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拂去尘埃——解读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在清史中的记录止于他25岁正当青年之时。这一年,拉藏汗在中央政府的默许下以“假达赖”为名废黜了仓央嘉措,另立了一位六世达赖,并将他解押前往北京接受康熙皇帝处理。可是尽管仓央嘉措在位时行为不羁,流连于小酒馆,民间却仍坚信他才是真的达赖喇嘛。《七世达赖传》中讲到,仓央嘉措在被押解到哲蚌寺时,僧侣们含泪祈请放了他,当然被拒绝。于是他们不顾一切强行将他从士兵手里抢出来迎送到甘丹颇章。拉藏汗听闻立即下令调兵攻打,而仓央嘉措不忍,他对僧侣说:“生死对我没有什么损失。”便毫不犹豫走向了士兵们。

在清史的记载里,仓央嘉措在押解至西宁口外时病故,尸骸被就地抛弃,一个烫手的山芋终于被各方脱手。但大多数人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在《仓央嘉措传》里有个绘声绘色的故事,说康熙得知仓央嘉措正被押解到北京途中,实在想不出来该如何处理他,既不能真的处决或者关押一位民意甚高的达赖喇嘛,也无处可以供奉他,便呵斥办事的人给他出了难题。押解的人更是左右为难,便恳请仓央嘉措自行遁去。于是,这位传奇的喇嘛便自此云游四方,周游了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五台山、京城,最后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阴历四月初八在阿拉善旗朵买地区的一个蒙古帐营中圆寂,时年64岁。

其实,人们常说的“活佛”只是汉语独有的一个尊称,同样的词语在藏语里翻译出来就是“转世者”。转世的喇嘛并非生下来就是佛,他也要和信徒一样终其一生重新修行,成为信徒的老师和榜样。经历位高权重的辉煌,此刻却面临劫杀与死亡的抉择,仓央坦然以对,他的佛性和境界在这巅峰与深渊的跌宕中得到升华。大灾难之后顿悟:人生无高低、等贵贱、齐生死,恰在此刻,佛自心出,佛心自来。穿越滚滚红尘中情爱、美女、财富、享乐这些人世至紧的追逐,走入无以复加的清苦和困顿,仓央才无所窒碍地悟得人生的原义和佛法的真谛:就让风把那一切红红绿绿吹拂而去吧,生命原本是一场慈悲的航行,修行,就是永生永世对生之意义的拷问。

自25岁的人生转折,在官方视野里消失了的仓央嘉措,却以一位真正的高僧的面目隐居在世间。据说他从1716年到达阿拉善地区,就专心在蒙古和安多藏区之间往返弘法30年,直至圆寂。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他的真身灵塔还被供奉在阿拉善地区的南寺,而他的各种遗物也分别供奉在这一地区不同的寺庙。而直到现在,南寺都还供奉着他的舍利子和遗物。

也许,上述的种种只是后来人们良好的愿望,真正的仓央嘉措有可能真的就在他25岁的时候离世,南寺里供奉的真身另有其人;也许,那的确是我们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但真伪和结局有那么重要吗?经历了种种磨难,仓央不再是人们从诗中读到的那个以诗作教化世人的年轻喇嘛,他拂去尘埃,唤醒了自己前世的记忆和使命,放下了地位、名誉与财富,回归了一位在轮回中转世,在人间帮助别人得道解脱的慈悲菩萨。更重要的是,后来者记述的、编撰的、传诵的种种“故事”,恰是弘法者仓央证得的无边的“心果”:佛不仅在我,佛在一切广大心中。

拂去尘埃,仓央活在你我之间,活在过去与现在之间。那,才是至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