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其“大二三神”与现在傩坛基本一样,巫师所表演的嚼瓷瓦渣,踩烧红的铁板,滚油锅中取物等一直是傩坛保留节目。

《向氏族谱·山羊隘纪略》载“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神还愿为要务,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丈鼓……。”这是唐姓土司的傩祭,文中的傩愿与赛神愿,是以歌舞为主的傩祭。唐氏土司受封为麻寮所土司(今鹤峰走马镇一带),时间约为明洪武初年(1368)年,距今636年。

天启年间,容美土司田信夫录入《田氏一家言》诗集中有《澧阳口号》“山鬼参差迭里歌,家家罗帮截身魔,夜深响彻鸣呜号,争说邻家唱大傩。”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傩愿戏已相当盛行。鹤峰傩愿戏班称坛,班主又称掌坛师。一个傩坛约8至10多人不等。解放前鹤峰约有25个傩坛,主要分布在走马、白果、锁坪、南北、阳河、铁炉、马家、五里、桃山、六峰、清湖、北佳、中营、云蒙山、邬阳等地。

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鹤峰傩愿戏是一种祭祀仪式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戏剧表演中又夹杂着还愿祭祀的内容,可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保留着表演艺术由祭祀、歌舞、说唱向戏曲演变过程中的原始面貌。

鹤峰傩愿戏充分展示了原始宗教的人神平等观念,虽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神”已人化,加上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象夸张的面具,诙谐幽默的插科对白,饶有生活情趣的细节,在表演中有唱有帮,使演唱者与围观者产生艺术上的共鸣,思想感情上逐渐融为一体,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情趣的傩愿戏,深受土家人民喜爱,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鹤峰傩愿戏富有原始色彩的内容与艺术,为我们研究中国戏剧演化史、宗教之起源,民族之形成,以及民俗学、社会学等方面提供了活生生的例证。鹤峰的兽皮傩面,在全国也不多见,它是古代巴人长期狩猎经济的产物,其独到的制作工艺与人物造型艺术,除宗教功能外,也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被专家称为民族文化“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