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的桃花时代 周春芽的艺术特色
现居成都,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成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画院副院长。多年来,周春芽以旺盛的创作力推出“绿狗”“石头”“桃花”系列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展和拍卖会上备受瞩目。在全球艺术市场信息权威网站Artprice.com发布的2009-2010年度全球艺术市场评估报告中,周春芽排名第12位。
艺术家要提供新鲜的东西
新报:这次成都双年展,将画作、建筑等艺术形式分类展示,采取免费的形式和观众见面,如何评价双年展这种形式?
周春芽:以往的双年展只是在专业领域内有影响,但这次社会影响更大了,让艺术跟市民有了更多的直面交流,而不仅仅只是艺术家内部的事情。像威尼斯这样国际知名的双年展,展览期间整座城市就像过节一样。成都有着独特的休闲文化底蕴,这为艺术走向大众提供了基础,这样持续下去的话,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报:您多年来一直是艺术展中的常客。之前您作为“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国内巡展的中方策展人,将36位英国当代艺术家的杰作带到中国观众面前。但巡展的一个特点是,选择了不少二线城市做展览,这样的用意是什么?
周春芽:我在英国文化协会收藏库房的8000件作品中精选了50件,这些都是英国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作品,能够真实准确地展示英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每个地方的观众都不一样,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审美经验也不一样,正是因为这种差异,艺术交流的重要性才体现出来了。如果全世界的艺术家都是一种风格一种倾向,那就不对了,这也正是英国文化协会此次有意识地在中国二线城市做巡展的原因。
新报:对于很多观众来讲,艺术至今还是高高在上的,它应该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在普通人面前?
周春芽:艺术除了欣赏的功能外,还有教育的功能,而我们在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文化艺术的目标是为观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将艺术还给大众。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和社会生活没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也并不意味着艺术家就要一味迎合观众,如果艺术家完全迎合老百姓去创作,这就会妨碍艺术的发展,艺术家是要走在时代前列的,要在作品中充分展示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要给老百姓不断提供新鲜的东西。
新报:我们是否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近年来各地的博物馆艺术展都显得朝气蓬勃?
周春芽:近年来,我们国家对美术馆、博物馆的修建是很注意的,现在这些场馆大多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但这只是第一步工作,重要的是里面的藏品。在各地的博物馆里,玉器、瓷器、青铜器等比比皆是,可那毕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在当代艺术领域,很多博物馆却是空白。藏品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当代艺术体现的就是现在发生的事情,再过一百年,它就变成了传统。
绘画进入“桃花时代”
新报:您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学习,之后为什么想到回国发展?
[page]
周春芽:我在德国的时候一位朋友寄给我一盘磁带,是古筝和琵琶演奏的中国传统乐曲,其中有一首乐曲叫《塞上曲》,写王昭君出塞到异国他乡时的情景,我听了之后被感动了,这好像跟我的处境非常相似,我也开始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在德国没有经济上的困难,主要是思乡之情。回来后买了很多的书,对中国传统绘画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虽然小时候没有学过四书五经,但是我们骨子里还是流动着这块土地上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外国人不一样,完全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新报:回到中国之后,从上世纪90年代您开始画身边的人物和事物,画绿狗是出于什么想法?
周春芽:回国之后我开始画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是我的感受并且和我自己有关的东西。原来我养了一条狗四年,我和它的感情很深,就是因为我养它并且一直观察它,才会画狗。至于为什么将狗画成绿色的,这一点也很难讲清楚,完全是我内心的一种感觉。最早的时候我画的都是黑色的狗,突然有一天我想使用绿色,说不定还会有我们特殊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这样才使用绿颜色来画狗的。后来我反复观看已经完成了的绿狗的作品,我感觉很有意思,我发现自己是在用另一个角度和观点来看狗并画狗的。
新报:之后您的画又进入了“桃花时代”,灵感来自哪里?
周春芽:绘画以外,我非常喜欢看各类图片以及摄影作品,对于传统的中国画也非常热爱,我喜欢其中对于树枝和花卉的用笔。开始凭感觉,真正画起来就要做很多准备,比如关于桃花素材的搜集,会拍很多照片,观察细致到每根树枝。
新报:您的艺术作品在世界当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位,如何评价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的地位?
周春芽: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和国际同步,艺术家首先是社会中的一个人,他的作品应该反映人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在房间里呈现琴棋书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当代艺术之前在世界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年就不一样了,国际上各种大规模的艺术展都邀请中国艺术家参加,作品思考的东西也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艺术家如果想获得更多的成绩和重视,还是要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新报:今年夏天,在您的“心·语——五彩基金两周年展”开幕的时候,您的女儿周褐褐也在北京同时举行了个人服装设计展。她毕业于东京文化服装学院,与山本耀司和三宅一生等服装大师师出同门,对于女儿的艺术道路,以及别人对她“艺二代”的称呼,您怎么看?
周春芽:老实说我在她的展览正式开幕前,并没有仔细看过她的设计。有时在家看过她设计的局部,但像那样组合起来整体地展示还是第一回,我觉得很惊讶,或者说很惊喜。其实从小我就给她很多独立成长的空间,包括她后来去日本的学习和创作,我几乎没有直接给过她什么意见,我相信她的才华。可能家庭中艺术氛围的熏陶对她来讲更重要。
新报记者王轶斐
记者手记
成都双年展上,很多观众在“当代艺术展”展厅中关注着《彼岸桃花》,这幅充满朝气、令人炫目的画作呈现了呼之欲出的生命力。作者周春芽时不时出现在展厅中,每次都立刻被观众拉住,被要求在作品前合影,记者则要求他就作品回答一些问题,周春芽一一满足。这位被大家称为“最具亲和力、最重量级”的艺术家,长期背靠巴蜀文化,放眼世界艺术市场,一直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忠于自己的想法地进行艺术创作,他说:“艺术家从他的角度理解一切事情,这是人生中最有意思的事情。”
- 上一篇:张宇:游离的心灵捕手
- 下一篇:陈文骥:视觉艺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