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碑帖:昔日“雅藏”今朝遇冷

作为有着上千年收藏传统的古籍门类,碑帖因其所承载的史料、艺术和文化价值,过去一直被看作是最能体现收藏者品位的“雅藏”。在北宋、清康乾、晚清至民国初的三次全国性收藏热潮中,碑帖也都是文人雅士争相追捧的热门藏品。然而近几年碑帖的市场行情却一直遭到冷落,远不如书画、瓷器那样受人关注。

《淳化阁帖》

碑帖在古代曾是首选藏品

“碑”原意是古人测量时间的日晷和系牲畜、引棺材的用具。现在举凡在石上刻字皆曰碑,包括碣、摩崖、造像、墓志、石经、石幢、石阙等。“帖”原是文书卷轴上的签条。大约在五代时,把一些名家墨迹刻在石上、木板上再拓下来装裱成册,成为法帖。而现代意义上的碑帖,则主要是指供人临摹学习的书法及金石拓本。

在我国,收藏碑帖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碑帖是唐太宗《温泉铭》、唐《神策军碑》的唐拓本。北宋时期大兴收藏之风,有名的《淳化阁帖》就是这个时期刻就的。传承至今的宋拓本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到了清康乾时期,金石学盛兴。一经金农、黄小松、毕沅、阮元、桂馥等题跋,碑帖立即身价百倍,但流传至今的也非常少;晚清至民国初,琉璃厂成为文物集散地,它是碑帖收藏的又一个复兴期。现在拍卖会上所能见到的碑帖则以明清拓本居多。

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所以,在中国传统收藏家心目中,善本碑帖是首选藏品,之后是宋版古籍,再次才是字画。1931年,罗振玉将所藏金石书画珍品出卖,其中明拓《乙瑛碑》、《礼器碑》分别标价200元、250元,而赵之谦、黄小松的篆书、隶书的对联才30元、50元。而现在翻开各大拍卖公司的图录,碑帖的估价根本无法与字画争短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碑帖在当今遇冷主要也是由于竞拍者的经济实力、文化修养以及追求快速回报的投机心理颠覆了传统的收藏次序。

收藏大家也被“黑老虎”咬了一口

在收藏界,碑帖又被称之为“黑老虎”,一是指其颜色多为黑色,价值高,分量重如老虎。但更多是指辨别真伪难,制假手法多,防不胜防,稍一疏忽,就会上当,似被老虎咬了一口。

比如,碑帖收藏在清末再掀热潮,哄抬的价格刺激了造假。琉璃厂一古董商涂抹伪造了“盖”“魏”两字未连的魏《张猛龙碑》,装裱极精,伪装成明拓本。清末著名书法家、收藏大家张伯英花三五百大洋购进。他一开始还挺高兴,与友人共赏,后自己勘破为赝品,拿到庆云堂寄售,直到解放后才被北京图书馆作为参考品廉价收购。连收藏大家也被“黑老虎”咬了一口,可见碑帖收藏的难度之大。

碑帖收藏的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碑帖并不是一个很轻易就能发大财的收藏投资门类,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没有一定的学识,包括金石学、文字学、历史学、文物学,还有书法知识,也最好不要轻易碰碑帖。而若要收藏碑帖的话,则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装裱:古旧拓本都有不同时期的样式,反映了材料和装裱的时代特征。如“经折装”、“蝴蝶装”、“线装”等,这些是断代的参考值之一。

2、材料和技法:具体而言就是要检验拓本的纸张和具体墨色和效果。造纸技术有历史性的发展,因而纸张年代是参考值之一。墨色和效果则一是反映拓片的整体效果价值优劣,同时也是判断年代的参考指数之一。

3、书法的质量风格和用笔:这要从书法史和历史年代的文字学和书写惯例等专门的历史知识入手。书风、笔法特点、结体等都有一定的时代风貌和个人印记。

4、考究辅助细节:比如题签、印鉴和题跋等。经过名家收藏且有信实印记的自然可靠性高,价值自然也就大些。

5、寻找珍稀品种:从一般意义上而言自然是物以稀为贵,孤本、珍本的价值自然就高。而除此之外的善本价值也不容小视。

6、年代的认定:碑帖的年代一般有三个,分别为书法家写这篇字的年代,刻碑帖的年代和拓帖的年代。现在通用的鉴定碑帖的年代是指拓帖的年代。

7、防伪:要多买善本碑帖的影印本以备比对,多读有关碑帖的研究著作,比如《金石萃编》、《校碑随笔》、《语石》、《善本碑帖录》、《碑帖叙录》等,从而了解填蜡涂墨、染色充旧等一些作伪方法,提高碑帖鉴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