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苏东坡巧评文章

常州在宋代的时候为州治,下辖武进、晋陵、宜兴、江阴、无锡等县。当时无锡有个姓朱的秀才,喜爱写文章,但他的文章,文理不通,经常还有错别字。

苏东坡寓居常州的辰光,朱秀才自我感觉有一篇文章写得不错,便赶到州城,将自己的文章呈送给苏东坡,希望能得到他的称赞,自己也好扬扬名,吹吹。

苏东坡接过文章一看,题目是《读过泰论》,心里暗自好笑,原来西汉贾谊有篇散文叫《过秦论》,朱秀才写成了“过泰论”,于是他笑着说:“当年秦朝发生洪灾,大水淹没了庄稼。难怪!难怪!”

这实际上是苏东坡出的一个字谜,意思是“秦”字下面的“禾”字被“水”淹掉了,成了“泰”字。朱秀才见苏东坡没有直接点评这篇文章,一心希望苏东坡能帮自己美言几句,以便今后可在人前炫耀一番,就央求苏东坡:“苏大学士,当今世上,识才者少,忌才者多,一篇好文章假如没有名人推蔫,这篇文章就等于是废纸一张,请您帮我美言几句吧,学生感激不尽!”

苏东坡一听朱秀才将推“荐”,说成了推“蔫”,真是好气又好笑,便挥笔在文稿上批了九个大字“此文有高山滚鼓之妙!”

朱秀才见后,喜不自禁,连声说:“劳骂!劳骂!”他把劳“驾”,说成了劳“骂”,然后兴冲冲地拿了文稿就走了。

回到无锡后,朱秀才从此有了吹嘘的资本,整天就拿了苏东坡的批字到处炫耀。然而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学子看了,都感到可笑,有位秀才忍不住了,便点穿了苏东坡的本意:“这哪里是表扬您呢?这是在批评您呢!”“这是怎么回事?”朱秀才愣住了。

“你想想,‘高山滚鼓’有什么妙呀,你听听,‘高山滚鼓’是什么声音?”

周围的人顿时笑了出来。

朱秀才再细细一想,不对呀,这确实是苏东坡在批评自己的文章呢,于是他羞得满脸通红,拔腿就跑。从此,朱秀才再也不敢自我吹嘘了。

苏东坡批的“高山滚鼓”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噗通!噗通!——不通!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