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试论中国南传佛教佛塔艺术——郑筱筠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一经传入中国云南地区,它在保持南传上座部佛教基本传统纯洁性的同时,更多地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着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它与当地固有的原始宗教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斗争、相互融合,逐步渗入到当地少数民族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形成神圣与世俗融合的局面。就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集中体现了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的精华,同时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本土化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拟以佛塔为研究对象进行论述。佛塔,古印度梵文称“斯土帕”、“苏堵坡”或“塔婆”,源于梵文sthupa,原义为坟冢上的建筑物;巴利语为“土帕”(thupa)。在南传佛教流传地,佛塔的称谓也并非一致,斯里兰卡称佛塔为“大瓜巴”(dagaba):缅语称“社帝”(zeidi);泰国民间称佛塔为“车帝”(chedi);南传佛教一些国家还称佛塔为“布屠”(p-hto:)即古汉文译音浮屠;我国西双版纳傣族称佛塔为“塔”。景洪附近山上有“塔高庄”(傣语“塔”为塔,“高”为九,“庄”是山顶,坡顶之意)。佛塔的外型及内涵虽然都是在印度形成的,但伴随着佛教从印度向世界各地传播,各地又根据自己的观念、需求和物质条件,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塔来。但无论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印度古塔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台基,又称基坛,或方或圆,是塔的基座。第二部分是覆钵,又称覆钟,台基上面的半球部分,状如倒翻的钵或钟。第三部分是平头,亦称宝座,置于覆钵之上的方箱形建筑。第四部分是竿,用以标示此是圣地。第五部分是伞,即华盖,建于塔顶,数目从一至十三重,数目的多寡表示悟道的深浅。因此,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塔也具备这五种基本的组成部分。根据佛教经典的规定,佛塔的功用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舍利塔,用来盛佛骨舍利或国王的骨灰;第二类是纪念性佛塔,建在佛诞生处、悟道处、讲经处、涅槃处及具有各种纪念意义的地方;第三类是.藏经塔,收藏三藏经典;第四类是奉献的佛塔,用以奉献给佛祖。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塔尤以舍利塔、纪念性佛塔和供奉释迦牟尼的佛塔居多。  关于舍利塔的形成:《长阿含经》卷三:佛涅槃“阿难,汝若葬我,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劫贝周遍缠身,以五百张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第二大铁椁中,旃檀香椁次重于外。积重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造化。”佛涅槃后,传说晶莹闪烁的舍利子佛骨被八大国王分成八份在其国内分别建塔供奉。后来在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又将这八份舍利取出,起四万八千塔分别供养。由于有了这样的传说依据,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对于佛祖舍利塔的供奉尤显虔诚。  对于佛塔的建造材料、形状及其规矩,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过明确的规定。当时由于佛的弟子舍利子去世,给孤独长老就建塔供奉舍利子一事请教佛陀时,佛陀就做出规定:给孤长者闻已便作是念,此即是缘可往白佛。礼佛足已,在一面坐。白言世尊:多有人众,于尊者舍利子遗身舍利,情生敬重,持诸妙物,各申供养。来至我宅。我有他缘锁门而去,诸人来见共起嫌言,长者闭门,障我福路。若佛听者,我今欲于显敞之处,以尊者骨起窣覩波,得使众人随情供养。佛言:长者随意当作。长者便念,云何而作?佛言应可用砖两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头。高一二尺,方二三尺。准量大小,中竖轮竿,次着相轮。其相轮重数,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宝瓶。