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岳寺:北京古建活化石
国务院今年5月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北京门头沟斋堂镇的灵岳寺位列其中。
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镇。“斋堂”这个名字就源于历史上香客们来灵岳寺进香后在山脚下聚居形成村镇、城市而得名。斋堂地区诸多地名的形成与灵岳寺都有直接关系。据说,斋堂镇的马栏村就是给灵岳寺养马的地方,火村就是给香客们做饭的场所。
灵岳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五代时期称为“白贴山院”,后遭战乱破坏。元初因佛道之争,灵岳寺被道教占据多年,最后由元宪宗于公元1258年下旨将寺庙划给佛教。之后对该寺进行了长达35年的大规模修缮。在清康熙二十二(公元1683)年、雍正十一(公元1733)年又分别予以重修。寺内现存有至元三十(公元1293)年《重修灵岳寺记》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公元1683)年《重修灵岳禅林碑记》。
灵岳寺坐北朝南,现存面积约1512平方米。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两侧配房及钟楼遗址、鼓楼遗址、天王殿、释迦佛殿和两厢寮房,而最具特色的建筑是天王殿及释迦佛殿。
天王殿和释迦佛殿都采用了一种叫“叉手”的木构件,带有元代或元代以前的大木构建筑风格。叉手是大殿梁架上方脊檩两侧的斜杆,用来加固正脊与梁架之间的联系,使屋顶木构架更加稳定牢固。因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称“叉手”。唐以前及唐代只使用叉手,宋代到元代之间蜀柱和叉手并用,元代使用叉手或托脚比较普遍,明清后叉手和托脚被取代。清代重修灵岳寺时沿用叉手,当以元代建筑为准的可能性较大。
两座大殿内的梁柱工艺质量粗糙,线条轮廓比较僵直,没有卷杀一类的艺术加工,充分体现“从简去华”的元代木构建筑思想核心。两座大殿的木构件雕刻纹饰艺术水平颇高。天王殿正脊上雕有蔓草纹饰,檐椽、横梁上饰有旋子彩绘。释迦佛殿内檐柱上的斗拱亦绘有旋子彩绘,殿内山墙内侧有彩绘的佛像壁画。
2005—2009年期间,北京市文物局启动灵岳寺抢修加固工程。在修缮过程中,采用了“原真”法。工作人员对所有部件包括每片瓦的位置都进行编号和记录。除必须的加固和保护外,修缮均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尽量多地保留原构件。完全不能再用的部件,也都原状记录。
如今当你走进灵岳寺,会发现主殿释迦佛殿的墙面上居然有个“洞”!洞里可清晰地看到墙内充填的唐代绳纹砖、辽代沟纹砖等原始构件。这个洞其实是文物部门在修缮中特意开的,为的就是让观众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该寺的建寺历史。
重修后的灵岳寺包含了元明清三朝建筑风格,在北京地区目前发现的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是古建的“活化石”,是融合了多个朝代建筑风格的古建博物馆。
- 上一篇:西藏日喀则地区藏传佛教扎什伦布寺
- 下一篇:佛教圣地——法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