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道教教派

东汉道教初创时,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区分。晋代和南北朝以后,又有上清、灵宝等派别先后出现。各道派教义思想基本一致,只是道法和道术的侧重点不一,或师承系统有别。而真正各立门户的宗派,当是从南宋和金、元南北对峙之时开始。这时有四大教派:①正一道。道教各符□派的总称。亦称正一派,系由天师道长期演变并与上清、灵宝等派逐渐融合而成。其标志是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元大德八年(1304)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此后,江西龙虎山传天师法□的龙虎宗(正一派),清江阁皂山主要传灵宝法□的阁皂宗(灵宝派),江苏句容传上清法□的茅山宗(上清派),皆统一于正一派,天师道从此亦名为正一道,其他如净明、武当等支派均属之。②全真道。亦称全真教。由王重阳创于金大定七年(1167)。主张三教合一,认为三教同源,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主要经典,在修持方法上,重清修,不尚符□,不事黄白之术。在教规上,严格要求入道者不娶妻,不茹荤,出家住丛林。全真道的支派较多,属于依托北五祖的有钟离帝君钟离权的正阳派,纯阳帝君吕洞宾的纯阳派,重阳祖师王重阳的重阳派等;属于北七真创立的有邱处机的龙门派,刘处玄的随山派,谭处端的南无派,马钰的遇仙派,郝大通的华山派,王处一的嵛山派,孙不二的清净派。此外,北宋时张紫阳撰《悟真篇》,传紫阳派,本不属全真道,因元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和张紫阳所传,统归全真,后称张紫阳所传为南宗,王重阳所传为北宗。③真大道教。亦称大道教。沧州刘德仁创于金初。崇尚《道德经》,并吸收部分儒、释思想。不尚符,不重飞升化炼之术,亦不讲长生久视之事,而颇重默祷召劾为人治病,一时信奉者甚多。元末逐渐衰落无闻。④太一教。卫州萧抱珍创于金初。该派道士须出家,与全真道相类;以传“太一三元法□之术”名于世,善祈禳术,以符□为人治病,则又近天师道。传至七祖萧天佑(嗣教约当元仁宗、英宗之世)后,逐渐与正一道合流,其后事迹不详。在真大道与太一道消失以后,全真与正一便成为道教的两大宗派,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