长者自念:唯舍利子得作如此窣覩波耶?为余亦得?即往白佛。佛告长者:若为如来造窣覩波者。应可如前具足而作。若为独觉勿安宝瓶。若阿罗汉相轮四重,不还至三,一来应二,预流应一。凡夫善人但可平头,无有轮盖。[①]  对此,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严格按照佛经中对于佛塔的设计和建造等方面的规定来建筑设计自己的佛塔。 佛教中最初的塔型应该是覆钵型,在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大城西北五十余里至提谓城,城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城中各有一窣堵波高余三丈。昔者如来初证佛果,起菩提树,方诣鹿园。时二长者遇彼威光。随其行路之次,遂献麨蜜。世尊为说人天之福。最初得闻五戒十善也。既闻法诲,请所供养。如来遂授其发爪焉。二长者将还本国,请礼敬之仪式。如来以僧伽胝方迭布下。次欝多罗僧,次僧却崎,又覆钵,竖锡杖,如是次第为窣堵波。二人承命,各还其城。拟仪圣旨,式修崇建。斯则释迦法中最初窣堵波也。[②]其中“如来以僧伽胝方迭布下,次欝多罗僧,次僧却崎,又覆钵,竖锡杖,如是次第为窣堵波”,由此可知以布袈裟置于地上,再覆钵,最上面又竖锡杖这样的覆钵型塔应该是最早出现在原始佛教中的塔型,而其最初的象征意义就是礼敬佛陀。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一直恪守着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的纯洁性,因此这一佛塔的原始造型也在东南亚佛教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当然在后来东南亚的佛塔多为由诸多小塔簇拥着中心主塔的排列布局。我国的傣族佛塔也有同样的布局。关于东南亚佛塔形制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发展过程,据最早的佛塔建筑看,约公元前500年的仰光大金塔为锥型塔;约公元前250年的印度桑奇一号塔是覆钵型;八——九世纪的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也是锥型,并由许多小塔按梯阶环绕中央顶部的大塔,这种布局为东南亚各国后来的塔寺建筑所接受,柬埔寨的高棉人在汲取印度宗教建筑艺术中结合自己的建筑技术建造了吴哥塔(约十——十二世纪),从而形成东南亚高棉、孟、泰人等以多梭面形,由大渐小一层层地向上攀盖,最后由圆收顶的锥型塔;此后,缅甸蒲甘塔寺(十一——十三世纪)中由方形塔上端以圆收顶的拱顶塔式庙宇渐渐流行;从此以后,笋节形、钟形、半球形(覆钵形)以及泰国的多重檐琉璃大屋顶,有细长的三角形尖顶加之屋顶中间的锥形塔等各种塔寺的不断出现,形成今天绚丽多姿的由本地民族建筑风格为主体,结合印度、中国及欧洲建设风格建构的南传佛教塔寺文化。[③]如果说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寺院建筑的规模、结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寺院在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系统内的地位和等级有关,[④]那么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塔的建筑风格似乎就没有受到该地区佛教系统的地位和等级的严格限制。中国南传佛教文化圈内的佛塔建筑既具有东南亚南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中国少数民族本民族的建筑特点。西双版纳地区: 学术界关于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塔是何时建立的这一问题,由于缺乏较为准确的史料记载,因此尚无定论。西双版纳佛塔的选址也十分讲究,多半在这几种情况下:一是传说中佛祖走过的地方必建塔,如景洪的庄莫塔、庄董塔、邦友塔。二是佛祖留下圣迹之处也必建塔,如景洪曼飞龙塔,就是因为塔下一块岩石上有一足印,传说是佛祖的足迹,曼飞龙塔就为此而建。勐海的岗纳木塔是因佛祖洗脚后,洗脚水流淌到这里就停止了,为此又建佛塔纪念。三是山清水秀、风景幽美之处必建塔,所以往往在意想不到之处,会突然看见花木古树掩映之申有一座佛塔,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佛必与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四是山势高阔处也建佛塔,这里河凭高眺望,喻示佛光普照四野。五是为祭祖某种与佛教有关的神灵而建塔。六是为装饰建造的水井塔、瓦脊塔,水井塔几乎寨寨都有,甚至一寨数个,这种小型化塔被人们点缀得五光十色,彩绘纷繁,刻意雕琢,费尽心思,有的建成华丽的亭阁式、有的建成复杂的金刚宝塔式,有的建成大象驮塔式,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这是因为傣族有浓郁的水崇拜意识,塔建于水井上,一可保持水质清洁甜美,二来井边是人们活动频繁的场所,美丽的井塔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使人们生活倍加幸福愉快。