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上党”是指那两个地方?“上党”有哪些壁画?

▲晋城高平开化寺壁画上标准的的宋代美女 

导读晋东南的晋城与长治,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两座城市,古称“上党”,据说得名于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荀子,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几千年来,“上党”无疑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上党”宗教建筑中的壁画及贯穿于这些壁画中的“手艺”——那些描绘宗教艺术的手艺人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想象力和世俗趣味与民间愿望等等,从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视角,为我们勾勒出历史中潜藏和流动于“上党”这片土地上的一种民间精神。   

弥陀殿门外,树老时,叶子黄了,贴地的蔓草疯长,几只麻雀在廊檐下觅食,醉人的安静弥漫进骨缝里。一缕阳光的贴近,让我感受到了温软、易逝、短暂。寺庙唤醒了身体里的安睡,因为,寺庙里藏匿着时节带给我梦呓的欢愉。 是的,一个唯一可以对付时间的物种——手艺。  

佛的脸上照着黄昏的夕阳,周遭被咄咄逼人的神秘包围着,佛关切地俯瞰着,四下里缄默无言,一切又显得那么生动,不加装饰。庙外,牛羊永远悠闲着一种姿态,庄稼轮回着节气,物质的世界醒着。庙内,手艺人把佛国恒永的快乐定格在墙壁上,任岁月风云变了又换,任人生来了又去,一概不惊,拈花微笑。  

由于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上党地区保存着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向世人展示和诉说着佛法无边的如来王国当年在民间的辉煌。 

上党,古时对晋东南的雅称。《荀子》称为“上地”,高处的、上面的地方。因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上党主要指今天的晋城市和长治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上的两座城市。 

[page]

 ▲长治平顺大云院的五代壁画“维摩经变” 平顺大云院始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是中国规存的九座五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大佛殿内的五代壁画“维摩经变”,更是古代壁画中的稀世佳作。画面中无论男女皆以丰腴富态为美,心胸坦荡,气宇轩昂,呼之欲出。 1壁画中的宗教故事 那些来自吠陀时代古印度人间烟气中诞生的思想,让生命沿着一条人类宗教线索,一直看到了源头的滥觞处,至今明明灭灭温暖着我们的民间。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叙述和轶事、动感和细节、情态和凶吉,像历史本身一样,包含着差异的重复和重复的差异。一个王子的出现,他就像巴尔特所说:“他是一个完美的模范,安详温和而又庄严,对众生有无限的慈悲,对受难大众有怜悯,有完全的精神自由,超越各种偏见。”  

公元前623年5月的月圆日,摩诃摩耶王后从迦毗罗卫城去提婆陀诃城娘家分娩,但未能如愿。行至两城之间的蓝毗尼园,在盛开的娑罗花树下,生下了一个儿子。  

316年以后,阿输迦王竖立了一根大石柱,以纪念这一盛事。石柱上刻有敕令5行,93个阿输迦时代的字,其中有“此是释迦族圣人佛陀降生处”字样。 

大石柱仍然可见,像刻时一样脆,过去曾被雷电击中。公元七世纪中叶,中国僧人玄奘看到过这根石柱。  也许有过富贵之后才有心思安贫守贱。舒适和艰苦、奢华和朴素,总会有很多差别,佛陀的诞生是佛陀,民间终归是民间。民间的佛教一直迎合着喜爱寻官觅封侯的人间。  

佛陀只是开辟了一条诗意化的人生道路,他不知人间有多少人从来都没有领略过什么叫荣华富贵。世间有荣华富贵的样板,那就是佛陀没有出家前的生活。

[page]

 ▲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上飞天回翔 许多人先于我来到过平顺大云院,最出名的那一方五代壁画少到令人触目惊心。难道传统的手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面临冲突、震荡、裂变的命运吗?五代,此时的画匠因袭了唐风,尽管他们不能摆脱宗教施主的命题,但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顿悟反映到了他们的作品中。在灰暗的天光下,时间充满动感,充满快感,时间向世界显示着未来的光芒。此时,时间中人类的精神轨迹被一方墙框住了。  

壁画《维摩经变》又名《文殊问疾》,是一段佛典,主角便是维摩诘。一个深达佛法、辩才无碍的富人。这位“居士菩萨”,在家如同出家,入世即是出世。后来的社会大众阶层似乎更喜欢维摩诘式的修行。  

