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萨迦寺

萨迦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境内,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中心寺庙,在青海、甘肃、四川、尼泊尔、不丹等地均有其分寺。萨迦寺分南北二寺,重曲河横贯其间,商寺位于南岸的平坝上,北寺坐落在北岸的本波山"灰白土"山岩下。

在元代,萨迦曾是萨迦王朝的首府之地,是西藏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这里曾出现过萨班贡噶坚赞、八思巴等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对西藏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萨迦寺在我国历史上及藏传佛教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寺内所藏历史、宗教、建筑、雕塑等诸方面文物巨丰,是西藏佛教文化的宝库之一。

萨迦寺、萨迦派

萨迦寺是由昆官却杰波(1034-1102〉创建。昆官却杰波是当时卓弥释迦意希最著名的弟子之一。卓弥释迦意希生于后藏芒喀地方,曾到印、尼学习佛法十余年,精通显密教法,特别是学其道果法的全部教授,回藏后建莫古隆寺,翻译大量密乘典籍,聚徒讲授,开后宏期新译密咒之规,被称为后宏期三大译师中最为著名者。

昆官却杰波出身于信奉宁玛派的家庭,生于雅隆克德地方(萨迦县扎岗乡雅隆村),自幼随其父兄学习宁玛派教法,初在萨迦以南的扎窝城巴建一小寺,史称萨迦阔布。此后前往莫古隆依止卓弥释迦盖西学习继承了"道果法",又随桂枯巴拉泽译师、迦什弥罗抗都迦布论师、玛·仁钦乔译师、津巴译师等学习显教密法,终得博学之成就。在象雄古热巴、觉卧顿那巴的大力资助下,于公元1073年在本波山创建寺宇,因地处土色呈灰白色,藏语称为"萨迦",后来萨迦逐成这座寺的专名,也作了教派的名称。

萨迦寺建立后,昆官却杰波广收弟子,传教布道,创立了萨迦派,萨迦寺寺主皆由昆氏家族男性相承,逐形成集政教两权于昆族一家之局面。在萨迦派发展历史中,有五位人物曾起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史称"萨迦五祖"。他们中有的身在俗家娶妻生子,而又执掌萨迦派的政教大权;有的出家持戒,身着袈裟,兼秉政教。

官却杰波之子贡噶宁波(1092-1158〉,继承了萨迦派"道果法"的教授和要诀,又依止诸多大师,研习显密法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萨迦派的教法体系,并著有《道果概论》等书籍。在他住持萨迦寺四十八年期间,大宏佛法,使萨迦派名声始著于世,被佛教界誉为"萨钦",把他尊称为萨迦教派五祖中之第一祖。

索朗孜摩(1142-1182),为贡噶宁波的二子,继承其父嫡传的萨迦派道果要门教授,曾从师噶当派的桑浦寺第六任堪布恰巴却吉僧格等人学习显教经论,接替父位主持寺庙,创建努曲美增卡典曲颇章(即胜乐宫殿),是萨迦第二祖。

扎巳坚赞(1147-1217〉,为索朗孜摩之弟,继任其凡的法座主持寺庙,建乌孜宁玛祖拉康、溪多措钦大殿,严持戒律,是萨迦第三祖。

萨班贡噶坚赞(1182一1251),是萨迦第四祖。为扎巴坚赞之侄,贝钦沃布之长子,幼时从父兄处学习显密教典,继承父祖宗规,后从释迦室利受具足戒,起法名贡噶坚赞,在"五明学"和显密教法上深有造诣,被誉为"班智达"。他在佛学上著书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律仪论说》、《正理藏论》、《萨迦格言》等书。在萨班主持寺庙期间,大兴土木,创建细脱拉章、乌孜萨玛朗达古松等辉煌建筑。当时,萨迦教派成为西藏地区左右局势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萨班在当时西藏宗教上的地位,他被元朝廷看中,成为西藏与元朝中央政权建立统一关系的第一人。公元1238-1239年间,成吉思汗之孙阔端,领兵驻扎凉州,其先锋已进到热振寺。1244年,阔端写信给萨班请他去凉州见面,萨班审时度势,于1246年亲赴凉州会见阔端,议妥了卫藏归顺蒙古的条件,当时他曾致书西藏各地僧俗首领,劝说归顺元室。这是西藏宗教界领袖人物和蒙古王室成员建立直接联系的一个开端。

