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道教造像

道教造像是指造于庙堂、石窟等供道教信徒奉祀的神像。道教最初是不供奉神像的,仅有神位或壁画。《老子想尔注》云:“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像也,但可以认其诫,不可见知也。”《陶隐居内传》云:“在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道教供奉神像大约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隋书·经籍志》云: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于代都东南起坛宇,……刻天尊及诸仙像而供养焉”。又,陈国符所著《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教形像考原》中有:“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作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以凭衣食。宋陆修静亦为此形’。是(刘)宋代道教,已有形像。”可见刘宋陆修静时代,道教已开始有造像活动。保存至今的魏晋至隋代的早期道教造像约有。数十尊,以石刻像为主。此时道教造像在技巧和风格上均受到佛教造像的很大影响,例如神像背后有舟形背光,双手合十等。甚至有的道教神像和佛像造在一起,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造的佛道像,左为道像,右为佛像。早期道教造像人物均着肥大的道袍,为秀骨清像,用深直平梯式衣纹,线条匀称细密而凸起。唐代、以后,道教得到很大发展,造像活动也逐渐兴盛,根据其信仰宗旨和其美学思想,道教造像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模式、规范和艺术风格。宋元时代,道教造像艺术已达到十分高超的水平,人物形象生动逼真,面部表情丰富,人物性格突出,衣纹洁简,刀法粗犷,不论是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工艺技巧,都对中国的雕塑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明清以后,道教造像艺术进一步纯熟,但只是工丽有余而气魄不足,过于细腻而欠传神。道教造像由于神灵的地位、作用不同,所以其形象飞制作要求也不同。在《道藏·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有:“科曰:凡造像皆依经具其仪相,……衣冠华座,并须如法。天尊上披以九色离罗或五色云霞,山水杂锦,黄裳、金冠、玉冠”,“不得用纯紫、丹青、碧绿等”。“真人又不得散发、长耳飞独角,并须戴芙蓉、飞云、元始等冠”。“左右二真皆供献或持经简,把诸香华,悉须恭肃,不得放诞手足,衣服偏斜。天尊平坐,指捻太元,手中皆不执如意尘拂,但空而已”。如果造像不,依规定,或稍有不恭,就会“鬼神罚人,既非僭滥,祸可无乎”。又据《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记载,道教造像“随其所有,金银珠玉,绣画织成,刻本范泥,凿龛琢石,雕牙镂骨,印纸图画”,“一念发心,大小随力,庄严朴素,各尽当时”。即道教造像用材可随其所有。道教不仅把神像作为奉祀对象,而且把造像的全部过程与其信仰结合在一起,例如造木雕像,在选好木材后还要举行开斧仪式;中间尚有装脏仪式,使神灵贯注到神像中;最后还有开光点眼仪式,这时的神像才具有神格,成为神灵寓居韵躯体。道教是多神教,其、神仙种类很多,其形象也是多彩多姿的:雍容端庄的玉,皇大帝,慈善温厚的土地公,威严的张天师等等。现存著名的道教造像主要有: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的唐代老子石刻像;太原市山西省博物馆二部的唐代常阻天尊像;太原晋祠宋代侍女像;山西晋城玉皇庙金元时代的二十八宿造像等等,均为世界著名的中国古代雕塑珍品。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