假如没有宗教精神的支撑,假如没有更好一些的来世的诱惑,生存也许更其艰难。精神的皈依首先是对于安全感的寻求,今生的富人对于终极真理的寻求,其实等同于对于终极未知的寻求。维摩诘的形象,在东晋顾恺之笔下是“清羸示病之容,凭几忘言之状”。而到盛唐,敦煌壁画显其辩才而隐其病态,改为“凝神聚眉之态,倾身思虑之状”。  眼前的五代壁画,维摩诘面容漫漶难辨。 

 ▲▼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东五代壁画诸菩萨众与侍从 

[page]

 这是“开化寺”,它位于高平市东北的舍利山腰,寺庙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据《重修开化寺观音阁记》所记载,“距泫城三十里有舍利山,山上建开化寺,盖武平二年创也”。 时至唐代,寺宇逐渐隆盛,唐昭宗龙纪、大顺年间(公元889~891年),此由高僧大愚禅师主持。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泽州府舍利山开化寺填图铭记》碑中已将清凉兰若寺改称开化禅寺。龟背般严密的屋顶,暗含着黛苔色的光泽,那是一种禅的光泽,在日光和月光下悄悄变幻着深浅。  

大雄宝殿深宽各三间,歇山式屋顶,前后檐明间开门,前檐次间为破子棂窗,檐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斗拱后尾,在华拱之上施硕大的头,压在昂尾之下,这种作法开了后世华楔之先例。四檐对乳伏通檐用三柱,梁架结构全部宋制,殿内梁架斗拱上的彩绘古钱纹、海石榴、龙牙惠草等,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彩画作纹样极为一致。  墙壁上的壁画,创作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是保存面积最大的宋代寺观壁画。由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郭发等人绘制,于次年春告竣。 三面壁画中,西壁壁画最为精美。壁画中部为气势恢弘的释迦牟尼说法图,二菩萨二弟子二金刚相伴。说法图的左右两侧分别是题材丰富的佛教故事,如须阇提太子割肉奉母等。画面中除了大量的佛教人物外,还有渔翁、织女、官吏等各种人物和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画面中的服饰、冠带、器皿、兵器、刑具等形象地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 

 ▲▼晋城高平开化寺的宋代壁画 

[page]

 2神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的折射 上党地区的人民生活在高地之上,他们不为外物所动自信自身富足。多寺庙地区,是一个真实、自信的文明存在,它并非幻想的乌托邦。 对于这些热爱自然的人民,自然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从寺庙的房屋建筑中可以看到,历史上走出家乡的人们,心里怀着家乡中心的快乐,乡村里的寺庙就是信仰的土地“心中的日月”。“五更三点望晓星,文武百官上朝廷。东华龙门文官走,西华龙门武将行。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这是人神同一的宇宙观,有光整的社会秩序在里面,所以,神的世界也是人的光整世界的折射。  民间口语话复述,“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是人对某种空间的预期或期待,而这样的消化过程是需要民间普通人去行动,以寺庙墙壁上的故事为榜样,即便今世得不到,来生会让你进入那个熟悉着并陌生的天堂。  沁水县端氏镇坪上村的玉皇庙,1991年当地修建侯月铁路施工期间被发现,当时仅剩一座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悬山顶,殿内东、西、北三面皆有壁画。建造时间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主要捐资人是该村在京做官的工部尚书刘东星。 河道、盐政、漕运为明清三大政,被时人称为油水最肥厚的衙门。明清时期山西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水利专家。明中后期沁水人刘东星就在其中,既为官又为水利专家。由此可以得知该壁画为明代原作,距今已有400余年。画面以道教诸神朝觐为中心宣扬道家教义。   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至于佛教,其受众不亚于道教,可惜是个舶来物。儒教倒是纯中国的,可那基本上是文化人的事,而在中国,尤其是以前的中国,文化人几同贵族。  道教在宋元明三代,极为兴盛,影响染及全国。修道人穿州过府,帮人占卜、替人驱灾。他们的形象常出现在明清的章回小说里。最著名的莫过于《水浒传》开篇“楔子”中的张天师,有着天使般的道童形象,负责镇守魔界的妖魔。好奇的洪太尉,执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封存的妖魔集体窜出,才有了《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的故事。  

[page]

