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不肯去观音》:打造“精神庙宇”

电影《不肯去观音》宣传海报。 

近日,作为我国首部观音题材的故事影片——《不肯去观音》在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日本僧人慧萼赴大唐求请观音像的坎坷故事,融会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该片由无锡广电集团、普陀山管委会、北京丝宾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张鑫执导,中国女演员李纯饰演女主角莲妹,日本男演员中泉英雄饰演男主角慧萼,国际影星斯琴高娃和中野良子分别担纲大唐郑太妃和日本橘皇后。

故事源于一段历史典籍

浙江普陀山作为著名的观音道场,一直流传着一段感人的传说:唐时,日本僧人慧萼从五台山迎奉观音像归国,途经梅岑山(今普陀山)时,“风雨大作,舟人其恐”,慧萼只得在潮音洞下面停船上岸。慧萼见观音菩萨不愿东去,且梅岑山风景秀丽,就决定将观音像留在梅岑山。后来,梅岑山附近的渔民在潮音洞前的紫竹林旁修建了一座小庵堂,供奉这尊五台山的观音像。因为观音菩萨不肯离去,后人便称其为“不肯去观音”。影片的片名和故事就由此而来。《华严经》、《招宝山志》中都有这段关于“不肯去观音”的记载。

作为一部以佛教为题材的电影,《不肯去观音》始终洋溢着佛性。片中的女主角莲妹清新脱俗,男主角慧萼一心向佛、如法如仪。故事情节中也处处透露出佛教的慈悲理念,如莲妹原谅杀害爷爷的仇人,唐代光王李怡大赦追杀自己的尉迟将军等。佛性即人性,《不肯去观音》中,佛性、人性合一,因而更能打动观众。

传递善与爱的正能量

《不肯去观音》总制片人许建说,当初之所以选择观音题材拍摄影片,主要是为了在全社会发出善与爱的呼吁。“当今社会,我们身边那些诚信缺失、伦理道德丧失的现象越来越多,已成为一种社会危机,人们都在呼唤善与爱的回归。而作为以大慈大悲寻声救苦著称的观音菩萨,显然是有这样一种感召力的。”

的确,观音信仰在我国长盛不衰,历史上甚至达到家家供观音、人人念观音的程度,至今老百姓供奉最多的偶像依然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与中化民族素以仁义存心的教化相结合,极易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因此我们决定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方式来传达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大善大爱。”许建认为。

许建表示,影片从立项、拍摄、上映,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大家期待中国首部以观音菩萨为主题的电影故事片,不仅仅是期待影片的播映,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电影反映向善的理念,引发爱的讨论。”影片在审查过程和播映准备期间邀请了很多佛教界人士观看,其中包括中国佛教协会、普陀山佛教协会的高僧和很多居士等,他们普遍认同影片反映善行、弘扬大慈大悲的观音文化,更对片中传递的佛教“六和敬”理念表示赞赏。

许建告诉记者,业内外人士可能很难相信,普陀山会给这部电影大开方便之门,甚至让僧人当群众演员。他说,在拍摄《不肯去观音》的过程中,普陀山寺庙一位法师的一席话让他铭记于心,同时也给了剧组莫大的鼓舞。法师表示,僧人可以修庙来传递佛法,但用电影的方式能将佛法传播得更远,这是僧人办不到的。所以,拍《不肯去观音》是一种无量功德。许建认为,从法师的这番话语中,他感觉《不肯去观音》剧组是在建造“精神庙宇”,让观众为心灵找到一方清净之地。

“希望这部电影可以给浮躁、喧嚣的尘世注入一股清新之流,尤其是在七月流火的炎炎夏日,能让观众们看完电影之后感觉到丝丝清凉。”许建说。

  电影界的“传灯之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充溢着大善大爱的佛教精神,但自上映以来,《不肯去观音》却遭遇了排片危机,多数影院都未在黄金时段提供场次,更有不少影院两天后便将电影草草下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肯去观音》的上座率和口碑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全国范围内上映《不肯去观音》的影院,放映厅的上座率普遍达到了八成以上,很多一线城市甚至出现了座无虚席的情景。

谈及排片危机这一话题,许建表示,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难题。“不过可以看到,这部电影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点映期间,很多功德主来包场,邀请亲戚、朋友来观看,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也会被带来观看,让更多人获得电影里的善和爱。这种爱心传递活动,就如同佛法当中说的,‘灯火相续’。”

“‘一灯之明不算亮,万盏明灯才能照亮世界’,如果观音文化可以从此传向更多的人,那么《不肯去观音》也可以称做电影界的‘传灯之举’。”许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