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嘎玛寺依山而建 融合民族建筑之经典
著名西藏昌都古刹嘎玛寺是嘎玛噶举派的祖寺,建寺已有800多年历史。该寺历史影响巨大,建筑风格独特,文物古迹众多。藏传佛教在康区最早建立的寺院是藏传佛教四大派的萨迦派和噶举派。嘎玛寺是1185年由噶举派高僧堆松钦巴创建的。是早期嘎玛噶举派宗教政治活动中心。因祖寺地位,历代嘎玛活佛系统转世灵童坐床前,象征嘎玛派宗教和政治地位的黑色金边帽必定在嘎玛寺举行象征性戴帽仪式。嘎玛噶举派信徒也多以能朝拜此寺为一生幸事。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原有笨教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在嘎玛寺附近流传着关于堆松钦巴与一位本教大师斗法的故事。昌都至嘎玛寺必经一个叫“勒特”的地方,在这个山坡上曾有一个本教寺院。当时寺院里住着一位笨教大师,每天派一位小和尚守着山口的路,并嘱咐不要从山路放过任何人。一天,一条饿狗经过山路,小和尚想着师傅没有讲不让动物过去,把饿狗放过去了。傍晚回寺后,小和尚向师傅汇报了白天放走饿狗的事,师傅听后惊惶失措,并说此处已不是我们长住之地,从此本教大师放弃了寺院,朝圣去了。
嘎玛寺历史影响巨大。从第一世活佛堆松钦巴起,嘎玛噶举派在康区已有相当大的影响。到二世活佛嘎玛拔西,其影响日灼,嘎玛拔西的影响远远超过萨迦首领八思巴。他是继萨班和八思巴之后与元朝建立密切联系的西藏政教首领。在促进祖国统一和西藏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嘎玛寺是藏传佛教历史上开创活佛转世系统的第一寺。它对藏传佛教采用活佛转世来确定宗教首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寺外这棵躯杆粗大、树叶繁茂的柳树,大家能猜出它的年龄吗?这棵树是二世噶玛巴从内地带回的汉柳。大约13世纪,忽必烈召见了第二世噶玛巴﹒拔希却吉喇嘛,封他为法师并赐予金边黑帽。噶玛巴﹒拔希将从内地带回的一根手杖随手插在寺边草地,第二年手杖就长成了这棵柳树,取名“甲迥”。嘎玛寺依山而建,建筑风格独特。从二世嘎玛巴到七世嘎玛巴陆续从泥泊尔、印度、锡金、拉萨以及内地召集大批工匠,大兴土木,筑殿饰彩,镂金雕玉。噶玛寺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屋面覆盖琉璃瓦,屋檐正中是藏族工匠设计建造的狮爪型飞檐;左边为汉族工匠的龙须型飞檐;右边为钠西工匠建造的象鼻飞檐。寺内珍藏有明朝皇帝赠送的万岁牌,是明成祖所赐的木雕盘龙牌位;“大宝法王”印,为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赐给第五世噶玛巴﹒德银协巴“领天下释教”的最高宗教地位的印信,双龙盘纽光洁质白,为玉印中的上品。此外,寺内还藏有大量明、清时期中央皇帝所赐的陶器、瓷器和100多尊鎏金铜像、大藏经《甘珠尔》(即佛说经典)、《丹珠尔》(即佛经注疏)。以及旌旗缎带、丝绸棉缎等刺绣品;近百幅传世唐卡高僧遗物、贝叶经等文物。传说嘎玛·堆松钦巴初到此地时,首先从山顶看到建筑地基附近的“俄东塘”有上千名仙女翩翩起舞的动人场面。后来“俄东塘”成为嘎玛寺历代活佛讲经的道场。此地当时有一个叫“泽巴“的家族,嘎玛﹒堆松钦巴找到“泽巴”家后请求让他在此地修行,泽巴家不仅答应,并允许嘎玛﹒堆松钦巴在此地建寺院。堆松钦巴修建的第一座佛殿叫“喇嘛拉康”,此外还建有三座佛殿。到嘎玛巴希时开始修建嘎玛寺的措钦大殿(又名大佛殿、大雄宝殿)。