相传在勐海境内有唐朝的景思塔,但今已难考。在傣族文献和史籍记载中,有关建塔的最早记载是勐海土司府收藏的《地方大事记》。据该书记载,北宋真宗大中六年(1013年)在修复勐海总佛寺时又增修了两座佛塔。另外,据传,庄莫塔是埋葬释迦牟尼灵骨的舍利塔,因而是景洪地区历史上有名的“九塔十二城”古迹之一,被誉为众塔之首。全塔通高10.6米,底径6.3米,塔基呈方形,四面各砌佛龛一个。塔身在方形的塔基上用几个圆形环状体加叠而成塔座,由下而上逐渐收缩。然后再将呈多瓣形的覆钟支砌在塔座上面,顶端是塔刹。由于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结构匀称,浑然一体,显得精巧玲珑,优美壮观。西双版纳曼飞龙佛塔曼飞龙佛塔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大勐龙乡曼飞龙寨子的后山山顶上,距自治州首府允景洪70公里,距大勐龙3公里,傣语称为“塔糯”,即汉语“笋塔”之意。始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4年),是西双版纳著名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建筑。曼飞龙佛塔的建塔时间,据景洪大勐笼傣文经典记载是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建,也有学者认为建于公元1171年。但建立于南宋时期是学术界已经首肯的定论。该塔的的结构和造型都深受东南亚佛塔的影响。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属于金刚宝座式塔,由9座佛塔构成,属于群塔类型。但塔身的装饰较为朴素,相对来说应该属于西双版纳地区早期的佛塔类型。其造型与东南亚诸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塔类似。尤其与泰国北部的马哈拉特塔的造型相近。从西部看,莲花座托上的舍利塔又有我国大乘佛教的特点。[⑤]据记载,其式样由印度僧人设计,工程由勐龙头人古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有人把它叫作“笋塔”,这是形容群塔像春笋一样拔地而起。还有人因其洁白,唤作“白塔”。曼飞龙佛塔塔群建在山顶,共9座,由一座大塔和四周八座小塔组成塔群。群塔建筑在圆形巨大基座上,塔基高3.9米,呈多瓣形的梅花状,周长42.6米,上面砌出八角,内含八个佛龛,龛上装饰莲花。其中主塔高16.29米,位于正中,四周环抱着8个小塔,分布8角,,每座小塔高9.1米,塔身为多层葫芦形,从空中鸟瞰,小塔呈八瓣莲花状,甚为可观。另外一座母塔与8座子塔,乍看起来很像是一丛刚劲挺拔的大竹,又像是拔地而起的粗壮竹笋,雄伟壮观。在主塔的塔基下有一个较大的佛龛,。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佛龛里内供有佛像,佛龛上还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门口是两条泥塑的大龙。8个金色小塔顶上,每座挂有一具铜佛标,母塔尖上还有铜质的“天笛”,山风吹来发现叮叮当当的响声。塔上各种各样的彩绘、雕塑、秀丽优美。值得注意的是,每座塔的塔身都建造在三层莲花须弥座上,塔身作复钵式半圆体,塔刹有莲花座托上的相轮和宝瓶组成。塔身上部做成9道环状相轮,上有喇叭形莲瓣立体浮雕,莲瓣立体浮雕上承托着3段相连的葫芦形宝瓶,上插金属刹杆,杆上装有4只击风铎,上下串连着5层华盖。相对来说,与后期的西双版纳地区其他佛塔类型相比,这些装饰还较为朴素。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曼飞龙佛塔在历次维修中已经装饰得富丽堂皇,已经具有西双版纳地区后期佛塔的装饰特征。虽然整个佛塔群属于金刚宝座式塔,但其小塔和大塔之间风格一致,形成大小、虚实、高矮的强烈对比,并以此来衬托大塔,这一特点又与藏式金刚宝座塔大异其趣。此外,更主要的是,在主塔朝南的一面有一个小门,门内供奉有深深镶嵌在一块大青石上的长80厘米,宽58厘米的巨大脚印。相传这是佛祖传教时留下的足迹。显然这是受东南亚佛教佛祖足迹崇拜的影响而形成的。明清时期是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定型,成熟的各个佛教派别也随之传入到中国云南,并逐渐在各个区域内形成广泛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自身系统的建设逐渐规范,逐渐完善。盖这一时期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国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境内西双版纳地区、德宏地区、思茅地区和临沧地区也都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在各区域都出现了大量的佛寺、佛塔。据史料记载,明刘文徽(天启)《滇志》卷三十:“宣慰使司,民皆摆夷.......一村一寺,每寺一塔,殆以万计;”清康熙年间《永昌府志》、雍正《临安府志》载:“车里诸国.......