八思巴(1235-1280)是萨迦第五祖,为萨班贡噶坚赞之侄,他本名罗追坚赞,八思巴,意为圣人。十岁曾随萨班贡噶坚赞到过凉州。他继任萨迦寺主后,仍坚持萨班的政策,使西藏同中原保持统一的局面。八思巴同忽必烈会见后,一直追随其左右。1260年,忽必烈当了蒙古大汗,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元世祖忽必烈命八思巴总领总制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西藏行政事务,还将西藏的最高大权交于八思巴掌管。由八思巴掌管西藏政教大权之际标志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正式形成。

由于萨班和八思巴与元朝缔结关系,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为促进祖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沟通汉、蒙、藏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西藏结束了长达400余年的分裂割据状态,重新走向了统一,自此西藏正式归入祖国版图。

萨迦南寺始建于1268年。是八思巴赴大都前,命令本钦释迦桑布组织施工创建的,后经继任本钦贡噶桑布,接替主持修建至全面落成竣工,最终完成萨迦寺的全面建筑规模。

到了公元十四世纪初,元朝开始衰落,卫藏地区新的教派和封建集团崛起,萨迦派失去了中央政权的强力支持,教派内部互相争权,内讧叠起,许多贵族割剧地方,不受约束,昆氏家族逐分裂成"细脱拉章"、"拉康拉章"、"仁钦岗拉章"、"都却拉章"四个拉章。每个拉章管有部分土地和属民,统一的局面破坏了,前三个拉章渐次绝嗣。都却拉章贡噶仁钦、白玛顿堆旺久兄弟二人,为争夺法王王位互不相让,又分别建立"平措颇章"和"卓玛颇章"由两个颇章轮流担任法王。

在第22代住持阿旺贡噶仁钦幼年时,正值昆氏家族势力处于最衰弱的时期,萨迦地区被拉宗侵占,阿旺贡噶仁钦出走桑耶,主持了桑耶寺的全面修复,竭力联络萨迦派原有弟子,广收门徒,授萨迦道果法,声名大著。18岁时得到江孜、仁布两大法王的推崇和帮助,一举打败了拉宗巴,重新恢复了昆氏家族在萨迦地区的统治地位。此后,首先致力于萨迦寺的全面修复,对重振萨迦教派和复兴萨迦王朝,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其建树仅次于萨迦五祖,享有一代密宗大师之誉称。

1349年,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贬萨迦王朝为一方领主。萨迦政权失势后,仍保持其独立地方政权的形式,继续保持法王称号,法王室座血统仍世代相承。

萨迦政权

公元13世纪中叶,在萨迦贡噶坚赞、八思巴的策应协助下,结束了长达400年分裂割据的状态。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拜八思巳为"帝师"。1260年,忽必烈称帝,授八思巴为"灌顶国师",兼管总制院。接着八思巴奉旨创造了蒙古新字,元世祖授命八思巴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玉,西天佛子,大元帝师",把西藏地方政权交给八思巴掌管。从此西藏正式建立了政教合一制度下的萨迦地方政权。

公元14世纪初,帕木竹巴万户先后战胜止贡巴、雅桑巴和蔡巴等万户,乘萨迦派内讧叠起的时机,推翻萨迦政权,建立了帕竹政权,由强曲坚赞任第一代法王,在他执政期间,废除万户制,创建宗奚制,下辖13大宗,委派宗本、英本,加强统治措施。萨迦政权失势后,还仍保持一个独立政权的形式,继续保持着法王的称号。在帕竹政权时期,仍拥有广大的土地和人民,但由于所属贵族们的叛乱和内部纷争,其势力不断削弱。、

