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教题材的扬州石刻
唐·砂石六臂菩萨造像唐·砂石力士造像
唐·砂石白象唐·砂石菩萨坐像
唐·砂石佛国图造像
留存于今的唐代扬州石刻,最广为人知的当数今位于扬州文昌中路的石塔。这座始建于大唐文宗开成三年(838)的石塔为古寺遗存。青石构筑的石塔,通高10.09米,五层正六面体,上有塔顶,下有须弥座塔基。塔基的石壁上除东南面为一块字迹模糊不清的碑刻外,其余几面均以浮雕手法刻有麒麟、凤凰、廘、马等吉祥纹饰。须弥座上的底层塔门朝南,其余五面有石栏保护。石栏有11根方柱石,柱间所夹十块石板上,门两旁的为浮雕龙纹,其余八块为浮雕莲花图。塔的一、三、五层南北两面各有拱形门,一和五层南北贯通。石塔飞檐翘角,檐口有梅花纹瓦当。各层各面共雕刻有20余尊佛像。整座石塔造型稳重挺秀、工艺精湛,体现了唐代扬州石刻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除了这座露天的石塔外,唐代扬州的石刻作品有不少被收藏在了扬州博物馆里。在本次“大唐商都——唐代文物展”中,主办方扬州博物馆就特别精选了部分馆藏石刻陈展,使观众在一睹其“芳容”的同时,也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千年以前唐代扬州石刻工匠们的智慧与辛劳。
唐代是一个宗教昌盛的时代,尤以佛教为显。即使唐武宗在会昌五年(845)发动了废佛运动,也很快在第二年武宗死、宣宗即位后,得到了复兴。唐时的扬州更是一个佛教圣地。中日两国家喻户晓、六次东渡日本弘法的鉴真大师就是唐代扬州僧侣的杰出代表。据日本佛教天台宗山门派创始人圆仁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载,当时的扬州“有四十余寺”。如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的大明寺,张祜“禅智山光好墓田”诗中的禅智寺、山光寺,王播“饭后钟”的惠照寺木兰院等都是唐时扬州著名的寺院。也因此,唐代的扬州石刻艺术便有了深深的佛教印记,佛教题材成为唐代扬州石刻艺术中的常见题材。从本次展出的“唐·砂石佛国图造像”、“唐·砂石六臂菩萨造像”、“唐·砂石菩萨坐像”等扬博馆藏石刻中即可得见。
扬州考古资料显示:这批唐代佛教砂石造像,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出土于扬州瓜洲附近。佛像整体体积都不大,但雕刻水平较高。刀法多为平直刀法,形体结实有力,立体感强,粗犷中见劲秀。
“唐·砂石佛国图造像”高25.5厘米、宽19厘米,上下三层,有尖拱形背屏。石刻中间以高浮雕手法雕有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佛祖释迦牟尼,神态庄严祥和。阿难尊者与迦叶尊者,以及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教中的著名菩萨分立于佛祖的两边和下方。底座平整,原应镶嵌于佛寺塔、台等建筑上。
“唐·砂石六臂菩萨造像”高35厘米、宽15.5厘米,为背屏式造像。菩萨立姿,面容端严,体形健硕,衣纹规整有序,神情似在认真听法。菩萨有六臂,其中有两臂合掌于胸前,还有两臂双手紧握垂于身体两侧,另有两臂做高举状。造像的整体风格明显受到印度笈多造像风格的影响。
相较于前两者的端严,“唐·砂石菩萨坐像”整体则显得轻松、秀美得多。石刻坐像高19厘米、宽16厘米,显然也应是佛寺塔、台等建筑的遗存。端坐于莲台之上的菩萨,面容圆润,神态慈悲安详,似正在聆听凡间善男信女的诉说。
这些石刻造像虽已磨损,但唐代扬州无名石匠们制作时的精心与虔诚依然清晰可见。
- 上一篇:西藏壁画的艺术流派及特征
- 下一篇:千年一劫 莫高窟沉甸甸的劫难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