传统向来有一地居民共同祭祀的神灵,或者迎接神明巡行某一地区以求消灾赐福的习俗。在祭神和神明巡行的同时,民间要举办隆重的文娱活动,以及相关的祈求神明保佑的活动。为进行这类活动,要有一定的组织,称之为会。比如,上党地区的迎神赛社,要有会首,来领导其事,形成一个共同的组织,就称为社会。这种传统也进入道教,对于道教诸神也常常举办迎神出会的活动。  玉皇庙表现的是玉皇大天帝和紫微大天帝率领诸神,来朝拜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的情景,也就是原来分散的诸神,全都集合起来朝拜最高主神了。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颜色、衣着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分、性格。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较肃穆;武将则粗眉圆目,鬓发飞扬;玉女则含情微笑,在凝神、在顾盼,形象各具特色。每个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几笔,以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就充分表现出质感的动势来。袍服、衣带上的细长线条,更多的是刚劲而畅顺地“一笔过”画上去,这种画法不但承继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 

 ▲▼晋城高平圣姑庙元代壁画 此壁画少为人知,画风可媲美芮城永乐宫壁画。 

[page]

中国道教壁画到元代(1260~1368)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在道教的神仙列表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道教的三清尊神。为何其名为“元始天尊”,只因在道教上其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所以说,即使天地毁灭,元始天尊也会长存不灭。  在屯留县路村乡姬村宝峰寺水陆殿也看见道教壁画,黄昏的天光下,忽有了记忆的碎片,在眼前晃动,刚想定睛细看,见到的不过是昏暗一片。 佛家讲无疾而逝,便是最好的善终,那么一座寺庙呢?纵横交错的时间阡陌中,风水独钟,人情独钟,不言立而自立,不言重而自重,为什么多少年走过去了,独独现在它衰老了。一个富裕的时代容留不下一座寺庙的存在,如果把历史的活化石——寺庙当作风景,它便是最美的风景;如果把它当作一本书,它便是最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在道教的理论里,道是无边无际的,道包含宇宙万象,存在于无限当中。宇宙、万物皆是产生于道。是道产生了物质的基本,贯通物质内外,是生命之本,自然的灵魂。元始天尊化虚无为万象,以运行阴阳来养众生万物。道教有“三一”学说,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全画以南墙两侧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先导,神龛后的32天帝君为后卫,各方星宿等上下排列达四五层之多,岁月沧桑,部分画面有所剥落,但仍然保持着创作初期的艳丽。  宝峰寺是姬村姬姓家庙。“不知祖,不足以言道;不知古,不足以开来。” 屯留姬姓家庙,应该是有来历的一座庙宇,而不简单是元朝一位姬姓宰相为其父母所建民间“皇宫”。明朝改名为“宝峰寺”,“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最严重的破坏,“文革”过后曾经有村供销社和粮站入驻。 由此可见,世界上有些事情永远不需要亲眼目睹,那会给你造成伤害——尽管你不是某桩事件的制造者,但却逃脱不了目击本身所包含的参与性质。 

 ▲长治屯留宝峰寺明代壁画 3封建体制下的君臣翻版 传入上党的佛教壁画内容受大乘佛教的影响较深。  大乘佛教也是唐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为中国取来的“真经”,在佛教文字和美术上最为生动的表现,是描写佛的前世无数次牺牲为善的故事。例如民间有“二十四孝”故事等等,起源于以血缘观念为中心的家族意识,使得民间始终生活于一个相互依赖的多重社会关系中。 

[page]

 唯上的向心观念使他们难以主动地变更其对于权力的从属关系,而孔孟的中庸观念又使他们追求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世俗社会生活观念历久弥远,民间的佛经传播受到知识认知的限制,壁画故事产生便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性,所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比简单的说教更具感染力。所以,壁画在民间素有巨大的生存市场。  上党地区历史上战乱频发,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量流民迁来此地,当时在此地称王者也多为汉人和赤狄,所以,汉文化和多种其他民族文化糅杂在一起,使得上党地区的佛教艺术具有极为不同的风格,这在壁画中又得到最为突出的表现。  尽管上党地区农民敬神不一定是追求神的帮助,但他们并不想和神灵保持过于密切的关系,这与农民与政权间关系的若即若离一样。他们只愿在空间上与神接近,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寺庙表示一番敬意。想象中的佛对人及实际上的人对于佛的态度,完全是封建体制下的君臣翻版。 

 ▲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释迦牟尼说法图”▼开化寺壁画人物纷繁众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