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完全掌握古建筑常见名词
井干式木构架
最初由井壁发展而来。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2.抬梁式木构架 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立柱,立柱上架梁。然后,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至上而下,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形成坡屋顶的斜面。
3.穿斗式木构架 明清时期,用于坡屋顶建筑的木构架的一种基本形式。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是檩柱支承体系。有疏檩和密檩两种做法。
主要特点是:(1)尽量以竖向的木柱取代横向的木梁,(2)尽量以小材取代大材(3)简化屋面构造(4)简化悬挑结构(5)增加构件灵活性。穿斗式在南方建筑中广为流行。但它不能适应较大跨度的殿屋空间,因而没用在宫式建筑。可以说它与抬梁式构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机制。
4.间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量榀屋架之间的空间成为“间”,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
5.面阔 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的总和称为“通面阔”。
6.进深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8.次间 明间两侧的叫做次间。
9.稍间 开间为奇数的木构建筑中,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其左右侧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
[page]
10.一明两暗 即“一明两暗”,是古代单体建筑平面的典型的基本型,由一个“堂”(明间)和两个“内”(次间)构成,有良好的空间流线,主次分明;良好的采光、通风、标准的三开间,符合传统的梁架组合形式。
11.正式建筑 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
12.杂式建筑 非正式的其他形式。
13.宋式须弥座 层次多,每层相对小,主次分明,雕刻细腻。不合理的线脚,仿木的痕迹,苗条,清秀,秀美,女性美。
14.清式须弥座 层次少每层较粗大,主次模糊,纹样较大,实用,石材粗壮、厚重、敦实、壮美、男性美。
15.正阶踏跺 侧面称抄手踏跺。
16.垂手踏跺 台阶由于所处的位置不通,分为正面踏跺、垂手踏跺、抄手踏跺。台阶在建筑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 上一篇:对古建筑应完善哪些消防设施?
- 下一篇:动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