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有人演有人看文化才能传承

在日前落幕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参赛的提线木偶剧《赵氏孤儿》荣获了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这已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获得的第九个文华奖了,其数量高居全国各地级市之首。

这样的得奖纪录也恰恰印证了,在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评选中,泉州何以从苏州、杭州等1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

泉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城之一,早在2007年就被文化部批准设立为全国首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市80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的就有31处。其中,洛阳桥,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海港石桥;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伊斯兰圣墓。

不仅固态文化丰富,泉州活态文化也生命力旺盛。据统计,目前,泉州现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其中4项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

走在泉州街头,红瓦白墙的闽南建筑让人赏心悦目,耳边丝管悠悠、鼓点锵锵,不时飘来一曲南音、一折梨园。如果是节日,各式各样的花灯便四处绽放,欢快激越的拍胸舞感染力十足,让人仿佛一下穿越千年,恍然又回到了那个“涨海声中万国商”、“海上丝绸联八方”的“东方第一大港”。

在中国的戏曲界,一直有着“南闽北晋”的说法。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一省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万多种,曲牌100多种。泉州更有“戏窝子”之称,拥有梨园戏、打城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高甲戏等多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南音,被文化界公认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梨园戏,是中国戏剧形态的鼻祖;提线木偶,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活跃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更养一方文化。除了政府“养活”外,延续泉州“文都”的文化生命力之秘诀还有一招:让活态文化不是走进博物馆陈列起来,而是走近我们的下一代用起来。

为了保护原汁原味的活态文化,2012年6月,泉州市委、市政府将南音、梨园、木偶、高甲、歌舞等五大传统剧团,全部转为公益性文化传承机构,还为每家剧团修建了一座专门演出场所,每年定期安排五大剧团在全市进行公益性演出,并提供政府补贴。从今年8月9日到明年2月2日,五大剧团将相继推出52场公益演出,每场票价10—20元,每次演出不低于60分钟。

“这就叫既给‘铁饭碗’又给‘镶金边’。”泉州歌舞剧团团长陈伟亮感慨,“老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有人演,有人看,这些活态文化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上世纪90年代起,泉州市就开展了南音进学校活动,每年全市还举办两次南音演唱、演奏大赛,无论唱腔还是乐器,一律师传古法,以此保证原汁原味。如今,仅南音社团在全球便有1000多家,遍布整个东南亚、港澳台。

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时,曾制定“建立10个以上非遗展示馆、10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1000个以上展示点”的目标,如今泉州已完成2/3。

但,这就够了吗?令人遗憾的是,无论从国家法律还是政策层面,对于无论是固态的还是活态的文化保护,都还存在着不少空白。

尽管泉州的31项非遗中也包括了闽南传统民居、惠安服饰、福船制作等,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传统技艺依然面临着即将消亡的窘境。拿木偶来说,传统木偶道具本身也应该包含在木偶艺术中,但现在会制造传统木偶的名家大师却越来越少,假如有一天这种制造技艺丢失了,木偶艺术也将难以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