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语言诠释的宗教文化
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德路,坐落着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美誉的天主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1863年8月,石室圣心大教堂正式破土动工,历时25年,于1888年建成。教堂的得名有着独特的意义:因奉耶稣圣心为主保,故命名为耶稣圣心堂,又因教堂全部墙壁、柱子是用花岗岩石砌成,故又称为石室。整个教堂气势磅礴、直插云霄,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它位于繁华的城市之中,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代表,其独特华丽的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完美结合,既有着洗尽铅华后的安然,又彰显着天主教堂的庄严神圣。
十字架是耶稣为救赎人类而受惩罚时的刑具,被视为天主教信仰的标志,具有神圣的宗教内涵。若在高处俯瞰,石室圣心大教堂整体类似一个平放的拉丁十字架,这正象征着耶稣基督对全人类的救赎。教堂呈青灰色,坐北向南,其正面是典型的左右三段式和上下三段式结构,基座有三个尖形拱门,中间的拱门最大、左右门对称,门洞内凹。这三座门和东西两侧的横门由逐层递进的尖券组成透视门,极富层次感。
在正立面拱门上方,有一个直径7米的硕大石雕镂空圆形玫瑰花窗,色彩斑斓、美轮美奂,引人入胜。不唯正面,在教堂的东西两侧也各有一个玫瑰花窗,点缀着整个教堂。玫瑰花窗中心为1个小“十”字,四周绽放出24朵花瓣,花瓣顶尖上有12个小圆,圆与圆之间有12个小“十”字,组成一个奇光异彩的玫瑰花图案。
玫瑰花窗的样式、数字造型都有着浓厚的宗教意义。花窗的中间为圆心,“十”字形代表基督,彰显着耶稣基督在新旧约教会中的中心地位。最外围的12个圆和12个小“十”字分别代表着旧约12圣祖的教会和新约12宗徒基石上的教会。围绕圆心十字架的道道彩色玻璃如光芒般,象征耶稣基督就是升起的旭日,义德的太阳。在天主教中,光有着独特的意义,“这是出于我们天主的慈怀,令旭日从高天向我们照耀”(路1:78),耶稣也曾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耶稣基督即是照世的真光。而花窗24的数字,则是出于《默示录》的记载,坐在宝座上的那位周围还有24个宝座,宝座上坐着24位长老,身穿白衣,头戴金冠,并朝拜万世永代的永存者(默4:4-10)。在每一天的日升日落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藉着阳光的映衬和折射,整个教堂内充满了色彩斑斓、气象万千、变幻无穷的景象,五光十色、璀璨无比。
正面顶层的中间是中央大厅的山墙,成三角形,内嵌一个圆形小窗。山墙的左右两侧为钟楼,两座钟楼上分别耸立着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尖塔。尖塔为空心八角形锥体,石块与石块之间铁杆连接,塔尖直插云霄,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无际苍穹。东钟楼内悬挂着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铜钟组,可分别敲出c、e、g至高音c四组音律,让人们体会到低沉、洪亮、高昂、清脆的钟声。西钟楼分别在塔体西、南、北三面装有罗马字钟面的传统机械时钟。
走进教堂,整个室内沿垂直方向上下延伸。在通向祭台的左右两侧,各有巨型石柱支撑着相互交叉急剧上升的尖拱。堂顶中间最高,两侧稍低,呈现起伏的态势,内部保留着和外观一致的向上升腾感觉,从而渲染出庄重的宗教气氛。教堂内部几乎没有墙壁,而是被绚丽多彩的玻璃窗所取代。玻璃上绘制着惟妙惟肖的圣经故事和圣人行实,刻画了耶稣诞生、耶稣受洗、最后的晚餐等情节。这些彩绘玻璃以光线配合图案,既诠释了圣经教义,又为教堂增添了神圣、瑰丽的气氛。
早期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视门,中、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双钟楼尖塔,石室圣心大教堂几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构图元素,是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教堂不仅有不少锋利玲珑的小尖顶,而且在建筑局部和细节上也有许多尖形构造,使整个教堂处处充满着向上的冲力,展现出一种升腾感。这正是哥特式天主教堂的宗教意义与建筑艺术的结合之精髓——以高、直、尖的向上动势建筑造型象征着教会与世俗尘寰的区别,表现出天主教徒对上帝、天堂的追求与向往,也彰显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石室圣心大教堂这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又吸收了不少中国元素,因地制宜地融合了中西文化。如教堂的建造,以中国的“土原料”——糯米桐油来代替水泥,这样既防水又牢固。考虑到广州这一沿海城市多雨的气候条件,教堂设计了独特的排水系统。雨水循壁柱经由活灵活现的兽头直下,而作为出水口的兽头,是中国传统建筑所青睐的瑞兽狮子造型,其实用价值与建筑艺术和谐地融为一体。教堂地板材料的选用也将原先设计的石块改成广东大阶砖,这样防湿防滑的效果更好。不论是独具欧式风情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还是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建筑特色,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以建筑语言诠释天主教文化,传达出庄严、祥和的宗教气息,也彰显着独特的魅力。
- 上一篇:仙居麻姑山丹霞洞 为中国道教第十福地
- 下一篇:甘丹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