寺塔极多,一村一寺,每寺一塔。村以万计,塔亦万计,号慈悲国。”第二,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接受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着自身体系和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这突出地表现为这一时期的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开始逐渐地本土化,并形成了鲜明的不同于东南亚国家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集中体现了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的精华,同时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本土化的艺术风格特征。

在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传播区域,绕塔礼拜成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因此,佛塔也成为人们神圣空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1、西双版纳地区景洪庄莫塔: 在景洪曼勒原宣慰使司署东面,约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其造型采用了东南亚最常见的佛塔形式---金钟式塔型。塔基呈四方形,边宽16.6米,高0.5米,四面各砌劵门式佛龛1座。位于塔基座中央的佛塔平面呈圆形,通高10米,塔座直径6.3米,为束腰须弥座式,腰间以若干环状体加叠其间。塔身为一覆钟形,钟体上部有10个椭圆形纹饰环绕。塔刹做成圈形圆环,明显表现出东南亚佛塔建筑风格的影响。 景洪曼庄塃塔: 此塔建于清朝,平面呈八角形,高12米。其基座为五级阶梯式,塔身五级,由须弥座提相叠而成,从下到上逐层收缩,座边均刻卷云浮雕。塔身底层八面辟有塔门式浅佛龛。龛内并未装饰佛像。塔顶为一覆钟形。此塔在建筑风格上表现出汉式密檐式塔的建筑特征,应该受到汉式密檐式塔建筑风格的影响,但是在具体结构和形式上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勐腊县曼崩铜塔: 此塔建于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该塔层次分明,线条流畅,风格明快,是折角多边形塔的杰出代表。塔通高11米,基座方形,边宽5米,塔身为三层多边折角形体相叠,第一层为方形,四面各砌出纵向双面坡殿宇佛龛1座。第三层上部作八角形状,再上为仰莲及葫芦形宝瓶。塔身及塔刹之间用二层莲瓣过渡。铜质塔刹置于葫芦形宝瓶的顶端,刹杆上下串连着5道圆球桩体,杆上分出杈枝,悬挂着风铎。整个塔体以铜皮包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折角多边性的塔虽然是云南上座部佛教塔建筑的后期常见形式,但是此塔并未采用习惯上的锥形叠压式手法,而是在三层塔身之间采取了束腰的建筑手法,其折角线条从上到下贯通全塔。塔身上不作其他任何装饰,塔身素朴简洁,这又与云南上座部佛教塔建筑的后期追求华丽,喜欢繁褥装饰的风格大不一样。曼崩铜塔从塔基到塔刹之间有方形的塔基、折角亚字形的塔身、八角形的塔顶、圆形宝瓶式的塔刹等各种不同形状的交叉组合,过渡自然,层次分明、线条流畅,既体现了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又体现出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塔建筑后期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塔建筑的较具代表性的成功杰作。[⑥]2、思茅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勐卧佛寺双塔思茅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勐卧佛寺双塔为明末清初(1628~1661)傣族威远土官刀汉臣所建。清道光《威远厅志》载:“大缅寺在威城(参将衙署)北门外,寺内有缅僧百余人,皆剃发,用黄布裹身,名缅和尚。寺中有塔二座,高三丈余,昔土官刀汉臣所建。左塔中生缅树,其枝从石缝内周围伸出,枝叶甚茂,塔石不崩,至晚众鸟聚集欢鸣于上,缅僧皆称奇焉,名曰塔树,至今犹然。”这记述的是“树包塔”奇观。傣语称“梅赫窝广勐”(即树包塔)、“广勐赫窝梅”(即塔包树),俗称树包塔塔包树。这勐卧佛寺双塔在威远镇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有山门、侧门、双塔、戒堂、大殿、僧房,面积3.335公顷,双塔在大殿两侧,南北向并列。此双塔属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佛寺塔,塔为红砂石,亚字形仰莲复莲多层迭式须弥座,傣语称“冒乌窝喃”(莲花座),方形基座,每方4米,基石上有浮雕图案,四角有4个“埃香弄”(大力士)石雕作塔柱支撑,塔身上部为青砖竖砌连环圆柱。