17世纪初,藏巴汗推翻帕竹政权,建立了藏巴地方政府,在此期间,萨迦的地位己趋衰落。

1642年,五世达赖凭籍固始汗的兵力推翻藏巴政权,建立噶丹颇章政权。1751年,新成立了西藏噶厦机构,下设基巧(相当于地区级公署)与宗政府两级机构,于日喀则设立基巧,萨迦被夺去了一些土地和属民,统治范围仅余下萨迦周围地区,且与其它贵族一样,对地方政府承担各项差役,在政权上亦属地方政府管辖。然而,萨迦政府仍保留了一些特权,如噶厦不直接派官员统治此地,法王仍是该地区的最高统治者,萨迦尚有完整的政权机构、官制和僧、俗系统。

在萨迦政权建立初期最高首领是八思巴,八思巴以后是历任帝师或萨迦达钦管理。历代帝师均有元中央政府册封。帝师制始于八思巴时期,八思巴为元中央册封的第一位帝师,"帝师作为皇帝在宗教上的老师,同时也是皇室在精神上的支柱,又是全国佛教僧人的领袖和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首领,所以其地位是极其崇高的"。元朝时期先后有14任帝师。萨迦达钦,亦称萨迦赤钦或萨迦法王。达钦均为萨迦"昆"氏人。萨迦政权虽几经更迭,但其政教机构基本上实行以达钦为首的政教制度。在萨迦政权时期,当帝师住在大都时,萨迦政权就由达钦负责。到14世纪初期,萨迦内部分成四个拉章,即:细脱拉章、仁钦岗拉章、拉康拉章、都却拉章。从此,达钦兄弟轮流执掌政教大权。后来除都却拉章外,其余三个拉章断嗣。萨迦政权由都却拉章继承。19世纪,都却拉章又分为两家,萨迦政权分别由平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家轮流出任达钦一职。在噶丹颇章政权时期,达钦的产生,是在萨迦行政官员萨迦佐巴的主持下,经僧俗官员大会讨论选举,并呈报达赖喇嘛批准,赴拉萨朝拜达赖喇嘛返回萨迦后方可举行座床仪式。达钦的地位在全藏所有呼图克图之首。来拉萨时,按惯例坐红黄色轿子。达钦任命萨迦教务的负责人堪布和政务负责人佐巴。

在帝师和达钦之下,最重要的行政官员是萨迦本钦。萨迦本钦由帝师提名推荐,报请皇帝批准后任命。据《红史》、《汉藏史集》记载,在整个元代,担任过萨迦本钦的共24人,其中有的人重任,共计27任。担任本钦官职者,有的兼任元朝的乌思藏宣慰司的宣慰使,有的在担任本钦之前或之后出任元朝的宣政院或宣慰司的官职。萨迦本钦的职责包括协助清查和统计各万户的户口,并将清查的结果登记造册,征收差税,征集各万户军兵镇压反叛,审理各万户的纠纷案件,服侍萨迦派的首领,为萨迦派兴建佛殿,建造佛像、佛塔等。

在本钦之下有萨迦朗钦一职。朗钦是元代萨迦派地方政权的内政宫,主要管理萨迦派内部行政事务。萨迦朗钦有的兼任元朝的司徒、都元帅的官职,受到敕封。《汉藏史集》统计,萨迦朗钦共有28人,加上二人连任,共计30任。在萨迦本钦和朗钦之下设有万户长、千户长、宗本等级别不同的官员。

为了便于行使政教管辖权力,八思巴时期,创设了一个叫做"拉章"的机构。拉章由13种侍从官员组成,即为藏文史料所说之"十一勒参巴"。这些职位分别是索本(管理饮食的官员)、森本〈管理衣服、起居的侍从官员〉、却本(管理宗教仪式官员〉、皆本(管理接见招待的官员〉、仲译(管理文书档案等事务的官员〉、佐本(管理财务的官员)、塔本(管理厨房事务的官员〉、真本(负责引见的官员〉、丹本〈负责安排座次的官员)、迦本(管理驮畜、搬迁的官员)、达本(管理乘骑的官员〉、作本(管理犏牛的官员)、其本(管理狗的官员)。

