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道教宫观的壁画艺术

永乐宫壁画

我国壁画历史悠久,而且在它一产生便与我国古代汉民族信奉的神及神仙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壁画以它所特有的可视形象,再现于人们面前,使人感受到富有人格意义的神的威力和神通,把宗教中深奥的教义变为生动的形象故事,依靠这种形象的力量深化人们对神仙的崇敬和信仰。

所以道教形成之后,壁画很快成为道教中敬奉天神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成为人们道教信仰的一种反映和具体体现,这一点上起着与造像极为相似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壁画艺术由于注入了道教神仙崇拜的生动内容,进一步丰富了表现手法,发展了它的艺术形式,并更广泛地植根于有神仙信仰传统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成了到处可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绘制道教神仙故事壁画的民间工匠队伍也遍及各地历代不衰,而且出现了许多传世珍品,为世界和中国艺术家们所赞叹。

最早的道教壁画大约是《太平经》中所录的乘云驾龙图和东壁图、西壁图,绘有精美的神仙群像。今本《太平经》所录三图,大约是原本《太平经》就有,而后人重绘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壁画是佛道内容混在一起的,主要绘制在一些寺观、石窟和名门望族死后安葬的墓室壁上。绘制特点是大多直接在白粉泥墙或土红底上打稿,勾勒线条很粗,颜色红、绿、蓝三色较多,树木山川等景色常用图案方式表现。这一时期,道教壁画的作者中有不少社会知名的画家,反映了当时著名绘画家都画壁画的特点。

现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壁画,主要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第二四九窟的东王公、西王母壁画、第二八五窟的伏羲、女娲图,另外还有一些墓室壁画。画师们巧妙地将写实与丰富的想象相结合,把人间的现实同天上神仙世界奇妙地表现在同一幅画中。

中国道教壁画,到了元代,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现存元代遗留的道教壁画有:山西省洪洞县水神庙壁画、河北省石家庄市上享村毗庐寺壁画和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壁画等。其中尤以永乐宫壁画最著名,为世界所称颂。可以说是十三、四世纪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为后人研究金、元时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习俗以及人们服饰、礼仪等方面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现存明代道教内容的壁画相当多,但像宋元时代那种有气吞山河的气魄的杰作并不多。其特点为大多是民间不知名画工所作,由于他们生活在劳动群众之中,来自社会底层,所以作品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具有一种乡土风味,在艺术技巧上就差了一些。这些壁画也受明代画风的影响,人物重工笔重彩,追求工丽细致,缺少气魄。

现存比较优秀的明代道教壁画主要有山西省汾阳县后土庙壁画和新绛县稷益庙壁画,以及云南省丽江道教壁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