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克里姆特:高贵的情色

克里姆特作品《朱棣斯》

我最早知道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在1993年的秋天。

克里姆特的一生始终与“情色·情欲”纠缠在一起,可以说,克里姆特活在“情欲”里,辉煌在“情色”中。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高贵情色”,这种醉生梦死的“情色”图像,把我们牢牢地定格在维也纳那个梦幻年代。

在我看来,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像克里姆特这样,把“颓废”和“情色”,表现得如此超然和崇高。他将人性最负面的晦涩、忧郁、死亡、矛盾与痛苦,诉说得异常光彩、梦幻和美妙。

我不喜欢人们用“奢华”“雍容华丽”等词汇,来简单地评论克里姆特的作品,更厌倦人们用“装饰象征主义”“情色画家”之类的概念去概括他的作品风格。如果仅仅从其美而妩媚的色彩里,找寻粗浅的愉悦和满足,那就太看低这位超级大师了,克里姆特根本就没想让你陶醉在他的色彩里。其实,我一直认为克里姆特并不是一位最出色的色彩大师,仅靠他的色彩是无法征服全世界众多挑剔眼球的,况且他的浓重装饰味令一些批评家不屑。但我要告诉你,克里姆特却是个天才的气氛制造者,同时又是一个煽情氛围的制造专家。在那个时代,克里姆特已经把绘画空间和团块结构玩到了极致,他精准地把要表述的情绪注入在“四条边”、“四个角”的空间里了。超强的画面空间协调力和微妙、敏感的肢体语言表现力,才成就了克里姆特的大师地位。多少年来,我们被克里姆特的色彩所迷惑,被他迷人的装饰而折服。克里姆特制造了一个迷宫般的空间,伴着诱惑的情色、脂粉味的忧伤、红酒般的淫荡,让无数人坠入其神秘的深渊。

许多人从来没有真正地读懂过克里姆特,所以对这位天才大师产生了众多非议,让克里姆特蒙受不公,在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间,遭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指责,一度把他列为“情色画家”,批评他过于装饰,过于折中,过于女性化。直到1952年瑞士苏黎世举办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1900前后”艺术大展,欧洲对世纪之交的艺术成果做了全面梳理后,克里姆特才重新站到舞台中央,成为从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师,至今这一热潮未见消退。

画如其人,克里姆特一生未婚,但他身边却从来不缺女人,同时也不隐瞒对于女人的喜爱,他一生中,三分之一的作品为裸体女人,他沉迷于女性的美妙曲线,在他这些作品中,女人们蜷缩着身体,张开双腿或者裸露着臀部,半遮半掩,有的甚至在自慰,略带颓废和伤感。毫无疑问,克里姆特入迷其中,迷失在这无边的情色幻觉里,终其一生。

对克里姆特而言,情欲和男女性爱带给他的或许只是表面的慰藉,实际上他内心充满迟疑和恐惧,这种复杂的矛盾体在其作品里呈现得非常出彩。我无法一一评点克里姆特的巨作,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去评价那个欧洲时代的克里姆特有何意义,我们除了在他不朽的作品前轻轻停留以外,还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