随着萨迦政权的兴衰更迭,其政教机构也略有变动。至近代萨迦政府机构分孜、雪两部分。"孜"属教务机构,是达钦的侍从机构,其人员有经师、孜强佐一人,索本、森本、却本堪布各一人,措卓(僧〉一人、医生一人,真本(僧〉一人、轿宫一人、侍卫(俗〉一人、茶宫一人、奉茶虽数人以及不属于胥吏的清扫工一人、轿夫一人、马夫、厨师各一人。以上官员需调换时,佐巴禀报达钦,批准任命。平措颇章和卓玛颇章,在某一颇章不执掌政务时,也可设置索本、森本、却本等一整套侍从人员。孜强佐负责的这一机构是八思巴时期所设"拉章"机构的延续。

"雪"属政务机构,机构名称为强佐列空。该机构总揽萨迦内相务的机构,由萨迦佐巴管理。佐巴一职,不分僧俗之分,由达钦直接任命。佐巴大概相当于元代的萨迦本钦、朗钦之职务。强佐列空和聂仓列空的其余人员,由强佐列空将其人选名单呈报达钦批示后才正式录用。佐巴之下以职位高低为序设有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三人、司钥二人、卓尼四人、书籍管理员一人、燃料管理员一人、房管员一人、骤马差头一人,以上官员多数为俗宫。另外,还有普通僧俗官员十余人。有厨师一人、厨师助手三人、清扫工一人、坐垫管理员一人、马夫一人、毛驴管理员一人、嘎其(从事零碎活的人〉四人,缝、画、木、石、皮、铁六种工匠各设工头一人、雪根保一人。

佐巴之下除强佐列空之外,还有一个管理和负责物资收支的部门聂仓列空。该机构由聂本主管。聂本是僧职宫,一般由佐巴报请达钦批准后任命。因聂本在强佐列空也享有一定的职权,所以也可由佐巴直接任命。聂本下设聂仓巴俗官二人〈其宫级仅次于四卓尼〉、米本俗官四人、炒磨管理员二人及普通官员五、六人。另外,还有染坊工头一人、染色工四人、酒坊工一人、纺线员六人、斟茶员一人、差头一人、零碎工一人。以上各职人员的任职除聂本外均由强佐列空决定,由卓尼传达聂仓除血责萨迦政府的物资收支外,还管理萨迦政府的十二个奚卡和1400多户差民。

据《西藏自治区概况》一书载,在萨迦政府和拉章任职的官员在当地都算贵族,俗官在头上都有梳髻,平时官服为蒙古装,头戴蒙古式红续帽,身披一红色披单;遇到重大典礼时,则着西藏贾鲁古装,头戴无翅白纱帽,身穿绣褂及百裙裙,佩带刀剑及饰物。萨迦官员的品级原西藏地方政府是不承认的,如佐巴在萨迦是三品官,但噶厦政府只承认他是萨迦法王的家臣,只当做一个五品官,并令萨迦佐巴要受日喀则基宗的管辖。

纵观萨迦政权的历史,曾经历了政权形成、发展、衰亡的过程。萨迦政权对西藏地方政权的建立起了重要影响。统治西藏近三百年的西藏噶丹颇章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虽然比起萨迦政权宠大得多,但其组织原则受到了萨迦政权的重要影响。

从过去萨迦寺的组织系统看,萨迦寺分南、北两寺。南寺为显宗院,下设堆瓦(律宗〉扎仓和参尼〈法相〉扎仓:北寺为密宗院,下设绕强巴和盘藏扎仓。在十年浩劫中,萨迦寺惨遭破坏。北寺被夷为废虚,成一片残垣,现正在进行修复;南寺免遭大的破坏,拉康钦莫大殿完好无损。旧时萨迦寺的组织管理系统中,堪钦是在达钦领导下的教务的主要负责人。堪钦选举时,主要看其学识,而不重其资历,任期不定,卸任后称为"堪苏"。凡是寺院的重要行政事务要和萨迦佐巴商量后报请达钦批示。堪钦主持南北两寺联合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

