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感恩节有什么民俗?感恩节中的灵性

美国的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有法定的两天假日。很多美国人都要放下手头的生意、工作和学习,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这个时候的大学校园常常是空荡荡的,尽管已近期末,课业很重,但学生们还是会纷纷离校回家。家人聚在一起,围在桌旁,享用着烤火鸡、烤火腿、土豆泥、甜薯泥、酸果蔓做的甜酱等感恩节的特别食物,每个人总要数算一下一年来所蒙受的来自上帝的祝福。

在上个星期的课堂上,我们班上的一位美国学生问:“中国也有感恩节吗?”班上的中国留学生和我想一想后都说:没有。我们有中秋节和春节,但在两节之间,没有一个类似感恩节的节日。中秋节和春节的文化含义和民俗传统,跟感恩节相去甚远。感恩节可以说是个独特的美国节日,从将近400年前清教徒在普利茅斯的第一个丰收庆典,到200多年前开国元勋华盛顿所宣告的国家纪念庆典,再到大约150年前林肯总统在美国内战中特别确立全国统一的庆祝日期,这一系列的文化积淀使得感恩节虽然不是个宗教节日,其民俗中却浸透着宗教性,其历史中则充满了灵性的蕴涵。

我对于感恩节的了解始于刚到美国时。20年前我刚到美国的第一年,曾应邀到美国人家里第一次过感恩节,并曾经撰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可惜手头找不到那篇文章,记不清那时都发了些什么感慨。经过20年风雨洗刷后的记忆是,当时邀请我的男主人是个公司小职员,妻子是个全职妈妈,夫妻俩加上3个孩子,还有一条小狗,一栋房子,虽然不算很大,但很整洁,还有个小院落,算得上“美国梦”生活版的一个典型吧。但男主人说他们只能算是中下阶级,天天为工作和生活的事情奔波忙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接待了我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陌生人,因为他们是虔诚的基督徒,由教会组织协调,接待来自各国的“身在异乡为异客”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记得他家那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吃完饭后对妈妈说:“谢谢您的饭,我可以去玩了吗?”当时我想,这美国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并且表达出来。反观自己,心中的感恩常常藏于心底,难以启齿表达,开始意识到文化的差异。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对那一家人心存感谢,却恐怕不容易找到他们,再次当面说声谢谢了。其实,现在想想,那个殷实的美国小家庭,也未必期待着我再去找到他们表达谢意,因为他们可能接待过很多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他们之所以那样接待我这样的陌生人,并不求我给他们什么回报,而是相信上帝对于他们这种爱心行为的悦纳。

中国的文化传统也一向看重感恩,但感恩的对象似有不同。今年的感恩节,我太太特意烹制了一桌典型的美国感恩节食物,邀请了一帮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家享用,大家一起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感恩节。谈及感恩时,中国学生纷纷说到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都很感人。不过,美国人在感恩节感谢的对象首先是上帝,也主要是上帝,是感谢上帝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给他们带来祝福。

这使我想起在南开大学读研究生时,有一位来访的美国教授,借给我一本正在急需的书去复印,并且附带送给了我10元钱。我推脱不掉,就说:“那我以后找机会还给您。”他回答说:“你以后有了能力和机会,把这个钱转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就算还了。”在美国住得越久,了解越多,越让我体会到美国人的这种超然脱俗的灵性,越发认识到风俗背后更深层的信仰文化。

有一位华人教授曾经观察说,美国人喜欢把感谢挂在嘴上,你做一点不足挂齿的小事,他都会感谢来感谢去地当面表达。不过,事过之后,他却未必同样帮你。我认为,这除了有民族文化心理层面的差异以外,还有更深层的灵性或信仰文化的原因。在深受基督教文化浸染的美国人心中,帮助人的动机来自上帝,感谢的对象首要的也是上帝。你曾经帮助过的人未必有能力在你有需要时帮助你,而帮助了你之后也不会期待你的回报。无论是给予爱心付出还是得到爱心帮助,都以上帝为轴心。上帝犹如一个爱心银行,当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人时,等于是把爱心储存到上帝那里,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则可以到上帝那里去支取,而且是“各尽所能,按需支取”。在这个“交易”当中,既不赏人情,也不欠人情。这虽然让有些中国人感到有点缺少人情味,但从另一个方面去看,却很值得欣赏。因为,对于某个具体个人的感恩戴德可能会成为感恩者还不完的人情债,甚至成为心理负担。茫海人生,有些帮助者和被助者只是偶然在那个时刻那个地点相遇,此后就再也难以相聚到一起,如果感恩的对象锁定在那个人身上,往往会遗憾终生而不得机会回报。如果把感恩储存在上帝这个爱心银行里,则使人得到自由和释放。他们相信,当我们关爱周围有需要的人时,便是对于那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的最好回报了。当众人都习惯性地这样想这样做时,社会上便充满以爱心帮助人而不求受助者回报的人,这个社会群体便在感恩银行里储藏着丰富的感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这个感恩的季节,愿我们都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