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福建土楼

130

福建土楼2008年根据标准:ciii,iv,v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概况:福建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内陆地区,距台湾海峡120多公里,由12世纪至20世纪建造的46座生土结构房屋组成。该建筑群分布在稻田、茶园和烟田中。

土楼即生土结构房屋,有几层楼高,从内部看来,建筑平面呈圆形或方形,每座土楼可住800人。建造土楼是为了满足防御需要,中间围着一个居于中心的开放式庭院,有少数几个窗口朝向外界,而出入口只有一个。整个宗族居住在一起,这种房屋成了村庄单位,也被称为“小家庭王国”或“喧闹的小城市”。土楼的特征是高大坚固的泥墙,顶上是瓦片铺就的屋顶和宽大的悬垂屋檐。大部分精细复杂的结构可追溯到17和18世纪。这些建筑由下到上分别居住着许多家庭,每层有两、三个房间。与其朴素的外观不同,土楼的内部非常舒适,通常装饰华丽。

 

土楼是建筑传统和功能相结合的杰出典范,以实例展现了一种特殊的群体生活和防御性组织,并且,从它们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来看,土楼也是人类住区的一个杰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