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安徽方言简介

想了解安徽的方言,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从来不存在一种统一的所谓安徽话。

安徽省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从江南省分离时,行政区划未按照地理上山川江河走向和人文区域界限划分,而是以政治需求为首要考虑,将江南省(明南直隶)沿南北方向二分为安徽省(全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行中书省)和江苏省(含今上海市)(全称为江苏淮扬徐海通等处行中书省),从此形成了安徽和江苏二省内部方言复杂多元的局面。直至今日苏皖两省内部诸地仍语言不通,如江苏徐州人听不懂江苏苏州话却听得懂安徽淮北话,安徽天长人听不懂安徽徽州话听却得懂江苏扬州话,等等。

下面根据资料简要介绍安徽方言情况。

安徽省共有两种方言大区,官话和非官话,长江以北基本为官话区,江南的官话区集中在长江沿岸市区,又可分为五种方言小区,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赣语,吴语,徽语,其中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基本可以通话,而另外三种非官话方言互相以及与官话之间基本不能通话。

1.中原官话

a.商阜片

阜阳市区、亳州市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

b.徐淮片

淮北市区、濉溪县、宿州市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

c.信蚌片

蚌埠市区、淮南市区(西部、北部)、凤台县、寿县(北部)、长丰县(北部)、凤阳县、五河县、泗县、固镇县、霍邱县、寿县(北部)、金寨县(西北部)、定远县(北部)、明光市(西北部)

2.江淮官话

a.洪巢片

合肥市区、肥西县、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长丰县(南部)、芜湖市区、繁昌县(部分)、南陵县(部分)、无为县、马鞍山市区(博望区除外)、当涂县(除大公圩地区)、和县、含山县、铜陵市区、滁州市区、来安县、定远县(南部)、全椒县、明光市(南部)、天长市、六安市区、寿县(南部)、金寨县(西北部除外)、霍山县、舒城县、池州市区、青阳县(部分)、桐城市、宣城市区,郎溪县(部分)、泾县(部分),旌德县(部分),广德县(部分)

淮南市区(东南部)、怀远县(县城周边),两地属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过渡区,近35年以来逐渐向中原官话靠近

b.黄孝片(是否属于江淮官话有争议)

安庆市区、枞阳县,安庆西部的怀宁县、潜山县、岳西县、宿松县、东至县、望江县、太湖县等七县属于淮赣夹杂过渡方言

3.赣语

怀岳片

怀宁县、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望江县、宿松县、东至县、石台县、池州市西部及东南部

4.吴语

a.宣州片

铜陵县、泾县、宁国市(青龙、济川等乡)、繁昌县(部分)、南陵县(部分)、宣城市区(限北部西部及南部溪口乡金牌)、芜湖县(万春除外)、当涂县(限东部南部)、青阳县(部分)、池州市区(东部)、石台县(东部)、黄山区(西部杨家岭一带,北部龙门以北)

b.太湖片

郎溪县(西部、北部)、广德县(部分)

5.徽语

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南部汤口一带)、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安凌话主要为安凌镇周边一带)、绩溪县、旌德县(西乡)、石台县(占大)、宁国市(部分)、东至县(西南部)

6.其他方言

安徽南部的客籍方言岛遍布皖南山区各地,客籍方言种类主要有:安徽本省江北移民带来的江淮官话、广德县的河南移民带来的中原官话、宁国市周边湖北移民带来的西南官话、畲族使用的畲语(近客家话)、湖南移民带来的湘语、浙江移民带来的浙南片闽南语及处衢片吴语等、福建移民带来的闽北语及客家话等

目前安徽省赣语区,吴语区与江淮官话交界处趋向淮化(如怀宁县、芜湖县、泾县等),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交界处趋向中原化(如淮南市东部、五河县、明光市、长丰县等)

安徽方言丰富多样,是7000万安徽人民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