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儒家学派的主张有什么内容?儒家学派的发展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世人尊称为孔子。青少年时贫贱;老年时曾为鲁国司寇,又曾游说列国;晚年在家乡设私学于杏坛,广教门徒。门生达三千人,其中知名者七十二人。以孔子学说为中心,逐渐形成体系完整、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儒家学派。儒家的伦理的核心是“仁”与“礼”。认为:“爱人”为“仁”,“克己复礼为仁”;礼是治国的制度之一,即所谓“为国以礼”,礼又是行为规范,即所谓“立于礼”,人们应该倒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匆言,非礼勿动”。仁是儒家立身治国的目的,礼是儒家立身治国的手段。世界观的核心是“天命”观。儒家传承着殷周以来的天命观,认为天主宰着自然的运行,又主宰着人世的祸福,即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以孔子不仅自己“与命与仁”,还告诫人们应该“畏天命”。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三纲五常作为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道德教育的重点是“仁”与“义”。

儒家教育弟子要“志于仁”,要作“志士仁人”。认为:君子应当克己修身以求恢复西周的礼制,诚如此,则“天下归仁”;君子应修身致力于仁,而没有一餐时间违背仁;仁是实实在在的事,花言巧语、装作和颜悦色的人,仁的成色微乎其微。求本溯源,仁的根本是“孝悌”。儒家教育弟子要深明大义,要见义勇为。认为:君子应当将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将义作为修身的根本;君子当官应当“行义”,通过行义贯彻自己的主张。儒家倡导“学而优则仕”,却鄙视体力劳动。儒门中有人要求学农学圃,被孔子斥为小人。教育领域多所发明。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采取“学而时习”、“温故知新”,提倡学与思相结合,认为只学习不思考,迷悯无所获,只要想不学习,仍是疑惑而已。

儒家著作有《易》、《诗》、《书》、《礼》、《春秋》和《论语》等。儒家在孔丘以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渐分许多支派,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颇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子夏之儒等。自汉武帝以后。儒家为适应备时期封建统治的需要,先后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如两汉时期,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时期、有以王弼、何安为代表的玄学;宋明时期,有以二程、朱熹和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清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中后期有经学今古文之争;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日益丧失其正统思想的地位。但由于儒家学说统治中国学术思想二干余年,实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儒家经典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