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佛教的香供养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前夕,各国信众在北京雍和宫敬香中国民族宗教网记者张世辉摄

中国民族宗教网讯(李立祥)礼佛中的焚香也称“上香”、“拈香”“烧香”,是香事中的一种,佛教有“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最早焚香之举,是与印度的地理气候有关。当时,夏季的印度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侵袭,温疫霉病较多。人们为了祛病和净化空气,需要点燃一些香草木料,特别是人们在听经或打坐的时候蚊子较多,需要燃香驱蚊、洁净空气,以便能够平心静气地听经、打坐。之后,佛教形成焚香的习俗,《贤愚经》载:佛陀在袛园时,有一个叫富奇那的长者,建一佛堂,准备礼请佛陀前来说法。他手持香炉,登楼遥望袛园,并焚香礼佛。这时,香烟袅袅,飘往袛园,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即刻赴富奇那长者的佛堂说法。后来,印度成为产香的大国,出产的香料品种极多。我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传佛教香事发展的由来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当时大规模开边,产自西域的“香料”传入我国,使香事繁盛起来,檀香、沉香、龙脑香等香品以及香炉等香具应运而生。但是,那时香的使用还只限于宫廷、贵族之间,民间百姓尚未问津。至隋唐,香事方慢慢得以普及,并影响到祭祀文化,形成广泛的以香作为供养的习俗。而焚香烹茶、焚香读书,成为文人墨客优雅生活的表现。对于佛教而言,焚香逐渐向仪式化发展,成为信众敬仰佛、菩萨并与之交流的一种途径。藏香发源于西藏的寺院,由专修医学的僧人研制而成。一般可分为粉末状和柱状两种,是采用独特的工艺利用西藏的植物制成的。但是,佛教并没有烧高香、烧大香的教义。归结起来,我觉得,这只是一些上香者心理因素的外在阐发,认为只有大把烧香、烧头柱香、烧体积巨大的香、多烧香才能引起佛的重视,才能表示对佛的虔诚,才能带来福运。细究起来,如此而行是否在其心灵深处隐含着功利的心态、有失佛门的清净?并且带来安全隐患。因为我们的佛教场所多为木制结构的古建,极易引发火灾。我们看到,在礼佛人多时,高大的香烛也很容易造成人身的伤害。尤其那些名目繁多的高香,多是劣质的、以胶、染料等合成的化学制品,一经燃烧,必然造成环境的污染并危害人们的身体,与佛教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背道而驰。依照佛教的说法,佛前点香,插一支或三支即可,代表礼敬佛、法、僧,或代表去除贪、嗔、痴。孰知,要敬三宝,要戒三毒,均在心上,在平时的修行之中。法无定法,法无执著,心诚为要。心若不诚,再烧多少支香亦为枉然。故佛前上香,应尽量用少有污染的好香,每次一支或三支足矣。其实,焚香礼佛主要看自己的心境,即以何种心境行此礼仪。佛教讲随缘、随顺,礼佛方法众多,献花、献供果、合掌一拜,诵经、坐禅、转经绕寺均可,不必过于执着。来到宗教场所后,信众以虔诚的心意、平和的心态焚香礼佛才是最重要的。经典中常以香比喻信众的持戒之德,《戒德香经》载:在世间的香中,多由树的根、枝、花所制成,这三种香只有顺风时得闻其香。当时佛弟子阿难欲知是否有较此三者更殊胜之香,何者能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于是请示佛陀。佛陀告知,如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无势顺势的影响,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者。这也说明严守戒律、广为行善的重要性。由此,我们看到,焚香礼佛的意义在于:表示进香者虔诚供养佛、法、僧三宝;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表示燃烧自身,无私奉献、普香十方。而其根本意义在于表达对佛的尊崇、感激与怀念。对于信众来说,则在焚香礼佛的过程中,借助香那逐渐燃起的、缥缈的、细细的烟线,以有形的香,加上无形的——以至诚的心面对佛的心香。从有形而至无形,进香者在静思中默诵经咒或默默表述心中的祈愿。以洗礼精神、观照内心、调节身心。以悟证色空不二之理,追求去染成净、自觉觉他的境界,形成和法界诸佛、菩萨的一种沟通和交流。信众通过焚香礼佛,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奉献人生、觉悟人生。我心如烟,“心香一瓣”,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增长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