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领袖汤国华仙逝5周年祭
香港道教联合会组织香港道教界举办的罗天大醮启坛大典。资料图片
要了解当代中国,不能不了解香港。要了解香港,不能不关注香港宗教。要了解香港宗教,又不能不提到香港道教的重要领袖汤国华先生。
成功的商人和社会公益活动家
汤国华首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前半生以经商为主。“抗战”前他经营香港皇后脂粉厂、光明织造厂,“抗战”胜利后经营香港皇后化妆品厂、皇后塑料玩具厂、荣华塑料花厂,1950年开办香港皇后洋行有限公司。汤国华注重商德,不做投机生意,不干暗盘的台底交易,以信义为本,因此他的事业十分兴旺。1938年香港九龙总商会成立,汤先生是创会成员,后来担任了九龙总商会理事长,还曾担任港九塑料制造商联合会理事长。
作为香港的道教领袖,汤国华的后半生仍然不脱离商务,以商兴教。在他的指导下,家族工商人才辈出,事业兴旺,长子汤伟奇主持香港皇后洋行有限公司,并继续开拓;幼子汤伟立于1980年创办齐达有限公司,1992年连手台商回广东省顺德市创办天任车料有限公司、顺德自行车厂,为内地故乡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汤老1992年曾亲赴台湾,向台湾工商界介绍天任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切身体会,鼓励台商到大陆投资设厂,为顺德引入了多家台资企业。他被选为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暨广东省总商会第八届执行委员、顾问。2003年2月,汤老荣任香港九龙总商会永远会长。
汤国华还是一位富于爱心的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热心公益,服务社群,推动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事业,贡献良多,深得社会各界好评。他积极支持慈善机构香港博爱医院,曾出任博爱医院1974年和1975年总经理。他领导圆玄学院和香港道教联合会大力投入公益慈善事业,成绩卓著。同时,他还以家族名义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特别是对故乡顺德的社会公益贡献巨大。自1991年起到2000年,他就对故乡顺德捐资近3000万元修建了勒流医院、创建顺德市勒流镇新启区新龙小学及圆玄幼儿园、设立顺德市教育基金、兴建勒流镇大凤岗公园和圆玄学院福利中心、修建现代化的图书馆等。
汤国华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先后出任香港教育署咨议成员、博爱医院总经理、华人庙宇委员会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等职,1998年荣获香港特区首次颁授铜紫荆星章。广东省佛山市政府、顺德市政府也分别授予他“佛山市荣誉市民”、“顺德市荣誉市民”称号。2001年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成立,汤老当选为副会长。
参与创建至和坛与圆玄学院
汤国华是一位享有威望的宗教活动家。他自幼受传统教育,熟悉经史之学,从民间习俗的熏染和道教经籍的研读中,开始了解道教。早年加入一个民间道教组织,1946年参与创立香港至和坛,受命监理至和坛事务,直到去世前,仍兼任至和坛监坛。
后来同派道友赵聿修参与筹建圆玄学院,汤国华也随之参与其中。圆玄学院位于香港荃湾老围村三迭潭,最初是由避难香港的广州宏道精舍(民间新兴吕祖道的一支)首领谢显通等人于1950年领头创办的,应邀参与者包括不同教派的成员和无教派的人士,赵聿修是主角之一。1953年建成后,成为一个向社会开放、自由参与、联合共建的宗教机构,采取现代化的公司管理模式,以“奉行八德、弘扬三教”为宗旨,不专属于任何教派。虽然院内儒、佛、道三家信众各有队伍,做法事也各行其是,并未融为一体。但圆玄学院作为宗教团体,是由董事会统一领导的。1957年赵聿修继任主席后,至和坛成员逐渐在圆玄学院占据主导地位,院内儒教经坛法事也全由至和坛的道长义务承担。他们以至和坛作为自己修道的地方,主要面向道侣,而以圆玄学院作为服务社会的地方,主要面向社会大众。
1953年圆玄学院成立时,汤国华即在其交际组任职。1957年赵聿修继任圆玄学院董事会主席,汤先生出任副主席之一。1974年6月赵聿修主席去世,汤先生接替赵主席任圆玄学院董事会主席至1990年,其后改任圆玄学院董事长。
香港号称道教的团体甚多,难以核查和约束,香港回归前,港英当局的华民政务司遂提议组成一个道教联合组织加以领导,以补政令之不足,也便于道教界办理福利事业。于是1961年香港道教联合会进入筹备阶段,1967年又获准注册为有限公司(责任法团),同年4月即选出第一届理事会。圆玄学院对香港道教联合会活动特别热心,赵聿修当选香港道联会第一届理事会的5位主席之一,主持工作。赵聿修便把汤国华安排到道教联合会去帮忙,为他后来领导香港道教打下了基础。
领导香港道教联合会和谐共处
汤国华1970年在香港道教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才开始成为主席之一。从1972年起,因赵聿修身体不适,理事会已常由汤国华主席主持。1974年6月,赵聿修病逝,随即选举产生了由汤老主持工作的第五届理事会。
