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耳饰与佛教艺术

在中国佛教艺术缤纷的画廊里,诸菩萨、飞天、供养人繁杂华丽的服饰总是惹人注目,然而,当我们细心观察,便会发现,无论他们佩带了多少璎珞和多么华美的头饰,他们的耳朵大都没有佩饰,清清爽爽的,似乎与身体上的其他部位繁重的饰物不相称。为何耳饰在中国佛教造像中独受冷落?

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造型艺术,特点是衣物少饰物多,尤其是其巨大的耳环、重重的手镯、臂钏和颈间胸前的各式各样的璎珞较为突出。佛教造像出现以后,其佛像、菩萨等形象直接继承了民族的原有艺术风格,尤其是菩萨的造型,就是来源于古代印度的贵族,有着华丽的头饰、大耳环、璎珞、手镯等。

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人物形象仍然具有鲜明的印度、西域风格,直至唐宋时期,才基本完成了民族化的转变。然而,无论是在以模仿为主的早期阶段,还是在改造而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后期阶段,耳饰几乎从一开始就被中国艺术家视而不见了。

唐朝,虽然大量吸收了西域文化,异族男女精美的饰物强烈地吸引着中土人们,审美风尚也因之大大地改变。然而,这在佛教造像中却体现的不十分明显。唐朝初期所造菩萨,其耳朵上佩有饰物者寥寥无几;盛唐时似乎多了一些,也只限于壁画,立体的雕塑则没有。

到宋代,耳饰开始多起来,但说不上普遍,壁画、石雕、金属造像一般都有了耳饰,因造像的材料不同,耳饰的简繁也就有所不同。四川大足造像的耳饰最多最精彩,可谓这一时期的代表,但在一般的泥塑中还很少见。

明清时期,金属造像中的耳饰较为普遍和精致,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大约是与当时人们崇尚精致美的风气有关,另一个原因则可能与满族的传统习俗有关。

综观中国的佛教艺术,在饰物方面,菩萨的璎珞、钏、镯在壁画和金、石、泥造像中是必须有的,这与印度造像相一致,惟有耳饰似乎可有可无。

但是,中华大地,耳饰古即有之,原始社会的人们已经知道穿耳佩物来美化自己(或保护自己)。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一中年男子玉人,除了有许多手镯之外,他的两耳都有穿孔。这种风俗起源于何时,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

从流传下来的诸多史前人物形象上看,无论男女,耳部一般都有佩饰用的小孔。到了周朝,对于穿耳之俗有了非议,商周之时,随着礼教制度的加强,中原人开始鄙视这种风俗。“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之后,此俗又流行开来。然而,即使流行于世,穿耳带环依然被认为“乃贱者之事”,是“蔓夷所为”,而有着文化礼教的中原子孙讲究的则是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由于中国有着这种“穿耳非礼”、“毁身不孝”的传统观念。因此,当印度的佛教艺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她自身所具有的许多造型的、特点都被中国的艺匠继承下来,惟独耳饰,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