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晨曦:用作品传递人性思考
刘晨曦、青海湟中县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青海省美协理事、西宁市美协副主席。先后深造于苏州国画院、北京画院。获青海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第七届青海省优秀文艺创作奖、出版【西部情韵.刘晨曦工笔画作品选】。作品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年展银奖】、【中华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07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展优秀奖】、【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首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2009年全国中国画展】、【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
我与晨曦君并不相识,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工笔画作品时,就折服于其画面的内外之美。他的作品就如同其名“晨曦”,应和了宋王韶之的诗句“晨羲载曜,万物咸覩”。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认为,绘画之美源自于生活,它是生活物象的高度凝华和抽象表达,所以便有了“艺术之美,贵于自然”一说。绘画之美,在于符合自然之道,其创造所表现出万物相生相克的和谐感、大自然丰富多变的生命感。晨曦君生活在西宁这个有着“西海锁钥”之称的西藏高原,源远流长的河湟文化、特色浓郁的艺术三绝、纯净悠扬的花儿、古老神秘的宗教,还有那雪峰苍穹、牦群驼队、藏鼓羌笛等高原的风情,无不至深至纯地浸淫着他。所以,晨曦君身上无不散发着高原人特有的那份高雅纯净、真诚朴实、宁静单纯的个性,当他把这些凝聚于笔端,高原一隅的少数民族人物跃然于纸上,原本快乐的、或是忧伤的,此刻都是那样的静穆、淡然,形成了唯美的画面。
美在生活,贵在有人去发现;人性之美,贵在表达者的真诚,晨曦君就是这样一个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艺术化语言去表达的一个人。读他的作品,我们仿佛置身于青藏高原这方密境圣域,纯情空灵的人物画面震慑着人们的灵魂,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风里给我们带来思索和回味。这是艺术的力量,更是晨曦君绘画作品“内美”的体现及其价值所在。
工笔画以“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来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工笔画在今天的中国画坛上占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问题,那就是工笔画创作出现媚俗化、匠气化,当然,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它艺术。晨曦君深谙于此,时刻在努力着,做到内外兼修,先后深造于苏州画院、北京画院,并客居北京,出入于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加强画外功的修炼。
[page]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这里说的“读书”,并非狭隘的书本知识,而是广义上“画外功”的修炼积累。作为西北边塞的画家,晨曦君有着雪莲的坚韧和纯情,面对功名利禄、孤独困惑,能够心无杂念、不改初心,以平和纯净、健康虔诚的心态面对艺术。如此的内修,再结合他扎实的造型功力、营造画面的本领,还有他那“画外功”的修炼,其作品何来媚俗、匠气之说?他在工笔画上的作为也自是如日中天。
对于一个真正的画家而言,创作首先是要“取悦”于自己,也就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因为喜欢而画画,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着对生活的认识。画面上的点、线、面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的是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如果能把点、线、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再以扎实的写实造型功力,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晨曦君笔下描绘的人物大多是青藏高原上那些艰辛劳苦、美丽纯洁的女性,在他的眼里这就是高原的灵魂,他用细腻的笔法将高原女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
不管人物背后有着怎样辛酸、忧伤的故事,在他笔下都是那样的圣洁、恬淡、坚毅,这不是笔者在刻意掩饰或美化,而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高原女人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的生命力和善良的本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又何不是晨曦君自我写照呢?
晨曦君在工笔人物画中没有用太眩目的色彩,主要是以单纯明朗、淡雅和谐的色调构成画面,剔除了光线表现、明暗变化等西画因素,从而营造出平和、工稳的艺术气质。在人物及其背景物的处理上简洁却不简单,注重挖掘人物心理、气质、神情等内在的东西,力求精谨细腻、形备神达,呈现出清新、典雅、厚重的画风。他的每一幅作品,传递给观者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多是向观者传递着他对人性的思考,对生命的体悟。
“晨羲载曜,万物咸覩”,晨曦君年方四十,草木本心,我们通过这一缕晨光,看到自是这世间万物的美好,感受到那暖阳的温馨。
(文/彭庆阳)
- 上一篇:所谓杨小楼“起霸”录像辨伪
- 下一篇:张子康评艾敬:以艺术家的状态游走于不同的领域