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文房四宝历史说
所谓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自唐以后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文具的统称。虽然,近年考古发掘出土了不少纸的遗物,其中西汉中期在陕西西安灞桥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灞桥绒,这是早在蔡伦之前的植物纤维纸。
2006年9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文房四宝》邮票一套四枚。所谓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自唐以后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文具的统称。
追溯文房四宝的历史渊源,不能不提中国历史鼎盛之时的周秦汉唐,而这四个朝代都建都在陕西,关中自古帝王都嘛!
先说四宝中第一的笔,有“蒙恬造笔”一说。蒙恬作为秦朝的大将,传说他是在王翦灭楚时到了中山,见中山兔肥毫长,可为制笔原料,便改变原来的笔制,统一毛笔的名称,始称“蒙恬笔”。史书上载笔始于仓颉,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了。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传说他创造了文字,是中华的文字之祖。仓颉是陕西人,白水有进入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仓颉庙。
笔的历史传说纷纭,而笔的实物最早的有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春秋笔,其后还有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云梦睡虎地、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笔。不过,秦以前毛笔有多种称谓,如“弗”、“石律”等,就是在后世的唐代韩愈也把笔戏称为 “毛颖”。可以说,是秦统一天下后,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也把文字的书写工具统称为“笔”。这项工作大概是由蒙恬具体管理的,历史上才有了“蒙恬造笔”一说。蒙恬为秦之大将,和太子扶苏一起统兵镇守陕北长城一线防御匈奴,后被胡亥、李斯假传秦始皇遗诏赐死。陕北绥德有扶苏与蒙恬墓。
文房四宝之二是墨。墨在早期应用时主要是天然矿物之石墨,或半天然之木炭、锅灰类。彩陶、甲骨、竹木简牍、缣帛上都留有原始用墨之痕迹。而人工制墨,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载:“尚书令、仆、丞、郎,赐愉麇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这“枚”差不多是指现在的锭,而愉麋在陕西千阳,其地靠近终南山,山中多古松。这里产的墨应是早期的松烟墨。
当然,墨的历史也十分丰富,汉以后有三国魏时,“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韦涎制墨。唐代设官置厂,有专事造墨的墨官祖敏。五代南唐,翼氏父子制出的佳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赐奚氏姓李,世称“李延硅墨”,这当为传世至今的徽墨之祖了。
而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人为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最为光灿的贡献。纸的历史,据史载是由东汉蔡伦发明的,蔡伦的封地龙亭在陕西洋县,洋县有蔡伦墓,有建于东汉重修于明的蔡侯祠。
虽然,近年考古发掘出土了不少纸的遗物,其中西汉中期在陕西西安灞桥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灞桥绒,这是早在蔡伦之前的植物纤维纸。当然这不能否定蔡伦造纸的历史定论,因为蔡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他是造纸技术的革新者,他监制出的优质纸被称为“蔡侯纸”。但灞桥纸的出现,无疑证明了作为西汉王朝的都城长安,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才是纸的历史源头。
文房四宝最后一宝是砚。砚为磨墨工具,又称砚台。砚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宋李之彦《砚谱》: “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关于砚起于黄帝之说,难有信服力,学术界基本认定的是砚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工具磨盘、磨棒。陕西临潼姜寨原始部落遗址出土一件上有盖,面下凹,凹处有一石质磨杵,旁有数块黑色颜料的石砚,应是中国最早砚的雏形。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历史,都和陕西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认真想一下,真为陕西在中国文化史上独特而卓越的地位而骄傲。
当代传统意义上的文房四宝,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其代表,所以邮票主图的原地也被定为以上四种的原产地。但我以为这并不完全。如果换一种思路,从四宝的历史源头去发掘原地,厚今不薄古,并能以实寄邮品组成邮集,当有出奇不意之效果。
- 上一篇:颜真卿书法 祭侄文稿
- 下一篇:商朝服饰文化 商朝服饰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