堪钦常住南寺。在南寺执事中,除堪钦外还有南寺参尼扎仓堪布,二者之下设翁则(领诵师〉一人、基索康负责人一人、基索列托巴一人、洛本〈上师〉六人、曲陈巴(掌堂师〉一人、林本十六人、小翁则八人、茶官二人、高级喇嘛的送茶粥人员一人、门官一人等。除掌堂师由在大咒师贡嘎仁青像前抛掷糌粑丸卡卦决定外,其余大小执事均由佐巴报请达钦批准。堪钦和参尼扎仓堪布各有仲钦一人(近似私人管家〉。平时仲钦可代表堪钦和堪布参加一般的会议。

在上述人员中,南寺基索康负责人和基索列托巴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寺庙物资的收支工作;收管各地喇贵上交的茶、酥油、银、羊以及其它物资和信教人员奉献给寺院的各种物品和寺院的农产收入。提供举行各种仪式时所需的肉、茶、油、青稞等各种用品。基索康还对寺院的寺规戒律和寺院生活也进行监督和管理。

洛本是指南寺各扎仓内六部大论的导师,共有六人。萨迦寺的六部大论是般若、中观、释量、戒律、俱舍等论述显教的五部经典著作之上加一部由萨迦班智达所著讲述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等三种戒律的论著《三律仪论说》。

曲陈巴的职责主要负责维持寺院的清规戒律。在南寺因来源区域不同而把僧舍分为十六个不同的区块,称为"十六大林"。每个林有一位负责人林本来监管各自所属林之戒规戒律。林本要由能完成各项劳役,熟谙佛经,严守清规戒律之老僧来担任。

在以密宗院为主的萨迦北寺的饶强巴和盘仓巳扎仓两大系统里,饶强巴负责密宗院的所有任务。盘藏巴共十六名僧人,负责为达钦诵经和吹号、迎送、仪仗等事务,类似于在布达拉宫中专为达赖喇嘛诵经、做法事之朗杰扎仓。据说北寺林本十六人及商寺盘藏巴十六人的数字是根据十六罗汉的数字而设置。北寺的执事有:寝殿宫一人、多吉增巴(金刚上师〉一人、甘丹本洛、格培本洛一人、宗弯本洛一人、吉切本洛一人、萨林本洛一人、翁则〈领诵师〉一人、小翁则二人、普通翁则二人、扎仓却本一人、格贵一人、曲陈巴一人、高层喇嘛的送粥人员一人等。

在上述执事中,寝殿宫和多吉增巴上师总揽寺内各项事务,多吉增巴大师又是密宗院的金刚上师。甘丹本洛等本洛都是各修行院的堪布。北寺扎仓却本的职责与南寺基索康负责人的职责相同。北寺格贵和曲陈巴的职责基本相同,都是负责维持僧团清规戒律的寺庙执事,但从级别上看,格贵的权力大于曲陈巴。萨迦寺的这种组织系统一直保持到民主改革之前。

西藏各寺院的民主改革是与全区的民主改革同步进行的。在寺庙民主改革中,继续实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废除宗教中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废除寺庙委派行政官员,废除向群众摊派乌拉差役,放高利贷和对群众进行奴役等封建剥削制度。废除寺院内部等级森严的封建管理制度和母寺、子寺的领属关系,各寺在改革之后,都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经过民主协商,选举成立贫苦僧尼和爱国守法的宗教界人士组成的民主管理委员会,对各寺的经济、行政和宗教事务进行民主管理。

萨迦寺和全区其它寺院一样,经过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废除了宗教中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萨迦地方政权的彻底废除和达钦一行的出走,加速了政教分离工作的顺利进展,为全面贯彻执行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各项宗教政策,引导藏传佛教逐步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