树包塔为6层,高10.74米,塔包树高7.2米,上部呈圆弧形,塔刹已被大树代替,两塔距30米,树高约塔的2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双塔的基座和塔身上都有浮雕,其内容主要是佛传故事、傣族佛经故事、民间传说等。雕有叭英(天神)、帕照(佛祖)、混赫翁戛坦木(唐僧取经)、喃木诺娜(孔雀公主)、召树屯(勐板加王子)、金纳丽、金纳拉(神鸟)、吴依散达腊(赕白象)、竹扎格阿(乞丐讨儿)、喃金(螃蟹姑娘)、只歪冷(喊月亮)等。动植物花卉浮雕有:德恩摆后(倒立狮子)、惹稳(飞龙)、麻咪(飞马)、诺永(孔雀)、格安(马鹿)、骂达宛(葵花)、南木道(葫芦)、乌额贵(芭蕉叶)、冒乌窝(莲花)、勒愿(太阳)、依安号(茶壶)等,是研究景谷傣族宗教、文化、历史的实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思茅贺井塔位于江城县西南54公里处曼贺井村东北的小山顶上,是南传佛教信徒的朝拜地。距今已有140多年,贺井塔为傣语,意为祠塔。这是哈尼族地区的傣式佛塔。是哈尼族人民受到傣族文化影响,并信仰南传是座部佛教的见证,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贺井塔是一座砖石三合土砌成的四层葫芦状方塔。塔身为砖体结构,高7.7米,呈四方菱形。第一层为方形,第二层如倒覆铜钟,第三层为上下对称的两个四方楼台,第四层形似四棱花瓶,塔刹呈葫芦状,有圆形发亮小球和铜旗2面,全塔涂以金粉,并绘有民族图案。每年泼水节和赕佛期间,当地傣族及老挝朝拜者络绎不绝。3、德宏地区:姐勒大金塔------德宏瑞丽地区保存至今最古老的佛塔 它是德宏瑞丽地区保存至今最古老的佛塔。傣家人叫它“广姆贺卯”,意为“瑞丽城首之塔”,有的又称之为"金狮塔",一座塔有两个名字,足见人们对它喜爱有加。它的正式佛名为“瑞敏汶金塔”,是中缅边境傣族、德昂族等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众朝拜的圣地。 此塔建立的时间至今尚无确切记载,相传始建于勐卯君主召武定执政时期所建,以后又经过六次重修、至第七次思南王进行扩建,更名为“金熊宝塔”。据传说,古代傣族群众发现在姐勒寨旁边的“广迷罕”小丘(汉译为金熊土丘)上夜现金光。因此把这里看作是吉祥之地。后来又在这里挖出熊骨,人们认为这正是佛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第一代转世为金熊后死于此地的遗骨。因此就请了缅甸高僧来此处念经祈祷,后来又请缅甸著名的傣族工匠来设计建塔。因此此塔是典型的缅式大型群塔,与缅甸仰光瑞广塔极为相似。公元1980年10月清理塔基时,出土银牌上有傣文记载,可知塔之重建至少已有二百年。[⑦]由于塔身全被涂成金色,故又称为金塔。金塔是砖石结构金钟式圆群塔,主塔高36米,四周围有16座小塔,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是德宏地区最古老的佛塔。塔建成后进行过多次维修,傣族首领罕盖发当政时,花费重金加以修缮,将塔身贴满金箔,便其闪耀金光,构成众星拱月的壮丽景观。主塔圆形塔基直径长30米,用大小不同的长方青石组成,中层为正八菱形,塔身呈圆锥体,塔身平面是折角亚字共16角,为三重逐层收小减低的须弥座叠成,塔刹为倒置喇叭状,刹身有多重环状十三天,塔顶置有铜冠,系有击风锋百个,微风拂过,一片叮岭作响,极为悦耳。塔群的布局错落有致,主塔立于中央,16座子塔分3圈环绕周围,内圈分布高约13米的小塔4座,中圈分布高约10米的4座小塔,最外圈分布高约6米的小塔4座。3圈子塔的高度依次递减,均匀分布于母塔周围。另外,每座子塔的底部设有方形佛龛,内壁有浮雕进行装饰,佛龛内供有汉白玉佛像,极其精美。金塔四周围满古老粗大的大青树,仿佛将士守卫着君王。阳光下,金塔闪耀。对于其雄壮的气势,《勐卯地志.序》作如下记载:“传其地发现佛骨,形状色泽大小不一,往往于夜间大放光芒,五光十色,极为奇丽。迷信者见之,逐渐觅获,建塔其上,并立奘房祀之。”“姐勒之金塔,为数十七,建立年代远不可考。塔之居中者最大,余依次环列,亦依次缩小。悉用金涂其表,旁围石栏,次环走廊,中置钟鼓狮象之属,又次围以高塔.......其塔之高者,耸入云霄,遥望之金光夺目,层级分别,光华皎洁。工作亦极精良,所谓天工鬼斧,难以真巧也。”此外,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古时候,茫茫森林里有一只金狮,是佛祖的化身。佛祖化狮,是为了检测人间良心的好坏。金狮与人十分友好,结成了生死之交。有一天,凶恶的老虎来了,对金狮进谗言说:"金狮大王,你千万不要和那个人为伍了,人的良心很坏,他早就想害你,只是看你这样强大,才不敢动手。让我和你联合起来,帮你把那个卑鄙小人吃掉!"金狮王是佛祖所变,早已洞察恶虎的歹毒用心,任凭老虎说破了嘴皮还是置之不理。老虎于是转过头来,趁金狮不注意,对人说:"人呀,人呀,你大祸临头了,还在做美梦呢,可怜的人呀!"人不解此意,就间老虎什么意思。老虎于是大讲金狮的坏话:"你那个所谓的朋友金狮,其实是个用心恶毒的坏蛋,他早想一口吃掉你,只是看你防备很严不好下手。我是森林之王,最爱打抱不平,让我俩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共同对付金狮,好不好芦人听信了老虎的话,夜里和金狮在大树上睡觉的时候,趁金狮睡熟,一脚把它蹬下树来,想把金狮摔死。