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品味洪水泉清真寺

地处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处的河湟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大走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许多融合多民族智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

被誉为“青海清真寺建筑史上一绝”、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及雕刻工艺闻名遐迩的洪水泉清真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洪水泉清真寺地处青海省平安县,距离西宁30多公里。这是河湟流域的核心地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曾是唐蕃古道南线重要的驿站。早在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这里就已设置安夷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传说洪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最初规模不大,后来经过了5次扩建,其中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的扩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刘致平认为,现存的洪水泉清真寺是清初至中叶的建筑。“(它的)邦克楼建筑比较古老,斗拱的做法还保持着清代鼎盛时期的做法,与后来过分装饰化、刻板化不同,非常灵活,富于变化。”

清代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时期,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形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这一时期的清真寺定型为严格以宗教信仰为基础、吸收定居地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洪水泉清真寺的建筑结构采用的是中国古典的汉式庙宇建筑风格,其建造工艺、雕刻艺术,完全反映了这一时期清真寺的建筑特点。

洪水泉清真寺的整个建筑结构,由照壁、山门、邦克楼、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其建筑工艺极其精湛。

照壁位于清真寺的正南,是由仿木青砖砌成,顶部有砌砖仿木结构的斗拱房檐,以及勾头滴水等瓦顶饰。与照壁相对的山门,为歇山顶建筑。独具特色的是,这座山门是无梁架结构,用16根柱子支撑起长12米、宽8米的三间廊房的房顶,居然没有一根房梁。其顶棚完全由短横木叠摞套接而成。

邦克楼是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为汉式建筑风格。邦克楼的底部呈四方形,四周为水磨青砖砌成的砖墙,墙面平整,光亮如镜。整个建筑由两根巨大的通天柱支撑(这两根柱子在1991年的维修中被发现,其中一根柱子是整原木,另一根则是由两根木料在中间位置截卯对接而成,连接处用两道铁圈加固),外围有12根柱子衬托,这种建筑结构被称为“二郎担山十二牛”。邦克楼是空心转角,楼内造有旋转楼梯。每层建筑的斗拱造法都不尽相同,变化中充满了灵动。

礼拜殿由前廊、大殿和后窑殿组成,大殿由12根大柱和8根明柱支撑,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礼拜。大殿采用中国古典式卷棚歇山式建筑手法。在大殿的西端建有窑殿,其顶部中间,建有用多根细木条构成的八角式天花藻井,形状像一把张开的巨伞,被称为“天落伞”。

洪水泉清真寺的砖雕和木雕,表现出高超的雕刻工艺和卓越的装饰艺术水平,尤其是数量众多的砖雕,线条饱满柔和,图案栩栩如生。题材涉猎广泛,琴棋书画、飞禽走兽、花卉植物、博古器物应有尽有。所雕刻出的图案通过谐音、寓意和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民俗意蕴。

如照壁中心雕刻的六方连续的锦缎式几何纹样,花卉图案精美,花叶相间,看起来很像是一个个相连的绣球。每一个花卉图案外围都以花瓣为盘,花心部分则雕刻着狮子、寿字等,图案都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所以被称为“百花图”。

洪水泉清真寺的雕刻图案,堪称民俗吉祥图案的宝典。

如照壁背面中心的“麟凤合抱”图案;大门两侧的八扇屏上的“老鼠偷葡萄”和“麒麟伴苍松”图案;邦克楼底层两侧墙面上的“猫跃蝶舞”、“兔守白菜”、“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大殿的屏扇、前檐和内柱上的“孔雀戏牡丹”、“四季平安”、“二龙戏珠”、“五福捧寿”图案,都精美绝伦。

这里精美的木雕,没有使用任何油彩,露着淡黄褐色的原木本色,表现出伊斯兰的纯洁、朴素之美。

在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上,洪水泉清真寺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艺术特点,表现出多元的建筑、装饰风格,体现了清真寺对中原的建筑艺术和其他宗教建筑装饰艺术的吸收、借鉴。

洪水泉清真寺既有回族建筑的特点,又采用了汉式古典建筑的形制,既是伊斯兰教的建筑,同时也包含着其他宗教建筑的一些元素。正如路秉杰的《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一书中所说:“(洪水泉清真寺)造型上有许多奇异之处,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教的交流、融合和影响。如木柱顶上加元宝形替木,其上再置大小额枋,明显是藏式做法。檐下斗拱虽属汉式,如此众多的斜置并列角拱又是汉式建筑中所未见。”

在清真寺大殿殿脊正中,竖立着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的三只彩塑砖雕宝瓶,据说是当地的藏传佛教寺院为庆祝清真寺建成而赠送的;在山门前檐及柱子上,雕刻有颇具藏式建筑装饰风格的图案;在大殿的隔扇条环板上,刻着由法轮、宝伞、莲花、法螺等八种象征吉祥的器物组成的佛教“吉祥八宝”图案,以及道教宫观常用来作为装饰的“暗八仙”图案。这在我国清真寺建筑中并不多见。它是宗教和谐、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河湟地区历史上曾有西戎、羌、氐、匈奴、鲜卑、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多个古代族群繁衍生息,在后来的历史演进中,这些族群逐渐融合,直到今天,这里依然生活着汉、藏、回等多个民族。今天的河湟地区,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仍然和谐共存。这种复杂的文化格局,成就了河湟地区多元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在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民间,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工匠共同从事创作是很常见的,产生的作品必然带着多民族的工艺特点和审美情趣。可以说,不同民族的审美、宗教、建筑文化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洪水泉清真寺的多元建筑文化。

洪水泉清真寺的多元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从来不是孤立的、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是不断互动、交流和发展的。不同民族在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既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享有应有的尊重,也保持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与包容,由此共同创造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文化。

(作者单位为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