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弘云佛教绘画的创新之美

由于佛教绘画题材的特殊性,似乎很难与当代艺术思想有所联系,佛教造像也一直唯像为尊,易画难变,呈现出历史丰富、当代重复的一统态势。为求改变,一些画家通过深入研习佛学,不断探究佛教绘画艺术与当代审美意识的内在关系,努力构建与时代进程同步发展的创作新思路。其中,弘云是集大成者之一。

弘云之前,很少有佛教题材绘画出现人佛同天的系列作品。为了凸显佛教绘画艺术的当代意识,他选择另立构图为创新起点,将人与佛作为垂直结构的两个互为连环的对接主体,在平行画面上体现出同一时空的多元世界,使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效果更具完整性。但这种看似并无必然联系又充满矛盾的构图,上下对称结构所产生出的压迫感显而易见,处理不当极易形成一纸两画的视觉断层。弘云深知,如果不想简单地将佛或是人作为彼此的背景,构图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最难的是如何再破解再融合直至完美出新。由此看来会发现,画中佛有背光,人的头部位置同样出现类似背光的圈形,不同的是,每幅作品的圈形各有各的形态。仔细再品,“心窗”的形式随人物各自的思想变化或呈轮空或呈孔洞状,其上花簇相接,忽而取意敦煌,忽而万子莲开,方无拘、圆无束,墨色半染,环绕不散。也有一如满窗繁花织影,层层叠叠,却有一悟即开之感。佛有背光,人有心窗,大处可见弘云在处理人佛同一上的平等思想,小处可赏各自背光图案花纹的再造之美。

同样以对接方式结构的还有人物形象本身。作为弘云淡彩工笔小写意一个亮点,却很容易因形象过于完美而被忽略,不会很快就发现人物的头脸部位完全出自工笔,整个身体部分则由小写意完成,形神与笔墨融会贯通后所有的豁然成形,使工笔的神色之静与小写意的墨色之动浑然一象,原本无法和谐的两种画法也就合二为一了。仅从欣赏角度看,观音菩萨与世人的面部工极而真,饱满而洁净,一如皓月当空,有色无尘;脸色宛若霞彩浮凝,光华齐聚,令人可敬可亲。如此工笔与小写意结合所表现出的亦真亦幻,既弥补了佛教造像上工笔过于细、写意易于散的不足,又能相得益彰互见精美且不拘一格。弘云认为,纯工笔画很难画出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和佛教绘画艺术的认知,那种发自形象与精神上的升华尤其无法用单一笔墨固定,只能随思而变,随悟成象,工笔与小写意的共生效果在创新中也就能自然而然了。

弘云在线条的运用上同样不以线为线。很多作品里,他的线条似乎就是不同态势的墨色,随着人物的身体动作而流动成道道飞泉,宽处一线带色,细处风中系柳。他惯于先把线条变成意象再变成形象,为的是让线条与色彩、构图成为形象塑造过程中不可轻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单纯以线圈色或勾勒轮廓的笔尖之举。单独来看一线带色,会发现弘云在背光处理上融线为色、聚色为线的种种妙变,正是这些带着呼吸的线条帮助他完成了一系列新的艺术构想:如连接人与佛的万子莲环或圆或方,在天方地圆的寓意中,“圆”化为日月光环,一轮普照,万世光明;“方”则结成万字莲象,充盈天地,生生不息。有的说,弘云笔下的线条是读经读出来的,放大了看,每一根上都仿佛铺满了菩提叶,写满了经文。弘云自言,在他的创作里,所有笔墨的运用,对于他来说都是形象与细节的一部分,但求有形有意有神还有能够给人思想的未来。

至今恭绘佛像五千,对于人生五十的弘云而言,他始终不忘一位得道高僧对自己的一句开悟:是化佛不是画佛。以他解读,化佛本意即再造之创,其淡彩工笔小写意系列作品形成的“三美”(结构上工笔写意融会贯通的创新之美,线条上写意驭墨我行我素的蜕变之美,色彩上亦点亦染似了未尽的半色之美)既是对此的艺术诠释,也是他意在印证当代佛教绘画与中国美术发展必然联系的全新尝试。

弘云

 1964年生于北京,天津美院国画系毕业。长期从事佛教绘画创作和国际佛教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其作品以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名义作为国礼赠给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外国元首,并赠送日本、韩国等各大佛教宗派领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仅在日本和法国就举办过20多场个人画展。至今已创作佛教绘画作品五千余幅,出版有多部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