金狮是佛祖化身,虽被摔下树,却平安无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金狮,同时又希望人们接受误信谗言的教训,因此傣家人又把姐勒金塔叫做“金狮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群塔中十六座小塔并不象一般群塔那样式样基本都相同,而是各有不同,这形成了姐勒金塔不同于其它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塔的显著之处。盖十六座小塔又有大、中、小之分,四座大号的底部建有佛龛,内中供奉有缅式白玉佛像,四座塔形基本相同,但塔身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是多边棱柱体,有的是覆钵形,中号塔造型基本一致,小号形状则完全相同。大号塔在同一塔群内显示不同的造型,这在其它塔群中是不多见的。而这也成为了姐勒金塔独具特色之处。这样的造型建筑并没有让整个塔群显得不协调,相反却让整个塔群层次分明,在不平衡中透出一种层次美。 4、临沧地区: 临翔区(原临沧县)西塔:建于明朝天启元年,是云南南传佛教现存年代较早的寺塔之一。它属于砖石结构,基座和塔身都是八边形。现存八层(塔尖已残),高约15米,基座上叠砌亚字形须弥座。其上塔身由一层比一层小的圆状重叠组成。基座和塔体均为八边形。塔身以约75度角往上收,远观如笋状,塔体第五层和第七层各有一佛龛,未设置佛像。虽然其基本型制为缅式佛塔,但也深受汉族密檐式塔的影响,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临沧勐旺佛塔勐旺佛塔是云南省内现存较早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单体塔,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位于勐旺村南约500米的山顶上,距县城约8·5公里,勐旺佛塔被佛教徒视为佛的化身,佛塔所在的小山每年4月(约15日~18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里是勐旺傣族进行采花堆沙(泼水节)等佛教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勐旺佛塔高九层,约16·6米。基座以条石砌成,呈八边形,边宽3·5米,高约2米。基座上砖块加筑亚字形须弥座,其上塔身以约65度上收,以八边形球状体叠砌而成。耿马景戈白塔:耿马景戈白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是临沧地区境内的第一大塔。塔身为砖石结构,塔高30米,呈葫芦形,底围60.58米,底座为四方形,边长25米,四角各立副塔1座,高4米。是耿马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僧侣和信众的赕佛活动的中心场地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南传佛教文化圈内的佛塔建筑既具有东南亚南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中国少数民族本民族的建筑特点,而这正是中国南传佛教佛塔建筑独特性所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研究员)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4册no.1451《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第十八。[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no.2087《大唐西域记》卷第一。[③]朱海鹰《南传佛教塔寺艺术探索(上)》,《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④]详参郑筱筠《历史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组织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之互动》,《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以及郑筱筠《试论中国南传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中国宗教》2011年第1期。[⑤]李昆声《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⑥]参考杨介《西双版纳的佛塔》,《贝叶文化论》第49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⑦]王海涛《云南佛教史》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59页。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