嘎玛寺整体建筑以措钦大殿为主体,围绕措钦大殿建有历代嘎玛活佛的卧室、强巴佛殿、八邦司徒活佛卧室、大经堂、塔殿等。措钦大殿面积为2240平方米,高3层,木石结构,经堂和前廊是以藏式平顶修建,主殿是木质结构以歇山式琉璃瓦为屋顶,房檐下全以斗拱承托。殿内面积达810平方米;殿四周饰以释迦牟尼的传记壁画。大殿正面释迦牟尼佛像为鎏金铜造,高17米,为第七世噶到巴﹒却扎嘉措所建;左殿泥塑强巴佛,是二世噶玛巴﹒拔希却吉塑造。是昌都地区最大的泥塑强巴佛像;右殿喇嘛拉康,是创始人堆松钦巴的早期建筑。内供历代噶玛巴活佛塑像。正中主供嘎玛噶举的创始人噶玛巴﹒堆松钦巴的合金像,两侧为二至十五世噶玛巴活佛的鎏金铜墙铁壁像。措钦大殿二楼右侧为历代司徒活佛的静室和小佛堂。三楼顶部为藏式平房,正中饰以鎏金铜法轮,左右两侧配以鎏金铜孔雀,据说是大明皇帝所赐。在寺院右上方有三个佛塔,中间是一世噶玛巴活佛噶玛堆松钦巴的舍利塔,右边是八邦司徒卓格日钦的察察塔,左边是堆松钦巴的得意门生克巴·旺格多吉的灵塔。三座佛塔的右上方是一座灵塔殿,俗称无柱殿,殿内供有历史影响巨大的二世活佛噶玛巴西的佛牙。墙面上是历代噶玛活佛的画像。其中司徒画像中有汉族使臣到噶玛寺的历史画面。这些七、八百年前的佛塔至今保存完好,它们代表着藏传佛教早期灵塔的几种类型。嘎玛寺一年内要举行六次宗教活动。藏历一月八日举行跳神活动,要跳十一种舞;藏历中月至六月间,举行活佛灌顶仪式,有金刚橛和静猛两种;藏历五月十三日举行诵经活动,同时举行护法神灌顶;藏历六月十七日举行祭神山活动,主要是诵煨桑经和撒风马纸;藏历十一月跳护法神舞,要跳九种护法神跳;藏历十二月举行跳神和送朵玛活动(朵玛是一种祭贡众神的食物),要跳五种舞。堆松钦巴:是嘎玛噶举派的创始人,生于康区哲雪地方(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境内),幼名为格佩(意为善增),随父贡巴多吉贡波(意为金刚怙主)学习“自生佛母的命根心要教授”,16岁依秋·僧格扎上师出家,赐名却吉扎巴(意为法称),后从阿底峡三传弟子扎惹瓦西昆仲聆听“胜乐灌顶”和许多法门,19岁时去前藏依觉隆·嘉玛瓦及其弟子日季巴和智钦恰巴聆习《慈氏诸法》和《中观论》,又从侠尔巴及其弟子伦觉巴·喜绕多吉闻习噶当派(意为一切佛语都是对僧人修行全过程的指导)教法,后依玛·杜增巴而受比丘戒(佛教男子中出家受具足戒二百五十三条者)。30岁时,随塔布拉杰学习教法,塔布拉杰给他作了灌顶,并向他传授了噶举派“拙火定”(一种修丹田生热的脐轮火法)和“方便通”(修习风脉的法门),叫他到桑日地方静修,达到该派所说的各种境界。33岁时,跟热琼巴闻习《六法》和《座中修法》,并撰写了《方便道直观教导》一书,师从绒巴嘎格瓦的弟子本普巴·敦嘉学习《金刚亥母》、《行法》、《六种庄严大宝释》、《四灌顶修法》,从辛巴多杰僧格求得《道果》教授,从江莫邦喀瓦求得《喜金刚教授讲说》,从乍嘎莫瓦学到《那若尔传教授》,还从达域巴·热久敦次听受《胜乐》、《喜金刚》、《玛哈玛那》。此后,他征得上师同意到各地云游达30年之久,专注于闻、思、修三业之中。据说,示显出进出岩石毫无阻碍的神通,以此皆称他为喇嘛扎巴(岩上师)。由于堆松钦巴在各地弘扬佛法,声誉遍及全藏,信徒们为尊敬他,不直呼其名,只以嘎玛巴作为尊称,后世转世亦依次排列为嘎玛巴活佛,并传衍至今。
- 上一篇:十大中国最美古建筑
- 下一篇:参观圆明园看的不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