赵聿修在主持香港道教联合会时期,理事会主要抓了4件大事。一是宣传道教,二是争取建立道教坟场,三是办学校,四是购置永久会址。汤国华继承了赵主席的遗志。理事会在深水埗大南街金宁大厦三楼选定一处房产,于1975年12月装修落成。会址新厦落成以后,他发表讲话,谈到会务方针及其个人愿望,他认为道教联合会应该“对内团结会员,集中力量,为会员办应办之事”,“对外应为社会人群服务”。他特别强调了几点,一是宣道,“除大会堂之道德讲座外,应利用会址,举办各类型之宣道活动”;二是出书,“一世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故此除讲座外,尤须注重书刊;三是办学“兴学育才,乃百年树人之计”,“今后应大力推行”;四是建坟场,“道教坟场,为我数十万教徒所渴望达成的目标”。
因当时香港港英政府坚持不批准建道教坟场,道教界无奈之下,只得寻求变通的办法,在郊野地带空间较开阔而不易扰民的宫观开设供奉先人骨灰盒及牌位的坛堂,由此竟使香港道教生存状态发生了明显转变。从1970年起,出售骨灰盒位及灵牌位成为香港道教的最大财源,道观的发展因此而有了比较稳固的经济基础。此后道教界在社会服务和宗教活动方面都有了更大的经费投入,道教联合会的工作也有了比较多的资源。
香港道教主要源于民间新兴道派,原本对道教传统仪轨不很熟悉。道教联合会成立以来,努力向道教传统靠近,倡导操演传统斋醮科仪。第六届理事会决定成立下元法会筹委会,在下元节由道教联合会联合各道堂,启建七昼连宵功德。1976年香港道教联合会举办了首届“下元解厄消灾集褔迎祥万缘胜会”,此后每隔3年举办一届,1982年第三届起改称“下元解厄消灾祈祷世界和平万缘胜会”。此外,1996年11月20日弥敦道嘉利大厦火灾导致40人罹难,道教联合会即组织各道堂近百名道长,于29日晚至火灾现场举行超荐法会。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道教联合会也组织数百名道长,在深水埗保安道球场举行了七昼连宵的祈福法会。这类大型法会,作为面向大众的善事,扩大了香港道教的社会影响,同时又通过有偿附荐先灵等方式,为道教创造了收入。
汤国华对于兴学育才更是满腔热情。在他任职期间,陆续以道教联合会名义开办了6所小学,5所中学,6所幼儿园,多数分布在香港新界,其余在九龙等比较偏僻的地点。其中的中、小学都由香港政府发放津贴,幼儿园则为非盈利性质,汤国华任总校监。除了让会属各校遵从香港教育署颁布的政策以外,道教联合会还制定办学方针以“明道立德”为校训,以“道化教育”(以道为宗,以德为化,以修为教,以仁为育)为宗旨。1978年,道教联合会开始出版会刊《道心》,每年编印一期,以宣传道教知识,报道香港道教联合会会务、会属学校学务及会员坛堂的活动。
香港道教信仰内容庞杂,不便于实施道化教育。汤国华便努力培养民众对于太上道祖和老子道德哲学的共识。《道心》每期都在卷首印有“道祖太上老君圣像”和《太上道祖颂》。1980年12月,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统一在各属校建立太上道祖像。从1983年开始,每年集会恭贺农历二月十五的太上道祖圣诞,成为理事会的一项重要活动。为推行道化教育,汤国华还亲自编写了《道教知识》,会属各中学均设宗教伦理课,课本即采用汤国华的《道教知识》一书。
汤国华主政香港道教联合会时期,理事会积极参与香港各宗教之间的联谊活动。时逢香港天主教主动与其它宗教团体友好交往。道教便予以积极响应。基督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也有善意响应。至1977年开始举办香港宗教思想交谈会。1978年6月16日举行宗教领袖座谈会。此后6大宗教领袖座谈会形成制度,每年举行两次,受到香港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同宗教和谐共处的良好范例。
汤国华先生很关心祖国内地的发展变化。香港道教联合会刚成立时,遇上内地“文化大革命”,1984年中英达成香港回归祖国的协定以后,汤老便及时抓住机会,开始大力拓展道教联合会与祖国内地的交流渠道。1985年,广东博罗县道教界维修罗浮山冲虚观,圆玄学院等香港道教界大力赞助,开始与大陆道教界建立友好关系。1986年元月,冲虚观举行崇升典礼,当时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亲临主持仪式,香港道教联合会组成以吴耀东副主席为首的进香团应邀参加。同年4月,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现国家宗教局)访问团访问香港道教联合会,汤国华及理事们在圆玄学院接待。同年7月,吴耀东副主席等应邀赴上海参加道教斋醮科仪录像片鉴定会,顺便参访了上海钦赐仰殿和苏州玄妙观。同年10月,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与中国道教协会联合邀请香港道教联合会组团回国访问,道教联合会即以吴耀东、赵镇东为正副团长,率团访问了北京,然后又到山东、广东等地访问。至此,香港道教联合会与祖国内地道教界及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交往的途径已完全打通,此后交往越来越深入,关系越来越融洽。汤国华于1995年和1998年两次率香港道教联合会代表团访问北京,获得中央领导接见。
以前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起初本来几乎没有道教组织。20世纪下半期在香港崛起的道教,主要是原民间新兴宗教组织以传统道教为取向实行联合的结果。香港道教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思想理念,都与内地道教多有不同,其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内地道教学习借鉴。
汤国华先生担任道联会主席达24年之久,多有创新之举,使香港道教得到长足的发展,功不可没。
1998年,汤国华在香港道教联合会第十六届理事会任满,卸任荣休,改任会长。2004年12月,汤国华去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