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道教圣地荆紫仙山:观赏黄河文明的惊艳之地

武当山的神秘空灵,龙虎山的碧水丹崖,青城山的幽然仙境,齐云山的白岳仙关——相较于中国道教四大名山,荆紫山虽名气不及,但它确是黄河三峡周围最奇特亮丽的山峰,也是俯瞰黄河的最佳去处。 

清道光年间赵登科有《咏荆紫山》一诗大抵可以形容的真切,诗云:

一柱凌霄削玉蓉,翠鬟更有紫霞封。

光腾银汉三千界,势薄昆仑第一峰。

地辟云窝引虎豹,天开蜃窟走蛟龙。

居然宇宙绝高处,灵雨仙风在个中。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古以来,荆紫山因多荆木,故取名为“荆山”,再度开发时,荆紫山被更名为“荆紫仙山”。当然,“仙”字的来历并不是随意杜撰,个中缘由,还值得深究。

“仙”字来历,还得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说起。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名其处日鼎湖,其弓曰乌号。”

这段文字完美叙述了黄帝于荆山下铸鼎升天的故事。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哭号,于是在黄帝铸鼎升天的地方建庙祭祀,以示尊崇。在秦汉时,荆紫山已是道教文化圣地;加之几千年的黄河文明,每年阴历三月三日庙会时节,数以万计的香客信徒会纷至沓,“黄河仙山,休闲圣地”的美名由此奠定。不过,荆紫仙山道教圣地的神圣地位真正得到巩固,还要从汉武帝在荆紫仙山建了三座大殿之后说起。

荆紫仙山,北与济源王屋、山西中条一河之隔,遥遥相望;西与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一衣带水,形同孪生;南与黄帝密都青要山若即若离,相依相偎;东与黄河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库万山湖缠绵萦绕,真可谓中原形胜,一柱擎天!

其主峰包括天坛峰(海拔829.1米)和观日峰(亦称歪头峰,海拔836米),险峰秀色,云蒸霞蔚,紫岚香霭,浮光流彩,若聚若散,飘忽迷离。新安县旧志称其为“孤峰独秀,晴岚围翠”,列“荆紫生岚”为新安八景之一,古人有诗赞曰:

霞影远笼晴树色,黛痕轻染暮山秋。

俗尘半点飞难到,瑞雾千层艳欲流。

主峰绝崖下,有野牡丹园,长约3公里,宽数十米不等。每逢花季,花朵竞放,万紫千红,花期延续一月之久。景区内有荆紫生岚、九龙戏水、石屏叠翠、荆山红叶、关郎春晴、阆苑牡丹、牧马古地、桃园春色等大八景,和礼斗天坛、奠圣险崖、薰池穴居、山神望月、天门通衢、金台观日、水洞仙迹、登天云路等小八景。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因该山植被良好,峻峭挺拔,人文圣迹众多,成为观赏黄河文明的惊艳之地。

巍峨的山顶风光无限,山顶有玉皇阁,为八角亭式建筑,门口有一副对联,

上联名曰:在昔一朝骑白爵,

下联名曰:于今万世涖青霄。

并有明正德五年《重建玉皇庙记》碑一通。其北山梁高处传为黄帝祭天的小天坛,其东侧下有真武堂遗址及残碑六通,系明代重修殿堂碑记。

真武堂是供奉真武大帝的庙堂。真武大帝原为玄武大帝,宋时因皇族避讳更名为真武大帝。我国古代星象学中有二十八宿之说,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星,各有代表灵物,称为“四象”。“四象”各主一方: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象物龟蛇)。所以玄武大帝被称为掌控北方的主神。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因为他发迹于北方(燕京),为了给自己正位,树立权威,下诏特封“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并在全国为真武大帝大规模修建宫观庙堂,使民间对真武大帝的信仰达到了鼎盛时期。现存碑刻《金子山重修玄天上帝殿记》证明,荆紫山真武堂是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的建筑。

经过“慕仙桥”,登上宽阔的白色石阶来到“太极天乐广场”。这是一个以太极圈为核心、集中体现道家文化的圆形广场。广场中心为太极双鱼池,周边是八卦石群雕,两侧矗立着八根鹤、龟、鹿、狮等四个吉禽瑞兽图腾雕塑柱,北边是一尊道教始祖老子的雕像,虽不算高大,但坐北朝南,慈眉善目,须髯逼真,让信徒们肃然起敬。整个广场体现出道教的宇宙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文化主题。

过了通仙观,踏上“朝觐步道”,通往荆紫仙山的主干道名曰通仙大道,山之阳有1370级台阶,山之阴有3430级石阶。大道之名,之所以为“通仙”,大抵与黄帝在此铸鼎升天的传说密不可分,从下而上,层层递进,努力跨越每一层阶梯,艰辛过后当登临峰顶,纵目四望之时,使人不禁顿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