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三怙主唐卡
密宗三怙主唐卡是1951年5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进献中央人民政府的礼品。藏传佛教工艺美术品。其长为30.5厘米,宽29厘米,收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唐卡200余幅,大多数来自故宫、江苏常州清凉寺和藏区的民间征集。此幅唐卡主尊为四臂观音座像,因左右下方分别为文殊菩萨和金刚手,故称为密宗三怙主,藏语称“热森公保”。密尊事部三怙主,即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莲花部观音。主尊观音头戴镶红绿宝石头冠,柳眉微弯,双目平视,佩戴耳饰、项链、手镯等饰物,胸腹袒露。一双手轻合于胸前,另一双手置于左右两侧,左手拇指和中指执莲花,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执串珠一串。左右下方分别为文殊菩萨和金刚手。其主色调为绿色,是天然的绿松石磨粉而成,其余白、蓝、红色部分分别由珍珠、孔雀蓝或青金石、朱砂磨粉而成。神情慈祥,画工细腻。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历史学家认为,唐卡指的是平坦、平齐、高低均匀的布、皮、石板上刻画的画,现在人们更多理解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对藏民族来说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因为上面绘制的内容往往包括宗教、传记、历史、生活习俗、也包括天文历算、藏医藏药以及人体解剖图等。现实生活中的唐卡,材质来源广泛,除了彩缎织物,还有纸张、牛皮、木板等,其表现工艺包括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佛像是唐卡中最常见的,人们所看到的唐卡,大多是中心位置描绘主要人物即佛像,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周围。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了一个较完整的故事。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有的还在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起始的准确年代,至今尚无定论,但它源于壁画是毋庸置疑的。有学者认为:最早的唐卡是绘制在兽皮之上的,它应起源于牧业文明的雅砻文化时期。但我们认为它至多是唐卡艺术的萌芽。真正意义上的唐卡,画芯和装裱都离不开棉、麻、丝、帛这些农业文明的成果。所以唐卡的起源应是在松赞干布从雅砻迁都拉萨之后。因为在这之后,西藏农耕地区才真正进入农业文明发展时期。五世达赖所著的《大昭寺目录》记载,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副白拉姆女神像。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究,然而唐卡艺术在此时兴起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松赞干布定都拉萨,一方面农业文明为唐卡的创作准备了基本的物质材料,再者,印度、尼泊尔、中原等异域文化的大量引进,西藏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加强,对唐卡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在西藏长期发展的苯教文化和摩崖石刻艺术,也为唐卡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西藏,并对之大力扶持,促其发展及宗教生活的需要,都催生和增进了唐卡绘画艺术的发展。
唐卡的材质特点和表现需求决定了唐卡的品种。早期的唐卡使用的颜料多为矿物质和植物颜料,如金、银、珊瑚、玛瑙、珍珠、朱砂、绿松石、青金石等矿物原料,以及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植物颜料。因此,颜色比较纯正和厚实,色相强烈,醇厚艳丽,即便历千年岁月,也依然神采光亮。唐卡有个性鲜明、意义特殊的独特色彩语言,十分复杂但又很严格,具备了一个固定的色彩谱系:以红、蓝、绿、黄、白、金、黑为主调,金、黑大部分作为勾线和装饰。每一种主要色彩,在不同的题材中都确切地表示着一种特定的宗教涵义,同时又能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赏心悦目。这种色彩关系,是千百年来佛画艺人们经过反复摸索、不断归纳、长期提炼形成的,绝非一时一地,某人某派所能完成。
唐卡的形制与标准要按《度量经》标准来进行绘制。一幅唐卡一般长一公尺左右,宽六七十公分,用锦缎装裱,寺院和个人居室收藏或悬挂的主要是这一种。唐卡画面通常由四部分组成:中央佛像画面“美龙”、四周裱衬的红黄蓝三色彩缎边饰“彩虹”、画面之上的黄色丝幔和两条红色飞燕飘带。中央部位一般绘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养膜拜的主尊,诸如释迦牟尼、五部金刚、诸传承祖师等;画面上部称为空界抑或圣界,绘有诸佛、菩萨;画面中部即为人间。
从唐卡的形制来看,唐卡一般为纵向长方形,由边饰、画芯、帷幔、天杆、地杆等组成。整幅唐卡以神灵显现的地方——画芯为中心,以红黄蓝三色锦缎边饰象征神灵出自吉祥彩云,黄色的帷幔在供养时向上折叠为团花,象征中心主尊神佛头上的华盖。有的唐卡,则在上方和下方中央,另缝制一块名贵锦缎,称之为“天梯”或“殊地”,是作为有情众生超脱苦海,进入福田的特别设置。
藏传佛教唐卡艺术是千百年来藏民族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积累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以极其丰富的题材内容和综合性极强的表现形式、精湛的技巧、超凡的创造力、深刻奥妙的佛教哲理,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圣殿中的明珠,也成为辉煌灿烂的东方文化绘画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艺术是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上一篇:闽南民间音乐遗产——南安道教音乐
- 下一篇: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