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欢喜——随喜与随喜功德
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称为随喜。《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则谓“随喜者的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又随己所喜,亦称随喜,如布施时,富者施金帛,贫者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随喜。
随喜——(佛教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来自《佛学大辞典》
随喜——1、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2、随著他人之欢喜而欢喜。
——来自《佛学常见词汇》
随喜——谓随他修习善因,喜他得成善果,是为随喜。
——来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随”为顺从之义;“喜”为欣悦。随喜者,即为见他人行善,身心顺从,随之心生欣悦;亦即随他修善,喜他得成。
《四十二章经》云:“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经云:“以见他为福,随喜佐助故,手得罗网相。”故知,见人行善,若能尽己之力随喜助之,功德殊胜不可思议。
《华严经》载,菩萨不仅随喜於如来难行能行之因地善行,乃至於成佛之一切果德,亦深心赞叹;不仅随喜於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之所有功德,乃至小如微尘之善,悉皆随喜。
日用之间,举凡身、口、意三业,皆可修随喜功德,如见闻他人行一切善法,则以身效法,或布施掌声鼓励;口说爱语予以赞叹;心生欢喜,无有嫉妒。
时时以身、口、意三业广修随喜功德,不仅去除悭贪、吝啬、嫉妒之心,获得胜善功德,更能使心量广大,无我相、无人相,进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随”是随顺、不违背;“喜”是欢喜、无瞋。“随喜功德”就是随著所见所闻,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论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欢喜的心随顺应和、称扬赞叹。譬如有人敬顺师长、慈化弟幼、待人和善、处事认真,乃至於读诵经典、宣说正法、布施供养、持戒严谨、精进用功等,便点头赞许、合掌恭敬、欢喜赞叹,进而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随喜功德”。
随喜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说:如来灭后,若有人因听经而发菩提心,随缘、随处、随力为人演说。听闻者,又辗转为人演说,此人所得功德,大过於以一切资具布施四百万亿阿僧只世界的六道众生,又使他们修道证果的功德。
一个人闻法而发欢喜心,是一个人的功德。由于他的发心,随缘、随处、随喜地为人演说;这些听闻者,又继续辗转不断地对与他们有缘的人演说,令闻者皆发菩提心,信乐佛道。因为众生无尽,随喜发心的愿行亦无穷尽,所以这分随喜的功德就如一灯传千灯,灯灯相传,光光相照,永远不会断绝。
- 上一篇:为什么男戴观音女戴佛
- 下一篇:藏传佛教的辩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