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入门级宁国方言大科普

宁国方言有很多,主要有“湖北话”、“安庆话”、“吴语”和“畲语”。

湖北话是宁国境内的主要方言,它来源于清未湖北的移民,由于其与“纯正湖北话”有着很大差距,因此也叫做“宁国湖北话”。这种方言都是4个声调,并且将古八声字读成阳平,属于大官话区中的“西南官活”在乡间,往往湖北话将f与hu不分,如夫=呼、飞=灰、分=婚、房=黄等。

安庆话是安庆、怀宁、潜山、桐城、枞阳等地移民后裔所活的话,是宁国境内仅次于湖北活的第二大方言,包括5个声调,属于大官话敬的“江淮官话”。

宁国吴语则有两大类:一是浦江话,一是正宗的宁国土话;后者是清末幸存下来的宁国土著居民的话。如:日头(太阳)、上昼(上午)、昼边(9点多)、中时(中午)、点心边(下午3点多)、为么事(为什么)、买的么东西(买的什么东西)。其中最有特色的要属青龙湾阳日山方言了。阳日山话与普遍话大相径庭,与山外四方杂居之地的方言区别也很大。他们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别为“班班(或碑碑)”“阿布”“嗲嗲”和“姆妈”;称“我们”、“你们”、“他们”为“偶达”“仂达”和“伊达”;他们将“人”说为“灵”,“什么”说成“马拉”,管“太阳”叫“立头窠”,“姐姐”喊成“假假”,“姑姑”喊成“嘟嘟”。最有趣的是他们把“洗脸”叫做“死来”,于是经常有一些客气的阳日山人叫客人“仂先死,仂先死”。可见宁国方言处处充满了趣味。

宁国方言“百花齐放”的根由

宁国方言究竟是从何而来,为何会如此缤纷多彩呢?究其主要原因当是外来人口的入迁。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天灾、战争、瘟疫使宁国人口锐减。据史料记载:咸丰二年,宁国飞蝗蔽天,所集田地,苗稼立尽。连续4年,蝗虫害稼,连年荒歉。到咸丰六年,太平军与清军在宁国展开拉锯战,曾三次占据宁国府又三次失去,当时又是大旱,出现了“人相食”的惨象。而同冶元年,宁国瘟疫流行,尺横野,十家九空,几乎在此后三年宁国成了荒无人烟、鸟兽绝迹的“死地”,直至徽州、福建、渐南及湖北、河南灾民大批南来,才使人口渐多,所以才有了后来“湖北填江南”一说。由于大规模外来人口迁入宁国,同时也带来了各地不同特色的方言语种,从而促进了宁国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如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宁国方言。

当然宁国方言与宁国风俗密不可分:宁国辖乡很多,各乡镇由于受地理、历史、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因来制约其各自风俗也不甚相同,呈现“五门杂居”、风俗各殊“的乡土特征,从而也影响了宁国方言的发展。例如:甲路、青龙等乡镇的吴语吴风,港口镇的鄂地风情,万家、中溪等地的安庆乡风,胡乐的绩语徽风以及云梯、仙霞的畲族风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