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历史上的道教壁画

壁画,是指图画在宫殿、寺观、墓室、石窟等墙壁上的绘画艺术。壁画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占很大比例。壁画的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白描、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及沥粉贴金等。所用颜料多是矿物颜料,所以图画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壁画的作者除少数名画家外,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画工,而且留下姓名者很少。

我国壁画出现很早,并且从其一开始就与古人信奉的神仙和神仙们的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描述“四时五神”时说:“其法为其画像,人亦三重衣,王气居外,相气次之,微气最居内,皆戴冠帧乘马,马亦随其五行色具为……”并画有图画。可见早期道教就已开始用形象来描绘自己所崇拜的神仙。

唐人崇奉道教,故道教壁画也十分兴盛,当时的画家均善画壁画。据记载,洛阳玄元皇帝庙有吴道子画的《五圣千官图》,另有太清官、龙兴观、咸宜观壁画。现存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安天王圣帝庙的《天宫图》,据传为吴道子画。

宋代是道教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壁画因宋王朝几次大规模的兴建宫观而得到发展的机会。据记载,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为营造玉清昭应宫,以著名画家武宗元、王拙为左右班之首领,征天下画家3000多人作壁画。现存美国纽约的武宗元传世之作《朝元仙仗图》,即为当时壁画之粉本。

元代道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艺术上讲,它继承了唐宋遗风,作者则多为民间画工。我国现存元代道教壁画较多,主要有山西省洪洞县水神庙明应殿壁画,山西高平县圣姑庙壁画,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壁画,河北省毗卢寺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其中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最为著名。

明清以降的道教壁画虽然比较多,但是优秀之作不多,并且没有宋元壁画那样辉煌的艺术成就。现存比较优秀的壁画包括山西省新绛县的稷盎庙壁画等。

中国历史上文人以道教神仙故事为内容的道教文人画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顾恺之,他曾绘有《列仙图》、《洛神赋图》等,其中《洛神赋图》所描绘的神仙境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曾画有《元始像》、《行化太上像》等近20幅道教文人画。同时的吴道子有《天尊像》、《列圣朝天图》、《二十八宿像》等画作,他画的钟馗像名噪一时。宋代画家所作的道教文人画多描绘隐逸山林的仙真人物,追求“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境界与情趣。明清以后道教文人画较少。另外,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道士画家,其中最为著名并有成就的有:陶弘景、张素卿、厉归真、李德柔、张彦辅、黄公望、倪瓒、张雨、方从义、朱耷等等。他们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清以后,流传于民间,用于道教活动的水陆画开始发展起来,如中国道教协会编印的《道教神仙画册》中所收录的作品。它们多属于民间画工所作,没有署名,艺术水平也高下不等,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水陆画是研究民间美术和道教神仙信仰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